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药材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5 11:34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野生中药材越来越少,人工栽培的质量有时难以确保

  中药材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寿仙谷药业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掌门人”李明焱:仿野生有机栽培名贵中药

  □本报记者 钱晶晶

  中药被大众认可,重要因素就是天然有效。

  随着野生中药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中药材开始大量转为人工栽培,但人工栽培的质量有时又难以保证,导致中药材发展出现瓶颈。

  寿仙谷药业的仿野生有机栽培就突破了这种瓶颈,日前,其下属的真菌研究所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是为奖励在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而设立的奖项。近年来,寿仙谷药业科技创新屡获殊荣。2008年“‘仙斛1号’铁皮石斛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项目”被列入国家生物育种高技术产业化项目,“铁皮石斛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007年寿仙谷灵芝破壁孢子粉获得全国行业年度科技创新成果奖。2011年寿仙谷药业主持的《灵芝破壁孢子粉新工艺研究和开发》重大科技攻关专项通过验收。

  突破中医药发展瓶颈

  “大多数药用植物引种栽培历史较短,种子种苗的提纯复壮和优良品种选育工作不及时,造成中药材质量极不稳定;另外如环境污染、栽培及加工技术不规范等因素制约了中药行业的发展。”寿仙谷药业“掌门人”、名贵中药材研究领域享受国家特殊贡献津贴的专家、全国劳模李明焱如是分析。

  质量未得保障,药效自然受到极大影响。曾被国家公派日本进修的李明焱创造性地将“有机生产方式”和“名贵中药材仿野生栽培”结合在一起,举起打造有机国药第一品牌的大旗。

  通过十余年努力,寿仙谷药业凭借其优良品种、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高标准的管理机制成为行业翘楚。在模拟药材自然生长环境、保持药材自然生长规律的基础上,按照国际有机产品规范进行培育,开创了名贵药材的仿野生有机栽培技术。目前已建立2800多亩铁皮石斛、原木赤灵芝、藏红花等名贵中药材标准化栽培基地,是国内仅有的通过有机和GAP双认证的现代中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铁皮枫斗国家质量标准制定者

  中药现代化就是要把中药特色充分发挥出来。寿仙谷培育的有机中药材除了天然、有效之外,最大特点就是提高中药材生产中的科技含量。 铁皮石斛是道教医学经典《道藏》中所列“中华九大仙草”之首,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中药材之一。寿仙谷经过近十年研究试验,2008年铁皮石斛优良品种选育及仿野生有机栽培项目成功获得认定,“仙斛1号”通过国家新品种认定,权威部门测定其多糖含量高达47.1%,有效成分及含量远高于国家药典25%的标准,是目前国内最优秀的铁皮石斛新品种。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研究的成功,填补了铁皮石斛品种及生态有机栽培技术的空白。2006年寿仙谷药业成为铁皮枫斗国家质量标准制订单位。

  2009年,寿仙谷药业经15年努力,研制成功通过国家新品种认定的“仙芝1号”,权威部门测定其多糖和三萜含量高达2.47%及0.83%,比日本红芝高31.03%、39.04%,比韩芝高21.20%、20.48%。它不仅解决了多糖和三萜类物质含量和活性低的问题,还改变了我国长期依赖国外灵芝品种的尴尬现状,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寿仙谷药业以“仙斛1号”有机铁皮石斛和“仙芝1号”有机原木赤灵芝为主要原材料成功研发出铁皮枫斗灵芝浸膏及破壁灵芝孢子粉等一系列原生态、效果好的清补养生产品,促进了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据悉,日前受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委托,浙江省科技厅对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承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仙斛1号’铁皮石斛新品种繁育及标准化有机栽培示范”(项目编号:10C26213301449)项目以98.8的高分通过验收,其育种技术、栽培方式等均为行内“标杆”。

  百年老字号的重点推荐对象

  近年来,众多中医中药领域的专家都对寿仙谷药业在有机国药方面的诸多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其在名贵药材有机种植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中医药要发展,必须提高药材的质量,实现科学规范化种植,从源头上保证药材的质量。

  如今,全国多家知名百年老药号,如杭州胡庆余堂国药号、方回春堂、张同泰、万承志堂、萧山西门药店、绍兴震元堂等几家老字号名中医馆,杭州大厦、世纪联华运河店、庆春店、北京白塔寺药店、上海第一医药商店、蔡同德堂等均已引进寿仙谷铁皮枫斗灵芝浸膏及破壁灵芝孢子粉。正值冬令进补的大好时机,这些百年老字号把寿仙谷清补产品作为重点推荐的品牌产品,迅速形成热销局面。  作为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所必须承担的传承和发扬的重任,寿仙谷药业正以坚实的步伐向着“中国有机国药第一品牌”的目标不懈努力着。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