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争夺中国燃气:两大巨头另有所图

2011年05月09日 21:14 来源:《财经》杂志

  围绕中国燃气控制权之争,外资、民企、国企轮番登场,这正是国内城市燃气市场激战正酣的一个缩影

  《财经》记者 胡剑龙

  2010年12月17日,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00384.HK,下称中国燃气)董事总经理及执行董事刘明辉、执行总裁黄勇被深圳公安带走。

  这一突发事件的后续影响在2011年4月26日达到高潮。当日上午10时,中国燃气股东特别大会在香港金钟举行,前正副主席李小云、徐鹰,以及前董事总经理刘明辉的董事职务被罢免。董事会认为,前两位董事在刘明辉被捕一事上存在不诚信行为。

  中国燃气董事会内部的激烈斗争,源于该公司没有占绝对优势的大股东,最大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也不超过10%,因此刘、黄被抓之后董事会内部分裂。这出跌宕起伏的情景剧被业界视为“国美第二季”,剧中,国内油企巨头魅影频现。

  中国燃气目前已在全国27个省市投资建设136个城市燃气项目,燃气供应覆盖城市人口近1亿,是中国最大的跨区域城市燃气分销商和集管道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分销为一体的燃气运营商。

  截止到2010年3月31日的财政年度,中国燃气的营业额为102.1亿港元,同比增长61.5%;净利润为10.2 亿港元,同比增长658.1%

  围绕中国燃气的控制权之争,外企、民企、国企轮番登场,而这是国内城市燃气市场激战正酣的一个缩影。

  “国美第二季”

  4月26日,中国燃气的股东会议现场,火药味十足。原定投票时间一小时完成,但多名股东代表与管理层在会场内针锋相对,令整个过程拖延逾四小时。多名小股东质询两名联席董事总经理庞英学及梁永昌,李小云和徐鹰被罢免之后,是否会影响中国燃气在内地的项目,庞、梁未予回应。

  刘明辉和黄勇于去年12月17日被深圳公安局拘捕,直至12月24日,中国燃气才披露,这为董事会后来的系列冲突埋下伏笔。

  资料显示,刘明辉曾担任香港上市公司咏辉国际的董事,该公司后来重组成为大中华科技。2001年,大中华科技增发吸收海峡集团为股东后,开始投资天然气项目,并更名为中国燃气。2002年4月29日,刘明辉也被委任为海峡集团董事,并于同年7月被委任为中国燃气董事总经理。在刘的带领下,中国燃气开始大量收购天然气相关资产,其市值最高时达300亿港元。

  截至2011年4月末,中国燃气的单一最大股东为韩国SK集团,持股9.7%;第二大股东刘明辉持股8%。其他外资策略股东——阿曼国有石油公司(SAOC)、印度国有天然气企业GAIL(India)Ltd以及亚洲开发银行分别占5.4%、4.8%及3.4%的股份,两名国有股东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石化)和海峡金融控股公司(下称海峡金融)分别持股4.8%和4.6%。

  海峡金融是中国燃气的发起人股东,其为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的下属公司海峡旅行社在香港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代表该中心持有中国燃气股份。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为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下称国台办)下属的事业单位,李小云现为该中心主任,徐鹰为其助手,两人代表海峡金融在中国燃气董事会任董事。2010年9月至11月间,海峡金融四度减持中国燃气股票,持股比例由6.75%降至4.21%,已低于5%的披露线。

  知情人透露,尽管同为公司发起人,但2010年起,刘明辉开始和海峡金融以及徐、李二人产生矛盾。在刘明辉、黄勇被捕后,变故很快降临到徐、李二人头上。

  3月3日,中国燃气举行董事会会议,李小云与徐鹰的主席与副主席职务被罢免,理由是李、徐二人在事发之后,“没有完全披露他们对刘明辉、黄勇被捕的了解”。

  中国燃气还指出,罢免李小云、徐鹰的另一个理由是,该二人在中国燃气危机时与有关央企秘密接触。当日,中国燃气董事会还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倩如出任董事局主席并立即履职。公告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中国燃气股价微跌1.79%,收于2.74港元。

  3月16日,双方的争斗升级,中国燃气发布公告说,将举行股东特别大会,投票决定李小云和徐鹰的董事职位。

  中国燃气董事会再次重申,徐、李二人在刘明辉被捕时没有完全披露他们对事件的了解。

  李、徐在董事会的地位自此岌岌可危。4月12日、4月19日,海峡金融在香港媒体刊登广告,否认董事会对其“不诚信”的指责。两次广告均高调打出“政府牌”。

  “海峡金融认为中国燃气最具价值的地方是各个城市的燃气供应专营权。如果李先生和徐先生被彻底罢免,海峡金融将不可能再为此发挥相关作用,这可能是中国燃气未来发展的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中国燃气董事局没有了中资股东的代表,这可能为中国燃气的未来发展,蒙上巨大的阴影。”

  中国燃气迅速予以回应,指出海峡金融不过是通过打“政府牌”来虚张声势,李、徐去职不会影响公司未来。

  攻守之间,在李、徐去留问题上,董事会内的阵营逐渐明朗:前总经理刘明辉及其下属与韩国、阿曼和印度等外资股东暂时结盟;国有股东海峡金融和中石化保持一致,但后一阵营持股仅约一成,未临投票,胜负已决。

  尽管海峡金融百般造势,但仍然未能挽回败局。4月27日,中国燃气公告了前一日举行的股东特别会议结果:65.59%的票数赞成罢免李小云、徐鹰董事职务,68.33%的票数赞成罢免刘明辉董事职务。26日,或受本次股东会影响,市场仍存在疑虑。公司股价昨以3.42港元开盘,收于3.21港元,全日累计重挫6.14%。

  两大巨头另有所图?

  4月26日的中国燃气股东特别大会结束后,海峡金融发表声明,对中石化的支持表示感谢。

  耐人寻味的是股东内斗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英国《金融时报》旗下的一份行业情报出版物4月7日报道称,中石油正考虑收购近期陷入困境的中国燃气,并正与美银美林洽谈有关收购。消息并称,中石油将直接或者通过旗下昆仑能源(00135.HK)收购中国燃气。但很快,这一消息遭到双方否认。

  尽管在股东特别会议上与持少数派立场的海峡金融站在同一条战线,但对于是否会增持中国燃气,5月4日,中石化人士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透露,后续不会有相应动作。

  由此,股东争斗期间,中石油、中石化掌控中国燃气的传闻均被否认,但这丝毫不改城市燃气行业的激战状态。

  中石油下属的城市燃气企业昆仑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城市燃气的市场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不仅是二三线城市,四五线城市都在抢着进。”

  在他看来,政策层面的推动是一大动力。在李小云、徐鹰的正副主席职务被罢免的前几日,中国第一部城市燃气法规《城镇燃气管理条例》(下称条例)于2011年3月1日实施。对于城市燃气企业的准入和经营,条例提出,“政府投资建设的燃气设施,应当通过招标投标方式选择燃气经营者。社会资金投资建设的燃气设施,投资方可以自行经营,也可以另行选择燃气经营者。”

  建设部2004年3月发布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只是提道,“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市政公用事业投资者或者经营者。”前述昆仑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负责人表示,“相比之下,条例更加规范,更利于跨区域企业开展经营。”

  中国迅速增长的城市天然气消费市场,则是吸引各路企业进入的根本原因。

  中石油规划院管道所副所长杨建红称,预计2011年全国天然气总需求为1350亿-1400亿立方米,仍然供不应求。

  杨建红还预计,2015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将达到2000亿-2400亿立方米,2020年将达到3500亿-4000亿立方米。2015年,中国天然气的需求结构为:城市居民燃气占32%,工业用燃气占31%,发电占21%,化工占16%。

  近几年中国内地在供暖旺季屡屡爆发的“气荒”,让中石油感到进入城市燃气终端的迫切。

  在去年5月的中石油年度股东大会上,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表示,天然气已成为公司主营业务,中石油计划在未来十年,让天然气产量占到油气当量的一半。目前,中石油的天然气管道占全国天然气管道总长度的70%-75%,在天然气产量中占据80%左右份额。

  中石油内部人士透露,集团天然气资产整合正在进行,昆仑燃气有望整体注入昆仑能源。他还透露,目前国内竞争最激烈的区域位于天然气管道周围。

  竞争最激烈的地区是工商业发达、能源需求旺盛的珠三角和长三角,这两个地区正在建设多条天然气管线,西气东输管线、川气东送管线均伸入此地,城市燃气业务的竞争异常惨烈。

  天然气业务是中石化的短板。2011年3月28日,中石化总裁王天普表示,中石化对城市燃气业务“有非常大的想法,公司正努力拓展这些业务。”

  当日,在香港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面对媒体提出的是否有意增持中国燃气的问题,王天普未作正面回应。他表示,中石化发展城市燃气业务,“或是选择自己干,或是和省一级的燃气公司合作,要么就是和华润这样的全国性公司合作。”

  2004年11月1日,中石化与中国燃气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石化认购中国燃气2.1亿新股,成为中国燃气当时的第二大股东。此举被外界解读为中石化进军城市燃气终端的信号,当时,城市燃气市场行业也正迎来第一个春天。

  不过,对于中石化的城市燃气业务,过去七年是“失去的七年”。中金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提道,“销售量方面最大的是北京控股,其次是新奥燃气与中国燃气;从增长角度看,中国燃气的增长最快,通过不断的兼并收购,2010年之前的三年,中国燃气的燃气销售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了130%。”

  前途未卜

  4月26日的罢免结果出来之后,海峡金融于晚间发表声明,对当日举行的中国燃气特别股东大会结果“深表遗憾”,同时感谢中石化以及反对罢免公司主席、副主席李小云、徐鹰的股东。

  海峡金融表示,对于中国燃气董事局的部分董事,为掩盖刘明辉、黄勇等人侵占公司利益真相,制造议题,罢免李小云先生、徐鹰先生执行董事一职予以强烈谴责。对股东之一的韩国SK集团委派中国燃气的董事积极支持、参与及推动各项罢免议案的做法“深感遗憾”。

  海峡金融同时谴责了不支持罢免涉嫌职务侵占罪、被内地公安机关逮捕的刘明辉执行董事资格的独立董事毛二万和执行董事、联席总经理庞英学。

  海峡金融呼吁中国燃气项目公司所在地人民政府及所有债权银行,关注中国燃气的现状。作为能源企业、重要基础设施的运营者,中国燃气股东结构、董事局结构已不符合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3月3日相关通知的精神。

  海峡金融还呼吁香港监管机构、德勤及普华永道对刘明辉、黄勇及庞英学等人利用关联公司,在中国燃气获取不当利益,给中国燃气带来经济损失的情况进行认真审查,并向社会公告,以维护全体股东利益。

  这一声明出炉,也表明海峡金融成为中国燃气董事会斗争中最大的输家。

  中国燃气董事局拥有15个席位,其中4个为外资股东委任的非执行董事。在3位董事被罢免后,空缺将由中资股东还是外资股东来委任填补?中国燃气联席董事总经理梁永昌表示,这要等董事会讨论再作决定。公司将以利益为前提来决定战略性合作伙伴,而非取决于央企或民企的身份。

  在发布会上,梁永昌还表示,李、徐二人被罢免不影响海峡金融的股东地位。他称,公司在不同渠道上与国台办有沟通。对于海峡金融会否再委派人进入公司董事局,梁永昌称,公司持开放态度。

  中国燃气上演的这出“国美第二季”,让市场人士惊讶。上海一位私人银行业务分析师对《财经》记者表示,“我们内部已将中国燃气的评级由之前的买入降为卖出。”他表示,董事会的内部斗争超出了他们对公司财务和经营状况的理解,尽管直接影响尚未体现,但不排除该事件对中国燃气未来业务的影响。

  就在中国燃气内斗之时,其最大的对手华润燃气(01193.HK)公布了2010年业绩公告:2010年,华润燃气收购了21个城市燃气项目,其中9个购自母公司华润集团,12个购自市场。得益于此,其业绩大幅增长。截至去年12月31日,华润燃气营业额为83.26亿港元,增长122%,净利9.7亿港元,增长73.8%。

  “华润燃气今年的动作仍然很大。”中石油内部人士透露。这对股权分散,变化尚存的中国燃气,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

  本刊记者张启安、何佩欣对此文亦有贡献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