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避免出现经济紧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31 20:38 来源: 新浪财经导读:《金融时报》专栏作家马丁-沃尔夫( Martin Wolf)8月30日发表评论文章,文章指出世界经济有可能出现类似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经济紧缩,企业不愿意投资,消费者拒绝消费,资金纷纷涌向黄金和债券市场等等,各国政府必须对此给予高度重视。
市场在八月份出现的动荡可以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点:第一,负债累累的高收入国家,现在的经济已经非常脆弱;第二,投资者对政治家已经失去了信心,不认为他们能够解决现在的危机;第三,在一个高度恐慌的时期里,投资者们更加青睐那些看上去安全的资产。比如债券,尤其是那些利息高的国家债券,尽管这些债券存在很多问题,在比如黄金。那些担心出现通货紧缩的人购买债券,而担心出现通货膨胀的人则购买黄金,还有些人无法作出判断,就两样都买,没有投资者或者公司经理愿意承担长期的风险。
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卡门-莱因哈特(Carmen Reinhart)和哈佛大学的肯尼斯-罗格夫称现在是第二次大萧条(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是第一次大萧条),还有人形容现在西方国家都患上了“日本综合症”
很多人都问,高收入国家的经济是不是有二次探底的风险。我的回答是,不是。因为第一探底还没有结束,现在的问题是这一次的探底到底影响有多深,持续有多长。截止到第二季度末,六个主要高收入经济体的产量水平都没有超过危机爆发前。尽管美国和德国与危机前的产量非常接近,法国的产量多降了一些,可是日本和意大利却相差很大。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这样定义衰退:经济活动规模显著下降,并持续数月之久。很显然这个定义只关注了产量的变化,并没有涉及产量水平。一般情况下这样是正确的,可是我们现在的衰退并不是一般情况。当经济遭受如今这样的重创后(与GDP最高时相比,法国下降了3.9%,日本下降了9.9%),经济出现短期的反弹,可如果远没有达到经济衰退前的水平,则不能称之为经济复苏。如果失业率在不断上升,而就业率却持续下降,就更表明没有出现复苏,现在美国的失业率仍然是危机爆发前的两倍。
不断恶化的紧缩和疲软的经济复苏,即是经济如此脆弱的原因也是结果。说它是原因,是因为当不断增加的私营部门债务和持续下降的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相互作用后,将严重抑制需求;说它是结果,是因为需求的预期增长将变得更低,这样就抑制了公司的投资愿望和金融机构的贷款愿望。这样的结果就像发射卫星那样,经济永远不能获得逃逸速度,最后将跌回地球。
然而在这么严峻的形势下,美国和欧元区的政治家们都准备甩手不管,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现在更像是两个旁观者。奥巴马像是一个不存在国家的总统,在他的幻想中,两党和谐相处,政治分歧荡然无存,可事实上他的对手宁肯看到美国完蛋,也不愿意看到他成为一个合格的总统;而默克尔同样在寻找一条虚幻的中间道路,德国人希望他的欧洲同伴可以遵守德国的原则,可是他们却根本没有能力实现。现在美国和欧元区都不可能创造条件来加速经济复苏,这样投资者就不得不想办法来规避风险。美国和德国的债券利率已经降到2%以下,非常接近日本1997年10月的水平,这是通货紧缩的标志,很可能引发一次大的萧条。在我看来这比恶性的通货膨胀和恶化的央行资产还要严重。
最近关于债务上限的大辩论并没有让投资者对美债望而却步,相反资金疯狂的涌入美国债券市场。这并不奇怪,首先当出现金融危机的时候,债券总是最安全的资产;其次,这是实行紧缩财政政策的结果。在欧元区,投资者们也把德国政府债券视为躲避风险的最佳选择。
与此同时,全球股市却连遭重创,而且很难说现在已经见底。根据耶鲁大学罗伯特-希勒的测算,以标准普尔500指数为基础,现在调整后的市盈率比历史平均水平高出25%,而1982年的股价水平仅为当前的三分之一。股市能否避免崩盘,要看这场危机如何结束,何时结束。
被人们称为厄运先生的努里埃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就预测过会出现一次大的萧条。现在看来他是对的,利率已经低到不能再低,赤字也高的让人无法接受,再加上奄奄一息的欧元区,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缓冲的措施。我们很可能处于一个这样的恶性循环:坏的基本面到错误的政策,然后引发恐慌导致更坏的基本面。
当然现在还没有黔驴技穷。美国和德国政府还有回旋余地,他们还有财政工具可以使用;而中央银行也应该更大胆些,更多的减少私营部门的债务同时不断完善金融体系。现在我们必须跳出习惯思维的束缚,才能远离危险。(鹿城/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