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能源大鳄角逐中国页岩气:资源换技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5 16:01 来源: 《英才》

  文|本刊记者 徐建凤 出处|《英才》杂志2012年5月刊

  时隔一年,页岩气第二轮探矿权招标即将于七八月开启。

  与首轮招标,仅有河南煤层气公司、中石化两家名正言顺的油气企业中标不同,除了中石油之外,盘江股份(600395. S H)、杰瑞股份(002353.SZ)、江钻股份(000852.SZ)等几家设备制造企业欲涉足其中,甚至华电、大唐等电力企业也有意分羹。此外,此轮招标有意向民营企业开放。

  “大门是打开了,但是纯民营企业如果想要在国内进入页岩气行业,难度依旧大。”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海外研究所所长顾岱鸿告诉《英才》记者,资源好的一些区块,基本上已经被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大公司登记完。而且,行业里的技术,以及顶尖的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也都集中在这几家大的油公司。

  民营企业想要于此一展身手,最可行的途径,莫过于进入之后,聘用国外的一些服务公司进行操作。但即使如此,同样存在其他难题,因为页岩气不仅仅是开采出来,还面临着处理、集输、销售等一条长产业链。当前的政策层面,集输、销售等环节均被大的油公司所掌控,民营企业还将遇到非常大的难题。

  似乎,第二轮招标,仍会是大鳄们之间的角逐。

  大鳄早已潜入

  实际上,众多大公司早已潜入页岩气领域。

  今年2月28日,华电集团就曾宣布,与湖南省政府签署《页岩气开发利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积极推进在湖南的页岩气资源调查和评估,并在湘西选取2个有利区块实施勘探、开发及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此前不久,神华集团旗下地勘公司也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初步达成了页岩气开发合作意向;而以煤起家的山东能源集团则一直在缅甸着手页岩气项目。

  此外,去年12月,华能集团与云南曲靖市政府签约开发页岩气,合作建设页岩气勘探开发试验示范区;同期,华能集团还与重庆能源集团、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签订了页岩气合作框架协议;中电投集团则更早,2005年就已借入主具有油页岩和页岩气的勘探与开采能力的吉电股份(000875. S Z),觊觎页岩气已久。

  对于电力企业涉足页岩气资源,顾岱鸿认为,“发电企业一般不会自己再搞一个天然气产业,去卖气,主要还是用于发电,天然气发电厂在国外非常多,而中国‘十二五’期间的温室气体排放也需大大降低,所以天然气发电、包括LNG(液化天然气),都将是未来五年发展非常快的产业。”

  在国内众多企业争食页岩气之时,跨国公司也悄然布局。3月20日,壳牌中国勘探与生产有限公司(壳牌)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签署了一份产品分成合同,在中国四川盆地的富顺-永川区块进行页岩气勘探、开发与生产。

  法国石油公司道达尔首席执行官马哲睿近日也表示,道达尔已经与一些中国公司签订了页岩气项目的“预协议”,待政府公布具体的开发目标后再决定具体合同;活跃于国际市场的另一石油公司雪佛龙也对外宣布,已与中国公司签署了合资协议,将在中国黔南盆地进行页岩气勘探。

  “我们也希望能够参与到中国的非常规天然气中,包括页岩气和煤层气方面勘探开采。”BP中国区总裁陈黎明向《英才》记者袒露参与页岩气的意愿。

  正如壳牌中国集团主席林浩光所言,跨国公司的强项是“技术和地下资料研究”。跨国公司所长,正是中国油气企业所短。

  “目前,自有技术还在研发当中,国内三大油,包括一些电力、煤炭大公司都在研发,但在技术上还是有差距,也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我们的目标是,要在15年之内掌握页岩气技术。然而,跨国公司的技术在北美市场上已经应用的比较成熟了。”东北证券分析师王伟纲告诉《英才》记者。

  资源换技术

  既然技术尚不成熟,为何诸多国内企业携跨国公司如此急切地鱼贯而入?

  从页岩气的“十二五”规划可见一斑。3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十二五”期间,中国在页岩气开发上的重点任务包括开展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掌握适用于中国页岩气开发的关键技术、在全国重点地区建设19个页岩气勘探开发区。

  “国内天然气产量远远跟不上需求,一旦页岩气能够大量开采,中国天然气产量将会呈现爆炸性增长。目前,从俄罗斯等地区进口的天然气价格非常高,而中国又是页岩气资源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与跨国公司合作主要目的,还是在于通过资源换技术、换管理。”顾岱鸿告诉《英才》记者,跨国公司能够带来一些技术、细节理念和工具,以便国内以后能够自己开发工业技术。

  实际上,“国内的开采技术还停留在具体的工艺上,但是如果研制出来,开采成本肯定比国外的要低。页岩气最关键的开发技术就是分段压裂技术,而分段压裂技术里最核心的就是井下工具,这些井下工具涉及到设计、材料、施工控制等多方面。”顾岱鸿认为,国内企业所欠缺的,远不止勘探和开采技术,勘探开采设备制造的缺失,是被掩盖在庞大的资源储量下的一个涡旋。

  不过,在页岩气开采方面,虽有壳牌、BP等跨国公司在北美成熟的勘探开采技术,但是“页岩气藏就跟树叶一样,没有任何两个树叶是完全相同的,每个页岩气藏也都有着非常独特的特点,北美的技术在中国,有效是有效,但未必效果如想象那般好。”顾岱鸿说。

  此外,页岩气开发技术要比天然气难度系数高很多,也就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对环境的承载能力要求也比较高。页岩气开采过程中,需要大量消耗地表水,且要排放大量的废水,而在大规模的压裂过程中,也有可能贯穿到地下某个储层,对饮用水源有着潜在的污染威胁。

  “一方面是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另外一方面,天然气也有溢出的可能性,存在着是否会打破地质压力平衡的疑问。不过目前尚没有实际例证证明存在问题,但是也无法保证一定不出问题。”陈黎明介绍,这涉及到了非常复杂的科学研究。

  如果页岩气资源跟地下水资源非常接近,污染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如果距离远,几率就非常小,不过B P的任何一个项目,在环境修复方面都非常谨慎。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