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商校园大战延伸到小学市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3 16:45 来源: 通信信息报本报记者 戴鑫
近日盛传的南京“割接门”事件以刑事拘留中国移动南京分公司的工程承包方铁马公司的两名人员收尾。然而,校园恶性竞争并不曾为此有所收敛。据媒体报道,目前运营商在学校开学期间的促销大战并不仅仅局限于全国的高校市场,事实上在今年的校园恶性竞争中,运营商还开始利用一些业务掠夺小学生市场。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从目前来看,部分运营商一贯的垄断思维经过了多次重组依然没能完全破除:从独大走向独占的扭曲竞争心态、垄断思维,最终扰乱了整个行业竞争环境,更破坏了整个行业形象。这种思维若不彻底摒弃,最终将是害人害己。
运营商垄断思维掀起校园“三国杀”
南京“割接门”、黑龙江某市火车站“全武行”、湖北荆门“流血事件”……近期关于运营商校园恶性竞争的报道层出不穷。对于如此高密度且短兵相接的竞争方式,媒体评论可谓恰到好处——运营商之间的三国大战。
分析来看,除垂涎校园市场的潜力以及利润空间外,部分运营商长久以来形成的独大思维、垄断意识同样是导致恶性竞争频现的关键因素。
例如,近期发生的南京“割接门”事件中,运营商之所以有置用户利益于不顾,破坏竞争对手光缆线路的底气,就在于其长年的垄断思维,认为与校方签订了中标合同就可以占领该校所有通信业务。据不愿透露姓名的校方人士称,此次校园中标价格上千万,即使运营商自己内部人士也唏嘘成本何时可以收回?!
相关数据还显示,某运营商在过去的一年中,终端最高补贴额度为手机价格的70%。而在其他与校园营销相关的采购计划中,用于营销、赠送的产品涵盖健康类、纺织品类、服装类、日用品类、电子类、影音类、箱包类、办公类等八个类别。
除正常的市场营销手段外,部分运营商还在私下进行着不正当的校园营销竞争。早前,网络上流传的一份校园营销方案显示,某运营商在高校采取了高投入高回报的公关策略,以封校费,设备赞助、活动赞助、利益联盟等形式,对各大高校进行公关,全年公关费高达1.6亿。公关的目的是保证其市场份额达到97%。同时,该运营商还采用通过学生会勤工俭学代理、校园营业厅、校园代理点,全面回收对手手机及SIM卡,免费为学生更换手机及手机卡。
如此种种的垄断思维和排他行为,带来的是这些年校园市场战的规格在不断升级。
立足服务方为竞争之道
竞争无处不在,但如何竞争,在怎样的环境下竞争,是运营商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毋庸置疑,随着中国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竞争的焦点已经不仅仅是产品和价格,更重要的是品牌的争夺,以及应用和服务的竞争。
简而言之,如何在3G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树立起卓越的品牌,赢得市场与客户的信任,是三家运营商必须正视的问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语音时代的管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信息运营时代,无论是从运营商的整体转型,还是从整个行业的大趋势来看,2G时代的“抢客”思维首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
诚然,学生用户是对资费较为敏感的群体,但是单纯的打价格战并不能使客户对品牌建立忠诚度。况且3G时代是以应用为王的时代,单纯的语音业务已经落后于行业整体的发展形势。树立差异化品牌的同时,提供独具个性的应用与服务,才是立足市场、深度挖掘客户价值的关键所在。
因此就运营商本身而言,首先应在促销套餐上走差异化路线,在产品和服务上利用鲜明的品牌特色去吸引用户。其次应充分利用有特色的终端产品、多样性业务应用以及网络的快捷便利,如此这才能在良性竞争的大环境下,形成运营商长久的竞争力。
总体来说,作为处在“服务前端”的通信企业,运营商应该始终以用户的利益为发展之根本。尤其对“大佬级”运营商来说,更应以身作则为整个市场注入文明发展的动力。反之,砸钱抢客、封校剪光缆只能损人而不利己,输人输市场。
此外,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行业都需要规则来引导。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要求人人不为利所动的难度很大。因此,从地方监管单位到国家部位,都应加大监管力度。只有当运营商的自律与监管部门的积极作为相互结合,整个市场方能健康有序地发展,用户才能不断享受到信息技术日益发展所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