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范恒山:简介区域经济成因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1 17:28 来源: 新浪财经

  新浪长安讲坛第63讲,长安讲坛总第194期,做客专家是论坛成员、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他演讲的题目是:十一五的成就与十二五的思路。

  以下为演讲实录:

  主持人: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各位来宾们,大家晚上好,我们今天非常有幸,请到了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办公室副主任,以及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长范恒山老师。今天范司长要给我们讲解一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回顾我们国家十一五的成就,并且给我们点播一下十二五的思路。

  范恒山老师是武汉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经济体改革总体规划,专项方案的研究设计,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战略,规划和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推进重点地区的开放等等。先后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综合规划与试点司副司长,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综合司司长,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现在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司长参加国家一系列的重大文件起草。

  他主持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发展改革规划方案的制定。在学术方面,范司长研究领域也是非常的广泛,主持了一些重大的理论,政策方面的研究,目前有30多部学术著作和数百篇学术论文,目前是国家发改委学术会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学专家委员会委员。我们大家现在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范司长给我们精彩的讲解,尤其是十一五的成就,给我们点播一下十二五的思路,大家鼓掌。

  简介区域经济成因

  范恒山:

  那么谈到区域经济的发展,我想大家应该不陌生。不仅不陌生,我想应该你们会时不时的感受到了区域经济的冲击。你们应该从电视上、报纸上能时不时的看到哪一个区域的发展政策和战略又上升到了国家的层面。我想随便问你们哪个,都能说出几个重点的区域,说出几个经济区的名字。如果你们是做股票的,那这种冲击可能体会的更深。因为也就是这几年,中国的股票市场有了非常具有活力和潜力的股票的版块,叫区域经济版块,我做了一些调查,只要玩区域版块的,百分之百的赚了钱。

  那么谈到区域发展,我想用我们中国的权威的媒体和权威的媒体机构的话,来对我们十一五时期区域发展做的评价。那么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这么说,在盘点十一五区域经济发展的时候。他们用了这样的话语,叫做十一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亮点是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精彩纷呈。

  那么我们十一五我们的区域经济,究竟干了些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是不是像新华社,人民日报评价的这么名副其实。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做一个梳理,做一个回顾,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谈一谈国家关于十二五区域发展的步骤和安排。我想你们无论是从事教学的,还是正在就读的或者已经毕业的,应该可以从这里获得一些信息。

  那么说到区域经济,自然要谈到区域问题。那么什么叫区域问题?简单的说,就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那么它的核心是什么?核心就是地区的两极差别问题。所以我们常常说的,解决区域问题,就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关键是解决两极差别问题。

  要说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它的历史,我们需要用很长的时间,但是我不想把我们的时间浪费在这上面。我想给大家说的是我们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当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上来的时候我们面对的是比较贫穷的这么一个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么个状况。所以为了迅速的把我们的国家发展起来,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都能够走向繁荣富强之路。

  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从沿海区的地理环境所具备的经济经济等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出发,我们提出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所以按照这么一个思路,我们提出了一些政策的措施,推出了一些改革的举措,包括我们建了经济特区,包括我们开放了十多个沿海城市,开放了这么些城市,包括最早在广东福建,采取了一系列不同于过去,也不同于其他省市的这样的一些政策。

  所以随着这些政策的不断的扩展,不断的走向深入,那么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迅速的发展起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其他地区的发展。正是因为沿海地区为基本支撑的这些地区的发展,所以在不长的时间内,迅速的改变了中国比较贫穷落后的这么一个状况,开始走向繁荣富强之道。

  但是相应的也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既有历史原因,又有我刚才说的,跟我们东部沿海率先发展起来的相关的和相应形成的一些跟风的一些因素造成的一个问题。

  比如说我们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以后,造成了生产资料、生产要素自觉不自觉的向远海地区的转移。

  所以各种因素最后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地区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相对于在改革开放之前,基本上大家都趋于平衡发展,普遍贫穷的状态恶劣,东部的率先的发展,与(中西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所以到八五的时期,这个差距已经拉的很大。

  就我们改革开放这十几年来讲它是一个顶点。这个顶点尤其是反映在经济增长的差距上,东部的经济增长要高出中西部近五六个百分点。所以面临着这么一个越来越不平衡的状况,所以从九五开始,中央决定把促进区域发展协调缩小两极差距,作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从那个时候开始了一系列的重大的举措的推出,开始推出一系列重大的战略与政策的举措。首先我们开始搞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接着我们陆续提出了一些重大的促进区域发展的战略。

  首先把90年代末期我们提出推进西部大开发。说来很巧,我在清华大学1999,大体是这个时候。我在清华大学做过一场报告就是,当然在清华大学做了很多报告,我是做了其中一场报告就是讲西部大开发的,所以跟区域经济也有关系。

  接着我们2003年又提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结果到了2006年又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所以加上我刚开始说的,从我们改革开放初期所采取的鼓励沿海地区或者说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这么一个战略,加起来就构成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总体的战略。这个战略简化来谈,就是这么四句话,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率先发展。所以到十六届六中全会,在这次会议的通过的决议中间,就把这概括为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

  这个总体战略的实施应该说效果非常明显,它的确是改变了八五时期增长差距越来越大,东中西增长差距越来越大的格局,开始在速度方面,在区域的版块上有所缩小。九五、十五都比前面拉的幅度减少了。尽管没有根本改变它在实质性差别越来越大的状况,但是在速度上已经开始缩小了。

  但是我们注意到,尽管我们提出了四大板块的区域发展战略,但是这四大版块对我们这么大的中国来讲,它的空间始终仍然偏大。

  比如说西部现在是“十加二”典型的十个西部地区,再加上内蒙,加上广西比照西部政策的这么两个省区,加起来是十二个省区,它十二个省区占到我们国土面积的70%以上,你想大半个中国我们把它划成西部。

  那么中国的整体疆域是960万平方公里,再加上我们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这就是我们的国土面积了。从陆地疆域来讲是960平方公里,960平方公里是什么概念?跟欧洲差不了许多,欧洲是45国家和地区,我们跟欧洲只差56万平方公里,56万平方公里是个什么概念?如果我们把新疆,我们把内蒙的两个州拿出来,就接近或者超过这个面积了。你像新疆的巴盟,它的陆地面积是接近50万平方公里,一个地区。你像新疆的阿拉萨盟和呼伦贝尔盟加起来也是50万平方公里。

  你想想看,我们整个国家的陆地面积跟欧洲差不多,就差那么56万平方公里,但是我们这个区域的差距,要比欧洲要大得多,欧洲发展多平衡啊,尽管它也觉得不平衡,它也有区域政策,但是相当于我们国家来讲,我们的差别要比它大得多。所以我们一个西部就接近国土的70%所以说,所以相对来说它的空间尺度仍然很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