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徐冠华:中国科技管理太分散 导致大量项目重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5 13:26 来源: 宁夏卫视《意见领袖》

  主持人: 2006年的时候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建设创新型的国家这样的决策,也说要建立这样一个创新的国家首先要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科技技术战略的一个基点,您觉得这些年过去了,到今天为止我们的科技是不是已经创造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创新机制?

  嘉宾:我觉得在过去这几年,中国在鼓励自主创新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也取得了很显著的成就。但是我感觉,我们还是从整个创新的发展方面,我们国家还是有很多工作需要做的。对于一个国家,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来讲,高技术产业固然重要,传统产业同样重要。

  VCR  一个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iPod售价420美元,其中仅有4美元的价值来自中国。某国际知名品牌的西服由国内纺织企业代工,成本不过人民币90元,零售价却要上万元。“中国制造”一直被认为是价廉物美的代表,而中国要想走上产业链高端,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才能实现产品的最终增值。

  比如讲我看了一个材料,写到2010年。OECD国家,美国、欧洲和日本,它们的高技术产业的附加值,都不到他们国家总的附加值的10%,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所以我想我们科技工作来讲,不能够仅仅关注高技术企业的发展,高技术自身的发展,而且更应当关注传统产业的发展。

  我记得我们前一段研究圆珠笔,圆珠笔在中国做加工,卖给外国的厂商一块钱人民币,在美国市场卖出去的时候是一个美元。我们的一块钱人民币做了什么呢?可能大部分买了国外的设备、材料,当然也支付了我们很廉价的劳动力的费用,最后的利润是两分钱到五分钱,也就是说我们中国获得的产值2%。后面的作为一个产业链来讲,那就包括了圆珠笔的设计、物流、市场各个方面,它占了六分之五。但这个我们中国完全没有任何好处,所以这个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个传统产业是有非常大的空间的,关键是技术创新要上去,另外在整个产业链的环节上也要有创新。

  主持人:您是说在传统产业也要创新。

  嘉宾:对,非常大的空间,我觉得我们应该在这个方面做出努力。

  另外一个我也想,我们从科技的角度,或者从政府,也不光是科技部门,政府部门,在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当中,我们很习惯于通过各种项目来给予支持,我想这个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也还要看到我们千千万万的企业和千千万万的创新者,是不可能够完全通过国家对项目的支持来实现的。国家的项目支持可能只是一个短时间的,三年五年,也只能是个别的企业。

  所以如果要把创新的阳光恩惠到每一个企业,政府的工作主要着力点应该放在环境的建设上。在这方面如果我们能够给企业创造一个很好的创新的环境,比如讲科技的研发的平台,比如讲很好的中介服务机构,比如很好的金融创新的支撑,很好的无形资产的评估机构,以及人才的,比如讲猎头,猎头公司等等。那我相信,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千千万万的小企业的发展,千千万万的传统产业的发展,会从这中间受惠很多,所以这个方面我想也应该在这个方面应当考虑和加强的。

  VCR3 改革开放后,相比于很多大学和科研院所所在的一线城市,长三角、珠三角一些“二线”城市反而更早地发生了大规模的产业创新。这不能不得益于两个条件:一是改革允许深圳放手营造一个涌现技术创新活动的制度环境;二是开放使深圳能够大规模地与海外技术创新活动接轨。良好的创新环境,使得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现象。

  嘉宾:第三个方面,还有一个问题,我想就是我们科技管理的问题。现在各个方面也都有些说法,我自己作为过去的科技部长,有两个体会,第一个中国的科技的管理过于分散,各个政府部门都有一部分资金来支持,但是各个之间缺乏互相的协调。所以就造成大量的重复的项目。另外一个也造成很多科学家走穴,到处去跑,这个题目写好了以后,我又到那边去争取,把这个本子稍微换换题目,再去争取经费,这样的话也加重了科研人员的负担。所以怎么统筹,这是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另外就是我们科技的评价和奖励机制,也急需要做一些调整,我以为它不仅仅是科技界的问题,而已经是整个知识界的问题。现在有这种情况,就是大学的老师,要晋升职称的话,对他教书教得好坏不重视,反而很重视你出来多少论文,你获得了多少奖。医生不是说你看病看得多好,也要看论文,看奖励。当然科技人员更是如此。所以这样的话,整个知识界,这种导向必然会出现学术浮躁、浮夸,以及一些腐败的现象。所以我想我们应当在评价和奖励体制方面,应该下决心要做一些变革,要鼓励创造,鼓励做好本职工作,这样的话才能够让我们,有一个更健康的环境来促进我们科技的发展。

  VCR3: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创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需要创新。尽管我们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建设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随着社会需求的多元化,社会群体间的各种矛盾也在增加。国务院多次强调,与经济这条腿比,社会这条腿更短。我们能否同时建设出一个稳定有序、公平正义、幸福平安的和谐社会,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主持人:我知道您也是政协代表委员,您觉得政协在创新方面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嘉宾:因为政协确实是一个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汇集的这样一个组织,所以我很看重政协委员在国家的发展当中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我担任全国政协科教委主任以后,这一点的感触很深。

  它的优势就在于什么呢?它和一般的组织不一样的第一个是层次高,这个是很重要的;第二个是各个方面的人才汇集,所以它这个产生的意见,有非常广泛的代表性,而且政协委员互相启发,所以它的意见往往是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

  主持人:我们知道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超过任何一个时代,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挑战,您觉得创新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个挑战?

  嘉宾:那当然,我们在社会管理上,创新有利于解决一些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些社会矛盾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我想社会管理的创新,应该主要着眼于怎么样让我们的政府,让我们的各级官员,能够在社会管理当中更好地做到民主、公开和透明,就是管理的重点不是光是管理百姓,首先把我们的官员在公开、透明、民主这方面也应当把它有所创新,能做得更好,在这方面政府也做了很多努力。

  主持人:共产党建党90周年刚刚过去,国外媒体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也有一些总结和评价,说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关键在于自身不断学习的努力,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您觉得这么一个动力是内生的还是外在的?

  嘉宾:我觉得一方面应当是内生的,这是中国共产党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它来自于人民,为人民服务,没有私利。因此它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的能够前进。但另外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它是个开放的,它非常注意各个社会阶层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反应,所以它在这方面,也又不断的倾听各个方面的意见,因此它也是不断发展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