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驱客门”事件凸显医疗资源困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5 08:29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吕 勇

  “不管你是发烧、拉肚子、咳嗽或是手足口病,都要等6-9个小时,如果你能等待,就挂号,如果你不能等待,请去其他医院。”

  近日,这样的一则告示被贴在深圳儿童医院的挂号窗口。4-5月为深圳流感高峰期,儿童医院更是人满为患,上述告示被患儿家长拍照挂在微博(http://weibo.com)上后引发网民广泛争议。作为深圳市唯一一家专科儿童医院,深圳儿童医院为此召开紧急会议,坦承此事为收费窗口的工作人员所为,对其进行了严肃处理,并真诚道歉,承诺加强管理(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

  深圳儿童医院“驱客门”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到儿童医院看病太挤太难话题的关注。

  不仅在深圳,在北京、上海、江苏南京等全国各大中型城市,多年来,儿童看病难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看个病像打仗,挂个号如春运”,类似的情况每天都在全国各地上演。而对于各地的儿童专科医院来说,接近饱和的接诊量也让医务人员苦不堪言,不少医务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的、极度疲劳、极度紧张的工作状态。

  此次深圳儿童医院的“驱客门”事件,可以说是目前儿童医院医务人员高压心态的缩影。告示中拒人千里之外的语气看似小事,却反映出该医院在服务规范上,在服务意识上,在规章制度上的缺失,更折射出儿科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困局。

  我们无意责怪某一家医院或者某一个医生,儿科问诊之难,难在儿科医疗资源严重不足,难在儿科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一边是儿童专科医院门庭若市、人满为患,一边是综合医院儿科门庭冷落,患者稀少;一边是“血液流失”,综合医院儿科萎缩,一边又 “供血不足”,儿科人才极为短缺。要解决这一难题不能只针对某一个环节,更需要多方联手,形成合力,从长计议,才能真正缓解儿童看病难问题。

  在目前儿科医疗资源紧缺的情况下,针对儿童医疗保健需求发生的变化,如何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最大化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做大做强现有的儿童医院,对过分集中的医疗资源特别是闲置的资源进行整合,向儿医或儿科倾斜;应发挥综合性大医院儿科的作用,加强基层医院儿科的服务能力,建立社区儿科医生队伍,培养社区儿科医生。同时,要从根本上解决儿科后备医师短缺问题,增加儿科医生的供给。此外,家长也应转变观念,养成科学的就医习惯,普通的小感冒在基层医院或综合性医院儿科完全可以解决,不必扎堆赶往专科医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