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徐冠华:创新的文化应该对创新失败有所包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5 13:20 来源: 宁夏卫视《意见领袖》

  主持人:我们听到一种传统的说法,说是中国人擅长于制造,不长于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之间,您觉得要怎样去跨越?

  嘉宾:我想我的看法,就是我们一定要坚持自主创新的方针,我记得胡锦涛总书记在五中全会上就谈到,要转变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就一定要大力地推动科技进步。

  VCR1 如今,中国作为制造大国的地位已毋庸置疑。短时间内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中国经济的发展的速度之快史无前例。廉价的土地、劳力及资源,对全球的资金、技术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近20年间全球经济得以持续低通胀成长,“中国制造”居功至伟。但时至今日,对中国来说,低附加值的低端制造业显然不是长久之计,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中国创造”。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来,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进步的力量,而最关键的就是要大幅度地增加自主创新能力,我感觉到胡锦涛总书记说的是非常准确的、正确的。

  自主创新这个含义是非常深远的,我想我们在这方面在过去这几年,国家在加强自主创新方面也做了很大的努力。这里面还有几个问题,可能需要再强调一下。一个就是自主创新不等于是自我创新,不等于是封闭创新。这里面自主创新,我们说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原始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废弃。

  我特别想说一句,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不是关门创新。我们特别强调要引进技术,但不是单纯的引进技术,而是要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这也是我们总结多年的经验说明的。

  但是我们长期存在一个不注意消化吸收再创新。我们2004年的数据,我们如果引进技术是一块钱,我们只用大约1.5毛钱做消化和吸收。而日本和韩国就大不一样,它们引进的比例是1:5到8,也就是如果它花一块钱引进技术,要用五块钱到八块钱做消化吸收再创新。所以很快就把引进的技术变成了它自己的技术,这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面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引进技术不等于引进创新能力。必须要经过自己的创新的实践,在创新的实践当中,形成一个科技的队伍。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真正能够具备创新能力。所以我想我们在这方面,应当深入地来思考。

  VCR2随着“山寨版”的苹果专卖店和宜家家居卖场被媒体曝光,中国的山寨产品近来又一次引起了世界媒体的关注。《华尔街日报》揶揄地评论说:“欢迎进入中国山寨新时代”。《华盛顿邮报》甚至相当尖刻地说:“中国人没有能力,也永远不会创新”。面对铺天盖地的山寨产品,有人直言担忧中国年轻一代的科技创新能力,但更有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表示,中国的山寨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主持人:山寨这个词已经流行很长一段时间了,山寨的电脑、手机,甚至连春晚都有山寨的,您觉得创新和山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嘉宾:我的感觉是这样,凡是能够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所进行的有关工作,不管是你叫做创新还是叫做山寨,都应该给予支持的,山寨产品往往质量也不错,但是对于中国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于鼓励技术创新来讲,这不是好事   

  我经常拿中国的彩电业的发展过程来谈,中国的彩电业在80年代,开始引进CRT,就是彩管的技术。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占据了中国彩电的95%的附加值,所以当时把它作为中国引进技术成功的典范。但是没有几年过去,中国的彩管技术就被国外的液晶平板显示所代替。没过几年,85%的附加值又全部来自国外,我们真是遭到了非常大的挫折。这里面就说明什么呢?单纯的引进吸收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在引进的基础上加以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这也就是我们现在要强调的自主创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是自主创新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我想应当是要强调的。

  主持人:您觉得从制造到创新这之间的一个转化或者跨越面临的最大困难会是什么?

  嘉宾:我想中国要是想创造的话,一个很好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我们也还需要做很大的努力。特别是比如我们要有一个很好的创造的社会平台。在这方面,我特别想强调的就是,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中国在这方面,还是有欠缺的。所以我们一直经常提到的就是比较注重项目,但是对于一个大的创新的环境的建设,包括平台建设,包括政策的建设,在这方面还是急需要加强的。

  VCR2十八世纪以来,世界的科学中心和工业重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强弱转换的结果。也与鼓励创新的环境不可分割。不管是17、18世纪英国社会重视知识的培根精神, 19世纪德国重视教育与科研,还是20世纪初以后,美国以移民社会开放、多元、冒险、包容的文化特征吸引了大批创造、创新精英,都使它们成为了当时的世界科技中心。

  主持人:我们说到国家的创新,您觉得这个当中最核心的驱动力会是什么?

  嘉宾:关于创新驱动力的问题,我想应该说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的综合能力的体现,所以不能够单纯地用某一个指标来加以描述。综合起来讲,它包括几个方面,一个就是创新的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创新的文化氛围是第一重要的。这里面就包括了整个社会对创新的鼓励、崇尚,另外也包括对创新失败的宽容,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就是创新的环境,创新的环境我们可以把它概括起来,包括了创新的硬环境,也包括创新的政策环境。但是我想特别提出来,就是关于创新服务业的发展。中国长期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所以服务业,特别是相应于科技和经济的,把它们连接起来的中介机构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而这个往往是我们现在未来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因为事实上,不能够只靠政府,政府是不可能把千千万万的企业和千千万万个创新者联系起来,这是不可能做到的,靠什么?还是要靠市场,靠市场的力量,政府在这里面就是要为创造、建设这样一个市场而做出最大的努力,包括众众多多创新服务业的发展,可能这个是很重要的。

  第三个就是要体现国家的意志,我想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我们国家多年来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想如果做一个国际比较,美国是一个非常有创新活力的国家,也是大家都认可的。我就感到,美国这个国家的意志在创新方面是一直是坚定不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他就曾经说过,他说美国在20世纪,美国所以能够在20世纪引领世界经济,是因为美国在20世纪引领了世界创新。我认为他的话是有道理的,他就任总统以后,他就提出来本土创新,这和我们的自主创新是一种表达。所以这里面美国已经有非常开放的经济和科技,但是作为一个美国总统,还要提出本土创新,这说明我们现在一定要立足于我们国家的力量,要把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够做下去,这是极为重要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