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短信拆分变着戏法赚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4 06:49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洪巧俊

  短信超过70个字符要分两条发送;不到70个字符,也被分成两条短信发送;同一条短信发送给不同手机被拆分成不同条数。日前,北京消费者刘先生使用中国移动手机短信服务时遇到了上述问题。他质疑,中国移动到底是按什么标准拆分短信的 (据 《中国消费者报》4月30日报道)。

  按照刘先生的遭遇,中国移动拆分短信根本就没有标准,因为他发65个字符的短信,被拆分成两条;发300个字符左右的短信,被拆分成了10条,平均一条短信只有30个汉字。这真是拆你短信无商量,不知会一声,就能把短信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十。

  显而易见,短信拆得越多,获利就越多。对单个消费者来说这也许微不足道,但中国移动的客户群如此庞大,毫厘的不合理收费累积起来,就可能成为巨大的非法利润来源,并非无足轻重。据相关报道,中国移动去年营收5280亿元,净利为1259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短信业务为464.62亿元。这464.62亿元的短信收入中,又有多少是通过拆分短信,变着戏法儿掏消费者的腰包的?其高额的利润又是用多少消费者的血汗钱垒起来的?

  作为经营者,中国移动有义务和责任告知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服务的真实信息。在接收短信的过程中,字符超过70个字符,按一条短信显示,这其实给消费者造成了一种错觉,让其误以为短信不会被拆分发送,还是按照一条短信收费。事实上却不然,短信拆分没有明确告知,而是采取隐蔽的方式偷偷多收费,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另外,从技术上看,一条短信的计费字符究竟多少为宜,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难题。智能手机一条短信的容量可以远远超过70个字符,为什么到了中国移动那里,一条短信超过了70个字符,就一定要被拆分?

  这些年,中国消费者地位应当说有了不小的提高,但面对超级庞大的企业,消费者的力量还是显得非常弱小。很多时候,消费者以个人形式面对集体形式的商家,存在心理弱势,尤其面对强大的国有垄断企业,就显得更加弱势,往往花了冤枉钱还得受窝囊气。何以至此?消费者缺少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相关部门对这样的行为睁一眼闭一眼,恐怕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原因。曾经有消费者因短信拆分争议与中国移动对簿公堂。由此引发的诉讼,无论是广州的消费者,还是河南省安阳市的消费者,都没有得到法院的支持。笔者以为,在公益诉讼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需要执法机关强力介入,特别是司法实践的大力倾斜,守住消费维权的最后一道防线,不让中国移动这样的强势企业将公众的麻痹大意作为自己非法营利的法宝。

  中国移动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拆分短信,应当就此对公众有一个明确的交代,而不是奉行鸵鸟政策,任凭怨声四起,我自岿然不动。中国移动,现在皮球踢给你了,请发声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