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救火者”吴新雄

2011年06月03日 23:31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王冰凝 北京报道

   国家电监会设立至今仅仅九年,日前,这个一直被认为定位尴尬的正部级单位迎来了第四任主席。

   6月2日,刚刚卸任江西省省长两天的吴新雄正式入职国家电监会,担任国家电监会党组书记、主席。而上一届于2008年4月30日出任电监会主席的王旭东,则因年龄问题退居二线。

   江西省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吴新雄在江西任职期间,在推动开放性经济和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方面颇有建树,对能源项目建设和工业化尤其重视,这位思维活跃、胸襟开阔的高官有望给国家电监会带来新鲜血液。

   不过,据记者了解,吴新雄现已62岁,按照政府高官65岁退休的惯例,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并未涉足过电力行业的吴新雄在全国电力大短缺、煤电矛盾长期难解的大背景下,能否在短时间内,给定位尴尬的电监会以及体制陈旧的电力行业带来实质性变化仍需拭目以待。

   但目前至少可以确认的是,在夏季用电高峰到来之际,电监会紧急换帅肯定是用心良苦,从省级大员空降而来,吴新雄绕不过的一个角色必是“救火者”。

  开放的地方高官

   熟悉吴新雄的江西省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对其的首个评价就是,极具“开放性思维,是一位健谈、开朗、思维活跃的领导”。

   吴新雄出生于1949年10月,江苏江阴人。从简历来看,吴新雄起步于江苏政坛,2001年调至江西,2007年正式担任江西省省长,直至今年5月31日卸任。

   据介绍,在江西任期,吴新雄最大的政绩是在省委的领导下,贯彻实施了孟建柱在2001年确定的把江西建设成“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发展战略,即把江西建设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地、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的基地、劳动力输出的基地和旅游观光的“后花园”。

   上述江西省政府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实现这个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吴新雄重点推进开放型经济和招商引资,并且对大型项目非常重视,重点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有力地促进了江西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该省工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实现逆势上扬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吴新雄提出了把江西总量做大以及在江西省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工业化,在工业投资和能源投资领域也颇有建树。”上述负责人称。

   根据上述负责人提供给记者的资料显示,吴新雄在任期间,江西省工业投资和能源投资都取得了重大突破。2007年-2009年,江西省共完成工业投资7542亿元,平均增长54.2%;2010年,江西省推进1000个投资超亿元工业项目,其中投资超10亿元重大项目100个以上。工业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保持在50%以上。

   “吴新雄以往的业绩更重在开放,不过其在工业和能源投资方面取得的政绩,应该为其胜任国家电监会主席奠定了基础。”上述负责人认为。

  尴尬的电监会

   国家电监会自2002年成立以来,已经先后迎来了四位电监会主席,每位高官的任期均在2-4年间,而按照新任主席吴新雄62岁的年龄来计算,不出意外,他的任职时间最多也将是3年,就会面临退休。

   200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五号文件,决定在电力行业实行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为目标的市场化改革。作为与电力市场化改革配套的一项措施,国务院成立了电力监管委员会。电监会前三任主席分别是柴松岳、尤权、王旭东。

   柴松岳执掌电监会4年左右,初步搭建了中国电力监管的平台和组织机构;第二任主席尤权,执掌电监会仅16个月,其间支持修订了《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为下一步推进主辅分离和输配分开等电力改革措施打下了基础,但未有具体动作;吴新雄的上一任主席王旭东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于2008年5月就任国家电监会主席。

   1946年1月出生的王旭东,此次卸任属于正常退休,王旭东在任电监会主席3年,电力行业矛盾重重,陈旧的体制问题逐步凸显,煤电矛盾升级,电监会在此期间开展的电力监管和电改工作面临各种阻力,所做的工作主要是调研和探索,仍未有实质性推进。

   “对于新主席,我们电力系统基本不了解,怎样在短短3年内,在电力短缺、电企亏损和电价矛盾突出的复杂背景下,让地位尴尬的电监会做出实质性的政绩对吴新雄无疑是个巨大挑战。”一电力企业内部人士认为。

  关键是由虚转实

   从一个“务实”的省级大员一步跨到只能“务虚”的电监会,吴新雄的任务显然很重。

   “据我们内部了解,电监会是个比较虚的部门,所以老省长吴新雄在电监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应该是将该机构的定位和权限由虚转实。”上述江西省政府部门负责人认为。

   电力系统内部一高管则认为:“电监会确实是个定位尴尬的部委,虽然是正部级,但手中没有实质性权力,负责监管的两大电网和五大电力集团又都是强势央企,所以其成立9年以来,甚至连电力系统都无法评价其究竟取得了什么政绩。”

   该人士认为,实质性的调控在发改委手中,而央企经营管理权力属于国资委,所以将电力改革以及电价改革寄希望于电监会不切实际。

   依据人士分析,在推进电力改革上,电监会主要应尽快推进对电网系统的改革,抓紧实现输配分开,以更好实行监管,从而在此基础上更客观地推进电价改革。

   而发改委系统内部人士则客观地认为,将电力改革以及电价改革寄希望于电监会并不合理,因为电改主要应由国务院统筹,涉及发改委、国资委、电监会、两大电网和五大电力集团等多个部门,发改委和电监会这几年都对电改问题作了颇多调研,但电改因涉及企业以及地方甚至部委利益,并非一蹴而就之事。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