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海通证券仓位测算:大基金公司以主动减仓为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1 17:21 来源: 新浪财经

  海通证券高级基金分析师 单开佳

  根据2011年10月28日至2011年11月10日期间(以下称为“本期”)的数据,我们剔除未公告2011年3季报的基金,估算本期主动管理股票与混合型开放式基金(剔除偏债混合型,以下称为“股混型”)的双周平均股票仓位,对比2011年10月21日至2011年11月3日期间(以下称为“上期”)测算的股混型基金的双周平均仓位,我们发现,本期股混型基金股票仓位的简单平均由上期的80.59%缩减至79.55%,减少了1.04个百分点,处于06年以来的中高水平。

基金平均测算仓位处于06年以来中高水平基金平均测算仓位处于06年以来中高水平

  股混开基小幅主动减仓

  从基金类型上看,本期股混开基仓位遭遇不同程度缩水。具体来看,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由至85.11%降至83.68%,减少了1.43个百分点;而混合型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则由73.33%缩减至72.93%,减少了0.40个百分点。基金仓位缩水可能有三方面因素:一是持仓股票市值下跌,二是基金申购赎回,三是基金公司主动减仓。考察中证800涨跌幅情况,本期中证800指数较上期平均上涨2.80%。考虑到股票市值的上涨会被动提升股票仓位,假设在估算期间基金持股不动,忽略申购赎回的影响,依据中证800指数涨幅,可以推算本期股票型基金仓位应为85.46%,而目前股票型基金仓位是83.68%,说明股票型基金主动减仓1.78个百分点。相应的,在考虑到市值变化带来的影响,混合型基金的仓位应为73.87%,而目前混合型基金的仓位估算为72.93%,即混合型基金整体主动减仓0.94个百分点。

1 股混开基主动减仓
名称 上期仓位(%) 本期仓位(%) 仓位增减(%) 主动增减(%)
股票型 85.11 83.68 -1.43 -1.78
混合型 73.33 72.93 -0.40 -0.94
资料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基金评价系统

  仓位分布向中部偏移 高仓位基金数量显著减少

  为保证可比性,我们仅对比本期和上期均计算仓位数据的262只股票型和163只混合型开放式基金。通过分析基金仓位数据,可以看出,本期股票、混合型基金仓位整体向中部偏移,其中高仓位基金数量较上期明显减少。并且对于股票型基金而言,本期中高仓位基金数量最多,而混合型基金则以中低仓位基金个数居多。具体来看,本期股票型基金中,中高仓位(仓位介于80%~90%)及中等仓位(仓位介于70%~80%)的基金数量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24.42%和48.57%,高仓位(仓位大于90%)及仓位低于70%的基金数量则不同程度减少,其中以高仓位基金数量减少幅度最大,为30.09%。而混合型基金方面,中高仓位及中低仓位(仓位介于60%~70%)的基金数量分别增加35.48%和21.43%,而其余各档仓位基金数量不同程度减少,其中以高仓位基金个数降幅最大,为40.91%。

  大型基金公司多数主动降低仓位

  分析主动管理股票混合型基金规模排名前十大的基金公司仓位数据(表2),本期大型基金公司平均仓位为78.98%,与上期相比减少了2.03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本期十大基金公司中仅大成一家仓位小幅提升0.94%,基本维持稳定,其余9家均不同程度降低仓位,以广发和易方达基金公司减仓幅度最大,仓位分别缩水4.41%和4.20%。主动增减仓方面,十大基金公司同样仅大成一家小幅主动增仓,其余9家均主动缩减仓位。而目前多数基金公司仓位在75%~85%之间。

2 主动管理股票混合型基金的大型基金管理公司仓位变动
名称 排名 上期仓位(%) 本期仓位(%) 仓位增减(%) 主动增减仓(%)  
华夏 1 85.47 81.37 -4.10 -4.44  
广发 2 86.13 81.72 -4.41 -4.74  
嘉实 3 77.18 73.29 -3.89 -4.37  
博时 4 69.20 69.13 -0.08 -0.66  
易方达 5 79.21 75.01 -4.20 -4.65  
大成 6 83.60 84.54 0.94 0.56  
南方 7 81.16 79.00 -2.16 -2.58  
景顺长城 8 87.58 86.64 -0.94 -1.24  
诺安 9 84.44 84.08 -0.36 -0.72  
华安 10 76.12 75.01 -1.11 -1.61  
资料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基金评价系统

  整体上看,近期A股市场震荡调整,测算数据显示,本期股混开基均不同程度主动减仓。分析原因,一方面,期间公布的10月经济数据,CPI符合预期,但PPI下滑幅度超预期预示企业利润可能快速下滑,同时,国内关注的货币信贷数据迟迟没有出台,造成市场的负面揣测;另一方面,海外市场在欧债危机再度升温的影响下大幅下跌,对国内市场存在一定负面影响;加之国内市场大额融资压力再起,均使得短期市场持续震荡调整,基金或选择适度控制仓位,等待重新介入的时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