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正海磁材:遭遇幸福的烦恼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5 13:14 来源: 《能源》

  准确把握市场大势的正海磁材,正在摆脱单一的商业模式,将销售布局多元化,这也成为企业感受不到“市场寒冬”的原因所在

  文|本刊记者 孟祥路

  尽管今年大雪频频光顾烟台,但是对于烟台开发区的烟台正海磁性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海磁材)的高管们而言,寒冬和大雪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心情。风电行业的的不景气如同暴雪一样扑面而来,但是对他们来说,那并不是他们需要关心的问题。所以当同行业的风机商们都在担心自己下滑的出货量,不断增加的库存如何处理时,正海磁材的总经理王庆凯担心的则是如何对无法满足需求的客户表示歉意以及尽快增加企业的产能。

  王庆凯面对媒体晒出自己“幸福的烦恼”时表示,尽管公司采取了诸如主动放弃部分非核心客户、对现有厂房进行改造、对设备进行二次改造等措施来缓解产能不足的问题,“但产能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主要瓶颈。”

  正海磁材所烦恼的其实很幸福。

  借力风电

  尽管在接受采访时,正海磁材的董秘宋侃一直强调,公司其实和那些生产塔筒、叶片的风电企业还是有区别,不属于“真正的新能源企业。”但是,正海磁材真正的起步却绕不开风能。

  尽管2011年5月份才上市,但是正海磁材的前身烟台正海磁性材料有限公司则成立于2000年。

  “我们的钕铁硼永磁材料并不仅应用在风电领域,包括电子设备、电机类产品、甚至核磁共振都需要我们的产品。”宋侃对《能源》杂志说。

  但是,这些领域的开拓始终是小打小闹。直到2006年,正海磁材遇到了正一门心思想要开发直驱永磁风机的金风科技。

  “我们和金风接触的比较早,在他们有这个意向时,我们就已经在探讨合作了。”宋侃介绍说。

  尽管当时国内有许多家开发高性能永磁材料的企业,但是金风科技经过筛选之后,还是选择了当时默默无闻的正海磁材。而持续的研发实力、较高的服务水准以及对客户要求的准确理解成了正海磁材的“杀手锏”。

  “总的来说,因为他们感觉我们比较符合要求。”宋侃说,“尽管当时直驱永磁机的市场还没有打开,但是我们前边的铺垫工作已经做得很完善了。所以金风科技的大功率项目一开工,我们的合作就开始了。”现在回过头来看,金风科技并没有挑错对象,目前金风科技90%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来自于正海磁材,两家公司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由于风机维修成本很高,不可能因为一小块永磁材料而彻底检修,所以当机子运转之后就不能出问题。目前看来,客户对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评价还是非常认可的。”宋侃表示。

  产能危机

  随着国内风电市场的快速发展,金风科技凭借直驱永磁风机也一跃而成为了国内风机制造商的领头羊。截至2010年12月31日,金风科技累计装机容量达9095.05MW的产能,让正海磁材也随着这个最大客户的迅速发展而得到了快速提升。

  根据统计,正海磁材的营业收入2008年为2.1亿,到2009年增加到3.9亿,而到2010年则增加到了6.7亿。而其营业利润也从2008年的0.15亿跳到了0.87亿,到2010年增加到了1.2亿。

  随着业务越做越大,而正海磁材也越发感到了产能的不足。所以上市就提上了日程。而正是在上市时,其对行业和客户的过度依赖,也成为了其最大软肋。

  根据其招股书中的介绍,从2008年到2010年,正海磁材在风力发电和节能电梯两大市场的营业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70.42%、91.36%和88.02%。而对最大客户金风科技的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41.98%、71.47%和67.03%。

  “因为我们的产能有限,而当时新能源发展的势头又很迅猛。由于金风科技上市比较早,而其实力、信用等各个方面都比较可靠。所以面对金风科技提供的大订单,我们在产能有限的情况下,只能保证这类重点客户。”宋侃解释说,“产能有限是导致我们集中度过高的重要原因。”

  多元发展

  201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9.73%;实现营业利润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7.27%;实现净利润0.8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1.89%。而在第三季报中,其估算最终年增长率在85%-120%之间。

  “我们今年的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由于新业务的拓展,主要是节能变频空调。”宋侃在解读最新的财务报表时,终于不再为业务过度的集中而焦虑。

  正海磁材正在努力尝试将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中。“我们之前风电领域的营业收入比重在70%左右,但是到现在已经不到50%了。公司在新业务拓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宋侃对记者说。

  尽管风电业务所占的比重降低了,但是正海磁材的风电业务收入并没有多大变化,依然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上。“风电今年比较困难,但是我们的业务还是保持了平稳增长,因为无论怎样,下游厂商总归还是要生产的。”宋侃解释道。

  2011年12月10日,东方电气研发一年半的首台2.5兆瓦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成功下线。而在之前的2010年6月,正海磁材就成为了其稳定的永磁材料供应商。

  即便是在风电领域,正海磁材也在拓展客户,降低对单个企业的依赖程度。目前除了金风科技以及东方电气外,早在2007年湘电股份也早成为了客户名单上的一员。

  “我们对风电还是看好的。新能源会一直是我们的重点市场。虽然前期发展太快,现在出现了调整,但是我们积极参与新能源的态度不会改变。”宋侃在介绍公司未来发展时说。

  当然,他强调的更多的依然是包括变频空调,新能源汽车等新领域的市场开拓。而要实现进一步的实现目标,产能仍然是关键。所以为了解决这种“甜蜜的烦恼”,在正海磁材5月31日上市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建设年产2000吨的生产线。

  根据计算,公司目前产能3500吨,加上其自筹建设的三期工程新增产能800吨/年。如果目标完成,2014年完全达产后,公司总产能规模将达到6300吨/年。

  那个时候,正海磁材还会烦恼吗?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