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范恒山:十二五面临三不挑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1 17:47 来源: 新浪财经

  新浪长安讲坛第63讲,长安讲坛总第194期,做客专家是论坛成员、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他演讲的题目是:十一五的成就与十二五的思路。

  以下为演讲实录:

  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任务仍然很艰巨,前不久,我们刚刚开了“十七届五中全会”,在这个全会建议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十二五”规划,从我们从今年起,进入了“十二五”时期,“十二五”时期中央是这样定义的,“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这个时期无论对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也好,还是促进我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我们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最终实现现代化也好,至关重要。

  但是我们注意到,“十二五”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三不”,叫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其中就有一个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就几点:

  第一,我们的区域差距仍然很大。我刚才讲“十一五”时期的成就很大。我们改变了区域增长的格局,但是这只是象征性的改变、只是速度的改变,而且这个速度,如果我们的措施跟不上去,很可能出现力软,它的稳定的基础比较脆弱。

  从实际的状况看,我们在很多方面的差距仍然在拉大,包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人均GDP,包括人均收入,包括人均占有的财产,等等这些关键性的指标。所以我们有时候去调研的时候,去看到那些穷地方,说实话那真是很难受。我们现在号称世界老二,经济总量达到老二了,现在国际上对我们也不能够小看。我参加了很多国际会议,只要中国人讲话,老外给我们鼓掌的时间都很长,我看老外比我们还会拍马屁,我们的经济一好,他就使劲的给我们鼓掌。

  再举一个例子,香港,多少年前到香港的时候,他看到你,他瞧不起,他老叫我们表叔,开始我搞不清楚这表叔啥意思,我说香港人挺懂礼貌的,把我们当叔叔,没想到,表叔从哪来,我们有个革命现代京剧叫《红灯记》,《红灯记》铁梅就唱,我家的表叔数不清,表叔就是穷人,穷人就叫表叔,香港就把我们叫表叔,你要说普通话,他瞧不起你,爱理不理。 

  现在去就不一样了,当年我们到商场去买不起东西,但是我们看得起,但人家不让你看,人家说,你来干什么,或者干什么,我们说看看,人家说,我知道你们只能看看。现在不一样了,现在香港同胞见到我们那个亲,特别是买东西,老远说着普通话,先生你好,我们就进去了,接着好包、好衣服,一买就好多件,现在人家也很感慨,现在只有大陆人有钱,只有你们买得起。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也不叫我们表叔了,现在我们可以叫他表叔了。

  所以我们看到外国人到中国来看了以后,他都跑到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这些地方,这些地方一看的确是不得了,我可以跟大家谈个体会,20多年前,我到纽约的时候,我是学政治经济学的,那么马克思列宁都跟我们讲了很多道理,我一可马克思说帝国主义已经日落西山,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到纽约一看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就有点怀疑,资本主义好像还没有垂死。

  但是心里在想、嘴上不能说。现在我到纽约去,三天我就想回来,一看在纽约没劲,20年前是那几栋房子,20年以后还是那几栋房子,也枯燥无味,我真是有这种感觉,一超过三天我就想回来,尽管北京塞车塞的比较厉害,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我们北京。有些地方发展的比美国欧洲好。

  但是如果你们深入到我们的贫困地区,像青海、像宁夏的西海部,像新疆的蓝江三地州,像四川的凉山州这些地方,你就看到,中国绝不都是北京、上海、天津,还有很穷的地方,穷到除了没有老婆以外,很多贫穷的地方生活水平是很低的。

  我跟大家讲一个例子,我到青海,我们搞青海的文件,我们浩浩荡荡去几十个部委的一两百人去调研,我带着一路人马,车队很长,到牧区,到贫困地区去调研,我到账篷去看的时候,除了牛羊以外,账篷底下湿漉漉的,那些农牧民就是一个皮袄子垫在地下,就在那里成年累月的生活在那里,再就是有一个小灶,旁边堆着牛粪,你要算它本身的帐篷里的资产很有限,我说几百块钱就可以打住,顶多不超过一千块钱,再想想我们北京,天津,孩子本吃一个豪华的雪糕就多少钱,这是一个。

  第二个,我再举个例子,也是在青海,今天统计局长马建堂同志,当时是青海的副省长,当时我们这一路他陪着我们,我就到一个很高的地方去,没有水,他们要走七十多里路,来驼水回来,有的是背着,有的是牲口驼,我们一去,听说中央派人去了,那些村民们,无论什么民众,都过来,黑乎乎的手拉着我们,激动的心情难以用语言描述,他们说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他们还想着毛主席。

  马省长说像这么大规模,这么多中央机关的同志到这调研,是首次。我们沿着一条马路走,这个马路不算太偏僻,结果走到两条小河,原来没有河,就是雪水冲下来的,那时候已经是十月份、非常寒冷了,我们都穿着军大衣,但是两条小河对面是一个学校,这个学校听说是国外赞助的款建成的,孩子们要淌过这两条齐膝盖的水要过去上学,到学校一看,孩子们吃的就是黑乎乎的糌粑、馒头,硬梆梆的,就用这种瓶子打的水,已经全部是冰了,就是不可想象,这么艰苦的环境,孩子在那里上学。

  所以我当时我看到以后,我就跟马省长商量,我说我出点钱,因为我是管扶贫的,我说我出点钱,先把桥建起来,马省长现场办公说,青海发改委,你们来办这个事,无非就是一二十万块钱,最后我也表态,我说你们先建,建了以后我多给你增加点钱,实际上就是在那种环境中,你就油然产生了一种不同的感情,所以后来我在我们有关的会议上,我就讲要多加强调研,我说调研不调研不一样,到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调研不一样,调研深入不深入不一样,调研以后产生的感情不一样,调研产生感情以后,所做出来的决策不一样。

  我们到西藏去,搞西藏的文件,西藏一般的人不敢去,我们那次的队伍,国家机关的队伍是250人,分成21个组,加上我们西藏配套的队伍,大概是五六百人,21个车队,西藏的环境很糟糕的。

  21个车队,我现在想起来虽然后怕,但是应了一句话,做好事、有好报,我们五百多个人,接近六百人,21个车队,翻山越岭,翻个海拔五千米的高山,底下是悬崖,说实话我们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开车的还是我们藏族同胞,而且3·14刚发生不久,雅鲁藏布江旁边的路坑坑洼洼的,底下是滚滚的江水,随时都有可能翻到沟里去。做好事有好报,最后我们五百多人的队伍,21个车队,调研了十天,无一伤亡,连车都没有坏一辆,最后我们调查出来以后,第一感觉贫穷需要解决,第二平时我们坐在办公室,要哪个省长、哪个市长,去跟我们谈,说我这个马路很差了,我要修路,因为我没有实地看,我就说得研究研究,得琢磨琢磨。所有的同志,翻山越岭走了路以后,回来调研组在四川成都开会的时候,异口同声的说西藏的路该修了,所以决策的时候,西藏只要提出说修高速公路、修马路,我们赶快写上去,没有任何别的想法。

  所以我讲的这个道理,第一,在看到我们区域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的时候,绝对不要忘记我们区域差距仍然很大,我们的速度改变不是实质性的东西,实质性的差别仍然很大。第二,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非常的重要。

  所以基于我们对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这么一个基本国情出发,国家“十二五”对区域发展做出了进一步的部署,这个部署概括起来是这么几句话,叫做贯彻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清晰定位,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地区的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就是“十二五”的思路。

  所以“十二五”时期我们就贯彻两大战略,第一个战略,贯彻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总体战略就是我一开始跟大家讲的,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四句话。第二,我们要贯彻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这两大战略是相辅相成的。

  一个立足于国土空间的开发,一个立足于区域协调发展,一个是方向,一个是路径,把它有机结合起来。

  那么我们先说怎么贯彻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刚才我提到了,我们首次提出,区域发展的战略如果不是按沿海发展,就是东部沿海先发展起来这个的话,我们立足于解决地区差别所提出的第一个战略,是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个是1999年提出来的,到今年已经有11年了。那么在十年的时候,国家出台了下一个五年和十年促进西部大开发的文件,在这个基础之上,又制定了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文件,推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所以这构成了,新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的思路。

  这方面的内容很多,用现在时髦的语言说捞干货,一共三条,第一促进重点地区加快发展。刚才我已经讲了,促进中部地区,重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下一步我还要促进重点地区加快发展,我们准备这么办,第一个还是要继续发挥条件较好地区的先行先试的作用,使他们在改革发展中,起示范、起带动、起辐射作用。

  这里面有几个考虑,一个就是对于我们传统的这些,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的地区,像长三角、珠三角,像我们的京津冀,这些地区怎么办,我要把它当做国际事业来提出发展的要求,所以要求它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在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的合作和竞争。它的眼光就要瞄准世界上最先进的地方。现在金融危机以后有一个好处,就是基本像长三角我们这样发展最好的地区,离世界的差距都很远。

  到现在为止,中国没有一个在世界上,叫的叮当响的名牌,我们现在买的全是外国的名牌,当然我们现在有一些,在世界上走在前面的企业,像我们中国工商银行全球第一,我们的建行也很厉害,当然这也算厉害了。

  想当年我们就是花旗,一谈起油酒席美孚,就这些东西,现在我们说起我们工商等,这总是一个变化,但是还不够,我们特别要出一些产业品牌,产品名牌怎么出,第一强化我们自主创新能力,第二把我们推向国际市场去比试、去竞争,在竞争中,使我们的产品脱颖而出,我有个预计,如果我们这样干下去,中国十年之内,可以出世界名牌。就怕你这些东西不能一以贯之,所以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对我们沿海地区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它的战略,我们要使沿海地区,加大对腹地的拉动带动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同时我们要在中西部继续培育一批新的增长点,使它成为支撑中西部整体发展的一个支撑。我们最近正在考虑一些重大的战略。比如说河北沿海,我们准备把沿海的这一块补齐,我们从江苏、从山东,从这边过来,再到天津,再到辽宁。我们把这一些补起来,所以河北沿海今后沧州、秦皇岛,还有唐山,这一块地方今后是块热点,这是第一。

  第二个,我们的首都的发展,一直是大家很关注,但是首都的战略一直在研究之中,现在我们有契机了,现在领导说你们要研究一下,首都的塞车的事情,首都人口拥挤的问题等等,我们马上启动首都经济圈的战略研究,我们现问计于大家,我现在感觉,我们恐怕靠限车号,靠限买房子,解决不了首都的这些问题。

  我个人以为,解决首都的根本路径是实施区域战略,其中一个核心点,是功能的适当转移,至于怎么转移我不跟大多说了。但是我们一定要把首都的马路上,搞的畅通无阻,一定要把首都的人民的幸福指数提高。现在我们是皇城脚下的傲气还是挺足的,但是真正谈到幸福感,恐怕还得研究,所以今后仍然要推出一系列的层面,这是一个层面。

  另外我在告诉大家,中国的改革在向前发展,中国的科学发展的道路还在探索,我们准备围绕实现科学发展,推进我们的改革开放,我们准备选择一些地区搞特区中的特区,来进行更高水平的实验,现在我们选了三个点,一个是广东珠海的横琴岛,挨近澳门,110平方公里的土地,可利用面积40平方公里,这一个是跟澳门合作。今后要打造成为一个发展服务业、先导产业、休闲娱乐业,当然娱乐业不搞赌博,要成为一个实验区,在这个实验区准备采取一系列的突破性的政策,这是一个点。

  第二个我们已经制定了深圳浅海深港现代服务业的合作示范区,准备把深圳浅海15平方公里这个土地,来变成建设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服务业的一个示范区,这里面我们初步考虑,要引进和借鉴香港和世界的一些法律,这个很厉害,这是我们在深圳这块特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搞一个特区,来先行先试。

  还有一个,我们准备拿出一个岛来跟台湾搞合作,这个岛是福建的平潭岛,平潭岛大大小小的岛,合起来大约400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个面积号称中国第五大岛,这个岛主岛离台湾最近。所以今后我们两岸合作,我要有一块实验区,有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来加强两岸人民的合作与交往,所以两岸怎么统一,首先要交往交流,你都老死不相往来,你们怎么做,所以我们要打出这么一些平台,所以今后这将成为中国特区中的特区,采取非常开放的政策,非常大胆的改革的举措,来促进这块地区的发展。

  现在一个个文件、一个个规划已经出台,下一步就开展一些实际性的行动。这些有志于区域发展的人,我建议你们到这些地方去,大有用武之地,比当年的深圳不会差,所以这是重点地区,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我还是要解决贫困地区加强发展的问题,现在我们两项举措,一个是正在搞集中连篇贫困地区的攻坚的计划,或者说制定规划,我们一个个片区,来解决这些问题。现在很多地区很穷,我刚才举了例子,包括武林山区、包括乌蒙山去,包括四川的巴东一带等等,这都是比较穷的,我们现在要把它一个个片区划出来,一个个来攻关,来解决贫困地区发展问题,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要提高贫困人口的最低的保障水平。我们最近正在研究,目前我们的人均最低的贫困县的保障是1196块钱,这个还不够,如果按照世界上贫困的标准,那就是每天消费1.25美元,我今天算了一下,我们用今天的汇率计算,大概是一天8.13元,这个也是很少的,而且人家说的是消费,我们可能还做不到。

  目前我们要提到1.25美元还做不到,那么如果按照1.25美元来算,我们的贫困人口超过1.5亿,也就是中国现在,按照世界的标准,我们的贫困人口有1.5亿之多。所以我们要采取办法来提高贫困县这个水准的同时,来通过各种手段让他们脱贫,所以重点地区的发展仍然要作为我们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非常有意义,这也是非常有难度的一件事,什么叫做公共服务均等化,所谓公共服务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包括财政、金融、政策能够同等的汇集到所有的经济主体,包括科教文卫这些社会事业,让所有的人民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包括水电路气房,这些直接影响到民生的东西,都能够施惠于我们所有的公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的核心,不在于搞平均主义,而在于权利的同等,机会的同等。在这些方面,我们远远还没有做到。

  比方我们现在的一些政策,当然现在包括控房的这些政策,我不知道在座的老师和同学是什么观点,我是坚定的控房价派,这个房子不控不得了,现在中国的房价,北京的房价,这些城市最高,现在你拿着钱到纽约去买房子,都比中国便宜得多,所以绝大部分国家,是不允许拿房地产进行突击的,但中国一个一个高潮,一个一个泡沫,现在弄到了这么高的一个地步。

  尤其是2009年5月份以来的房地产,可以说是跟任何原因都没有关系的完全泡沫化,跟地没有关系,我所知道的老板就坐在那里,天天涨价,房子建起来了,跟地皮没有关系,跟其他也没关系,他一听说形势好了,昨天卖三千,今天就卖五千,明天就准备提到八千。短短的时间内,我们有些房子提到两万、提到三万,这就是泡沫。所以我坚定的控房价派。

  但是我们现在的有些政策,恐怕还不是符合均等化的政策,我举个例子,城里人可以买房,农村人就不能在城市买房,这不行,我们所有的公民都应该有同等的权利,就像我们在清华一样,如果缺个校长,你不能指定是清华的人才能竞争校长,我以为应该所有的人都来竞争校长,但是你是有条件、有标准的,你符合条件,你才能当这个校长。

  我们现在符合均等化原则做的最好的是两样,第一是大学生考试,第二样是公务员考试。现在尤其是公务员考试,我今天跟你们说点题外话,可能对我们现在的学生有点启发。这个公务员考试在最后进行面试之前,你是完全是均等化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所以每次,你像我这个地区市,现在区域经济火了以后,报考的人特别多,我2006年招的两个学生全是清华的,本来只有一个指标,后来硬是舍不得,后来我们又去人事部要指标,最后找了一个指标,把另外一个清华的学生又招上去了。

  公务员的考试比任何一个考试都残忍,最后大体筛选出来,比如说我们那一年大概是700个研究生报名的研究生以上的取一个,取到最后,大体都是三所学校,北大、清华、人大,三所学校,而且到最后以后,当然这个都是些非常优秀的,但是我只有一个指标,所以当时最痛苦的是我这个考官,我是把谁录取我都高兴,把谁淘汰我都于心不忍,到了那一关以后,你那个时候就有点杀人的感觉。所以我也想这个机制是公正的,我们其他方面如果都能照这个机制发展,我就以为是公共服务均等化了。

  所以谈到控房的价是对的,但是我们的方向不是用行政的方向去控,还是市场的方向,现在有点市场的方向,包括买房子,我要所有的人都买得起,所有人都有买的权利,但是住不住得起,又是一回事了,就像今天买车一样,我不主张限号,但是现在政府限号,我也是拥护的,因为我是公务员,我说话以拥护为原则,但是我以为要从一个学者的角度看,控号是不好,我们做的方向应该是让所有人都买车,但是不是所有人都用得起车,这才是方向,这才是市场经济调节的方向,所以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刚才我说的三句话,财政货币这样的,公共政策符合于每一个经济主体,不管是国有的还是私有的,不管是农村的企业,还是城市的企业等等。第二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这些公共事业和公共福利,所有的公民享有同等的权利。

  第三水电路气房,这些涉及到老百姓直接利益的民生工程,惠及到全体人民,这是我们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但是核心是权利的均等,我们机会的均等,中国人现在我看没有多少人一定说要结果的均等,一定要强调过程的均等,这个非常重要,这是第二。

  第三就是要继续深化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我们刚才已经谈到了,对于我们现在资源要素越来越紧张的这么一个国家,我们最后拓展我们的空间的基本的途径,就是合作就是开放,这对一个国家是于此,对每一个省也是于此,所以现在我们出现了一种新的概念,叫发展非体经济。

  我刚才谈到安徽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个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计应该是独具匠心,在这个产业转移示范区,我们搞了两个集中区,就是集聚人才,这个吸收长三角或者珠三角的人过来,但是人家怎么过来,我就采取利益分层,机率的分层、税收分层,甚至利益分层,来解决发展问题。

  对于安徽来讲,它把长三角珠三角的企业技术引进来了,资本引进来了,对于长三角珠三角来说,它解决了它地皮不足的问题,解决了它的环境容量有限问题,在安徽搞一块地皮来发展。所以区域合作非常重要,接着就是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我提一个,像广东,现在汪洋书记在那里,搞三个经济圈,把珠三角搞三个经济圈,推进一体化,现在一体化的程度,从基础设施、要素自由流动,到环境保护,社会管理,越来越广泛,这样弄下去,对整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的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向前推进都很有好处,这是区域合作。

  再一个就是对外开放,我们下一步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三句话,第一个,深化沿海开放,刚才我提到了,要通过我们制定沿海战略,进一步加强同国外的合作和开放,你像北部湾,像东南亚,刚才说了图们江,像东北亚,还有内蒙,黑龙江,像俄罗斯的开放等等,我们现在制定相关的文件,来进一步深化这方面的开放。

  第二要提升元编开放,我们现在也研究,怎么把云南建设成为桥头堡,向西南开放,现在很重要,我们现在跟大家讲这么一个道理,我们大家知道中国原油的运输通道现在主要是马六甲海峡,占我们比重的60%以上,这个状况今后如果国际形势一发生变化,就会出现问题,所以我们要另辟蹊径,怎么辟蹊径,云南桥头堡的建设,就非常的重要,这一点我就不展开了。

  最后一个,要加快内陆的开放,我们现在打造一批内陆的开放示范区,包括重庆,包括成都,包括武汉,包括西岸,这些具有条件的地方,来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实验,提高他们的开放程度,比如最近我们在云南,在重庆,就搞了比较大的综合保税区,这都是深化内陆开放的重要举措,同时我们在重庆,建立了两江新区,两江新区之建不到一年的时间,现在发展速度超过重庆的7个百分点,那都是非常好的,所以大体说,我们贯彻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简单的说我就说三点。

  至于实施主题功能区的战略,现在因为主体功能区规划刚刚颁布,这个事情是个新生事物,要按照规划,我们要把国土划分为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四类,涉及到相应政策的配套,相应规划的配套,相应机制体制的建设等等,这里内容很丰富,我今天就不跟大家说了。总体来讲,“十二五”时期我们就贯彻这两个战略,实现我们刚才说的那四句话,叫做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清晰定位,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我相信通过五年的努力,中国的区域经济又会取得长足的进步,我们希望在“十二五”时期,保持中西部增长速度快于东部这样的格局,同时东部又能够提升产业经济结构,能够优化发展方式,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在人均GDP,人均收入,人均占有的财富,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资源和要素方面,有所降低,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这就是我今天要跟我们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讲的,区域发展“十一五”的成就,和“十二五”的思路,谢谢大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