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0日 22:54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王海春 上海报道
在不少购房者处于观望状态的时候,上海个别楼盘却出现了排队购房的现象。
华燕置业市场总监冯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开发商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给外界造成房子“热销”的印象。而最终目的,是要尽快出货以减轻销售业绩不佳的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依靠这种营销方式不一定能真正拉动房子的销售,购房者现在需要的是真正的优惠和折扣。
雇人排队?
上海松江区的玉树南苑近日被曝光,开盘当天有不少排队的购房者系开发商花钱雇佣。
位于松江乐都路上的玉树南苑是老城区中心的一个老盘,5月26日该盘推出312套住宅房源。
近日有购房者反映,玉树南苑在5月26日开盘时,小区内位置和朝向都较好的房源,均已被订购一空。“我们开盘前就来领号了,而且号码靠前,但等到我们买房时,看中的房源却没有了。”
开盘当天,人们在玉树南苑的售楼处前排起了长队。但有报道指出,前来排队的人,有一些是开发商雇来的,有媒体披露,前来排队的人员一天酬劳为300元、3天1000元左右。
松江区房管局监管科一位负责人6月8日告诉记者:“排队买房的起因是这家开发商一位副总经理想替亲戚买套位置和房型都比较好的房子,才雇人在开盘当天排的队。”
“我们已经就这家楼盘雇人排队买房的事与市场科进行了联合调查。目前还没有查出有内部交易问题。在对开发商进行约谈并对周边工地的工作人员进行访查后,发现他们主要是在销售秩序上比较混乱。”上述房管局人士表示。
这家楼盘一位高管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曾公开承认,开盘前的排队“长龙”中,确实有他们花钱请来的。但他坚称,这只是为了给自己亲戚买房。
“一个副总自己想帮亲戚买套房,还需要雇人来排队买房,这一点我觉得是蛮奇怪的,房子真的已经到如此热卖的地步了?”同策房产一位分析师表示。
记者查询了上海房地产交易中心官方网站后发现,截至6月8日,玉树南苑5月销售了17套房源,6月销售54套房源。也就是说,在出现排队买房的火爆场面后,该楼盘还有241套房子处于待售状态。
“他们这次开出的房源还是比较多的,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我们正在向区房管局提交书面报告,并提出对楼盘销售进行整顿规范市场销售秩序的建议。”上述松江区房管局监管科人士告诉记者。
降价才是王道
其实,开盘就有着热闹的排队买房景象的,还有浦东区的名为中海御景熙岸的楼盘。据了解,在3月6日开盘当日,该楼盘有600多位看房人在售楼处前等候买房。但在过去2个多月后,该楼盘仍有大量房源处于待售状态。
“今年上半年上海仍然是供大于求,极少有楼盘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华燕置业市场总监冯伟指出。
上海房地产交易中心官方网站的数据显示,该楼盘3月份推出的358套房源中,仍然有63套未售出。而4月13日新推出的720套新房源,截至6月8日销售了62套,只销售了当期推盘的约十分之一。
对于在经历了热闹的排队购房景象后,却仍然有大量房源待售这种情况,中原地产研究部经理刘渊告诉记者,开发商很看中开盘是不是能迎来“开门红”。
“如果开盘后房子卖得好,对后期的销售将非常有利。开发商之后就可以对购房者说,楼盘很受欢迎,开盘即出现排队并卖得很好就是一个证明。”刘渊表示。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中海御景熙岸并没有被指出在雇人排队,但与玉树南苑有相同之处的是,这两个楼盘造成了一种楼盘在热销的假象。
“很显然,开发商有些着急了。想通过给外界形成‘热销’的印象,促使那些想购买该楼盘而仍然在犹豫不决的人早点出手。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房企想通过多种形式出货,使资金尽快回笼以减轻压力。但仅仅靠这种营销方式恐怕不能真正拉动业绩,购房者现在需要的是真正的优惠和折扣。”冯伟向记者表示,只有把价格真正降下来,才能加快销售速度。
事实上,中海御景熙岸已经对价格做出了调整。据了解,其精装修售价由原来的2.2万元/平方米下调至2.1万元/平方米。
“从他们开盘到现在看,是先把购房者眼球吸引过来。虽然当时没有降价,实际销售也不太理想,可现在通过降价,也多少促进了销售速度。从这里也能看出,虽然排队能对心理产生一定影响,但价格才是购房者最关心的。”刘渊表示。
链接
“排队买房”不只是个案
除了上海,“排队买房”的现象也在深圳、杭州等地出现。
深圳楼盘招商观澜6月初引来数百人连夜排队购房。6月4日,该楼盘开盘时现场拥挤不堪。据媒体报道,凌晨2时,已经有购房者来到售楼处排队,到上午9时开盘时现场排队购房者已近300人。
但中午时,购房者在现场却被告知,该项目第一批的三房仅剩13套,且均为一楼和二楼。工作人员通过广播劝说仍在现场的将近400位购房者认真考虑是否还要继续等待。
据当地媒体披露,该项目还在申请预售许可证时已传出该项目的销售均价为1.2万元/平方米,比市场预期低了3000元/平方米。
同样是在深圳,6月5日排队一幕也出现在桃源居·首府的开盘现场。
据深圳当地媒体报道,开盘之前售楼处前的等候区已经几乎坐满,而在售楼处外停了近百辆车,不仅占满了售楼处门前的两个小型停车场,连路边也停靠了不少车辆。
这次该楼盘共推出700余套房源,从90平方米的两房到170平方米的五房。据售楼人员介绍,这次推出的房源均价约1.5万元/平方米,这个价格低于该楼盘去年一期均价,因此引来不少人“抢购”。根据售楼处的信息,当天共成交300多套。
另一幕排队买房的情况出现在5月底的杭州。
5月29日位于杭州下沙沿江板块的保利湾天地推出了5号楼,共计382套40年产权的精装酒店式公寓。
开盘当天上午10点,保利东湾售楼部外搭起的临时等候区已经聚集了近600组客户前来“抢房”。吸引购房者前来排队的,主要是冲着推出房型的“送面积”而来。据了解,该项目的户型面积为50平方米左右,但由于有近100%的附赠比,其实际使用面积可达90平方米。
不仅是杭州、深圳的楼盘,连三线城市的楼盘也遭遇了排队买房。如果只看售楼处现场那人头攒动的情景,似乎真能感受到“一房难求”。
4月30日,合肥百商又一城推出一批90平方米的房源。该楼盘销售人员对当地媒体表示,在开盘前一天的晚上已经有很多人来到销售中心排队,至当天正式开盘前已有30组客户前来排队。
然而,据报道,到售楼处的客户是分30组集中在某一时间一起来售楼处,不是购房者自己前来。业内人士因此质疑,来售楼处是个人行为,为什么要分组呢,谁分的组,每个组来的时间是谁规定的。如果这样想一下,在这个“分组”里,排队的味道就不一样了。
中原地产研究部经理刘渊表示,对近期的“排队买房”要分不同情况来看。“有一些楼盘确实因为有比周边较大的价格优势而吸引了购房人,造成开盘当天排队抢购。而大家要注意的则是另一种情况:并没有太大的价格优势,房源也很充足,却在开盘当天出现排队的情况。如果是后一种,购房者一定要头脑清醒,不要让现场那种貌似紧张的气氛而促成冲动型买房。”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