五定因促成“豆疯狂” 三变量续挺“豆之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12 00:59 来源: 中国证券报□本报记者 胡东林
胜负或将就此见分晓——多空连日重仓对垒的豆粕期货,周三在价格反涨为跌的同时,持仓减少20万余手,多头撤离迹象明显。值得一提的是,豆粕期货昨日成交逾千万手,创单一品种历史天量,而持仓依然高居300万手之上。
期价持续走高、成交活跃,仅主力1301合约持仓即逾188万手,对于多空双方而言,来自供需面、消息面的任何一个“火星”都有可能引爆敏感的市场心理,从而引发一波大行情。
不过,多头虽已露怯,但空头也不足喜。虽然技术上看连涨之后往往出现回调,但以目前情况而言,无论是从供需基本面还是从主力持仓席位变动的蛛丝马迹来看,要说豆粕就此掉头向下恐怕言之尚早。
五大原因推涨豆粕
从基本面上看,南美干旱导致全球大豆减产,同时我国因饲料及植物油需求增长对大豆进口需求增加,市场预计下半年国际大豆市场供应将较为紧张。从宏观经济情况看,央行降息提振市场信心,欧债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打压金属、能源品种,农产品受做多资金偏爱。以上因素是豆粕等农产品近期走强的主要动力。
首先,全球大豆减产导致预期供给不足。由于严重干旱及作物病害,国际谷物协会(IGC)于5月末调降2011-2012年度南美大豆产量预估至1.144亿吨,同比降幅16%,较去年9月首次预估值下降2300万吨,较上月预估值降150万吨。美国中西部大多温暖干燥或致单产下降。IGC预计2011-2012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减少3000万吨,全球出口下降230万吨,预示库存可能大幅萎缩。美国农业贸易公司分析师称,全球大豆库存可能触及历史低点,美国下一年度年末大豆库存将降至极低的水平。若8-9月收割时实际亩产较历史均值低2蒲式耳,且中国需求大于往常,那么美国库存将耗尽。
其次,国内养殖业恢复性增长,饲料需求增加。随着水产养殖进入传统的大规模投料阶段,国内畜禽养殖行业景气度好转,特别是猪肉价格在6月中旬触底反弹,全国自繁自养的出栏生猪扭亏转盈,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恢复,豆粕饲料需求明显增加。近期饲料生产企业大量采购豆粕,造成油厂库存明显下降,刺激现货价格走高。国内豆粕产量与消费间的不平衡促使我国大豆进口需求增加。IGC估计,中国2011-2012年度大豆进口料增6%至创纪录的5550万吨,渣打银行最新调研报告预测,今年中国进口大豆将达7220万吨,进口额将超过320亿美元。全球大豆产量下滑和需求的增长,使市场预计下半年国际大豆供应较为紧张。
第三,国内豆粕期货对大豆期货具有一定替代效应,受国际大豆基本面影响而走高。2008年我国开始实施大豆临时收储政策,限制了大豆价格波动幅度,投资资金大量撤离,现货企业参与积极性不足,大豆期货的活跃度日渐降低。而豆粕作为与大豆相关度较高的品种,已经成为大豆产业企业套期保值操作的主要品种或替代品种。在CBOT大豆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套利资金通过跨境套利,卖CBOT大豆,同时买大连豆粕的操作,促使大连市场豆粕价格走高。
第四,豆粕交割地点的价格规律重现,买方参与积极性恢复。豆粕的交割区域有华北、华东和华南,卖方拥有对交割地点的选择权,买方则面临着交割地点的不确定性。由于卖方通常会选择在现货价格最低区域进行交割,2007年之前豆粕“南高北低”的价格分布使豆粕90%的交割发生在华东地区,对买方影响不大。2007年开始,大豆压榨行业区域布局发生剧烈变动,豆粕各交割地点之间原有的价格规律被打破,华南豆粕价格不时成为全国豆粕的价格“洼地”,买方由于交割地点不确定,参与意愿降低。大连商品交易所提供的资料显示,2010年下半年,随豆粕产业结构调整告一段落,区域间豆粕现货价格恢复稳定,期现价格长期、大幅倒挂的现象基本消失,“南高北低”的区域现货价格特点重新显现,买方参与的积极性得到恢复。
最后,以上几点利多因素并没有躲过市场资金的敏锐目光——由于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金属等对经济形势较为敏感的品种价格较之农产品承受了更大的压力。另外,国内自6月份以来连续两度降息,市场对新一轮货币宽松周期开启已成共识,这也对商品价格形成明显提振。而豆粕在期货品种中盘子相对较轻,加之有上述几点因素可供多头炒作,由此获得青睐实属正常。
三个变数或令多空继续争夺
“春江水暖鸭先知”,昨日豆粕期价由涨转跌,部分多头在获利后选择撤离已向市场传递出期价即将展开调整的可能性。毫无疑问,连续上涨、资金扎堆且成交火爆的豆粕市场终将面临摊牌一刻,期价高位回落不是在此时,就会在彼时,但要说走势已经转向仍然嫌早。
其一,从持仓机构来看,昨日撤出的多头主要来自光大、中国国际、格林期货等会员席位,大部分不是前期推涨的多头力量,相对比较分散。具有现货背景的中粮、国投期货等仍与浙系资金站在同一战线,且券商背景的中证、海通期货又加入到了多方阵营中,多方仍显主动。
其二,美国农业部11日晚公布月度共需报告或将成为引燃多空决战的导火索——如果美国农业部把单产大幅调降的话,市场做多动力也会更高;但如果数据不及预期利好,则空头或将借着昨日跌势发起进攻,期价也可能再下一城。
其三,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CBOT市场的暴涨,马盘棕榈油则呈现出“亦步亦趋”的状态。尽管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6月份棕榈油期末库存较上月减少了4.9%至170万吨,为14个月以来最低水平。但是,ITS预计7月上旬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较上月同期下滑了13.5%,与强劲亚洲需求将推高出口的预期截然相反,出口疲弱显示消费国在斋月前已经备好存货。这一事实警示我们,粕类需求的强劲并不代表油脂需求的向好,由于国际市场豆油和棕榈油CNF报价已接近200美元/吨,远高于历史均值的80-100美元/吨的水平,较大的替代空间并没有增加棕榈油的需求,同样意味着豆油需求的疲软。在这种情况下,油脂需求不振将会约束期价走高,而马盘止涨回落也很可能拖累美豆,从而削弱国内豆粕价格上行的基础。
空头暂勿指望调控政策
“昔日猪吃饲料,如今是饲料要吃猪。”不断走高的豆粕价格,让原本陷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的不少生猪养殖企业倍感压力。有数据显示,目前猪粮比价已经达到5.5:1,猪料比价下跌至4.5:1,养猪利润处于小幅亏损的状态,进而使得养殖户增加存栏的意愿减弱。
根据生猪养殖户的反馈,虽然生猪存栏高企,生猪价格目前疲软,但由于前期饲料采购成本相对较低,养殖户仍然能获得50元左右的养殖利润。伴随着后期价格的走高,养殖户补库成本必然增加,现有的微利空间也可能消失殆尽。
面对这种无奈,包括养殖户在内的不少人都期待相关支持政策的出台,但显然这种概率并不高。这种判断的依据首先在于,本轮豆粕上涨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美豆,由于美国主产区干旱到底会延续多久,如果调控出手过早,面对接下来的上涨将无牌可打。其次,在6月份CPI同比上涨仅2.2%,甚至出现通缩之说的情况下,有关方面对于价格调控将更为谨慎。此外就豆粕本身而言,可供调控的手段也十分有限。最大的可能就是通过提高供应或者放松对豆油价格的调控,通过豆油涨价来实现压榨利润,而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从历史上看,去年以来油脂压榨企业持续亏损,但即便如此,也不影响国家在必需时进行终端限价。
豆粕期货1301合约6月以来走势
新华社图片/合成 王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