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1日 09:37 来源:法治周末
"史丹利"上市不假,但是在上市的背后,却可能存在着隐匿产品缺陷、虚报业绩等一系列问题
本报记者 孙继斌 发自山东临沂
6月10日,随着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文班等人敲响开市宝钟,史丹利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史丹利成为山东省临沭县第二家上市企业,也是今年全国第三家上市的大型化肥企业。史丹利形象代言人陈佩斯出席了挂牌仪式。
受制于近期股市低迷等因素,史丹利上市首日当天发行价35元,最终以31.07元收盘。但这并没有影响史丹利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或宴请。
在史丹利过会后、挂牌上市前,有知情者向媒体举报该公司有重大产品质量问题,公司涉嫌虚假陈述、利润操纵、“以租代征”圈占良田等问题。
在质疑声中,史丹利登陆深交所中小板。
史丹利“高调”上市
地处鲁西南的临沭县城因为苍源河穿城而过,颇有些灵秀之气。
6月12日晚上8时,一场盛大的烟花表演在苍源河上的彩虹桥和桥头的城市广场举行。持续35分钟的绚烂烟花飞溅在临沭县城上空,一时万人空巷,苍源河上的两座桥人满为“患”,寸步难行。人们议论说,就是过春节也没搞过这么大的场面呀!
这场轰动小县城的烟花表演,正是为了庆祝史丹利成功上市。
6月10日,除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举行挂牌仪式外,公司同时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
据相关材料介绍,史丹利成立于1992年,目前是我国最大的复合肥生产企业之一。
公司曾经多次更名:原名为临沭县华丰化肥有限公司,2001年11月更名为临沂市华丰化肥有限公司,2006年9月再次更名为华丰化肥有限公司,2007年8月整体变更为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据了解,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除了高文班夫妻俩之外,还包括高文班的一对子女和4个弟弟,上述8人合计持有公司6936万股,占公司本次发行后53.35%的股份。公司董事长高文班亦是最大持股人,紧随其后的是其子高进华,现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在行业内,史丹利给人的印象是“大手笔”频出。该公司曾号称是“国内首条高塔肥料生产线”的建成者,引领了化肥界的“高塔风潮”。亦曾不惜巨资邀请赵本山、陈佩斯等明星代言旗下产品。
《法治周末》记者还了解到,复混(合)肥是临沭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年生产能力达1000多万吨,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全国争创优质化肥生产基地先进县”称号。
被隐匿的产品缺陷
就在史丹利上市前,有知情人向《法治周末》记者反映,几年来,史丹利产品因质量问题频遭查处,但招股书隐匿不报。
该公司招股书披露:“公司成立至今尚未发生重大产品质量纠纷和客户大额退货情况;公司的质量安全制度执行情况良好,成立至今未发生过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也未因违反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而被处罚,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历次抽查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
事实上,史丹利及其子公司的产品,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屡屡发生被权威部门抽检不合格的事件。
据不完全统计,史丹利公司的产品被抽检不合格近20件案例,发生在辽宁、浙江、广东、安徽等地,有的被列入了全省“农资打假”十大典型案例。
在报告期内,公司产品被抽检不合格的案例尤其之多,数量达到了12件,平均每隔一个季度便有一次抽检不合格的事件发生。
其中,2007年5月以及2009年5月,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两度发布了“春季农资打假十大典型案例”,史丹利的产品两次在榜。
以下是记者检索到的部分查处案例:
2007年5月29日,山东省工商局公布了2007年“打假护农保春耕”十大典型案例,其中之一为烟台市牟平区恒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销售不合格化肥案。
这家公司经销的标称临沂史丹利化肥有限公司生产的“爱面子”牌硫酸钾型复合肥、“三安”牌复合肥、磷铵钾复合肥,经检验均为不合格产品,共计143吨,已全部售完,非法所得5.4万元。烟台市工商局牟平分局已没收其非法所得,并罚款34.7万元。
2008年4月,辽宁省沈阳市工商局公布了2008年一季度化肥抽检15批次不合格的经营者和生产者名单,华丰化肥有限公司(史丹利之前的名字)榜上有名。
2009年5月,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了2009年春季农资打假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包括郯城县张学立销售不合格化肥案。
当事人张学立于2009年1月从史丹利购进了2吨“磷铵钾”复合肥和3吨“三铵”复合肥。经检验,该批化肥为不合格产品。
2010年12月,广东省英德市发布的《最终监测结果为不合格的商品名单2》显示,5家经销商经销的“史丹利”牌5种不同型号的复合肥料均不合格,不合格的项目分别有总养分、氧化钾等。
2011年4月,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发布的《2011年2月化肥农药抽检情况表》称,苍南县永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经销的史丹利生产的批号为“101004113”的“史丹利”牌复合肥,不合格项目为钾。
令人生疑的业绩成长
史丹利的招股书称,山东奥德鲁化肥有限公司是在临沂市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外商独资公司,注册时间为2003年11月20日,注册资本为2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66万元),公司住所为临沭县沂蒙创业园,经营范围为“生产复混(合)肥、销售自产产品”。
2007年6月25日,经临沂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批准,史丹利公司以166万元人民币收购奥德鲁100%股权,2007年8月2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奥德鲁成为史丹利的全资子公司。
记者注意到,此次股权收购时,奥德鲁实际经营期限不足4年,公司2003年至2007年期间的利润及税收情况,史丹利并没有对外公布。
另外,业内人士认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原有若干税收优惠政策取消后有关事项处理的通知》,外商投资企业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
2008年后,奥德鲁公司生产经营业务性质或经营期发生变化,导致其不符合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条件的,仍应依法补缴其此前(包括在优惠过渡期内)已经享受的定期减免税税款。
按照史丹利所披露的财务数据,2008年至2010年期间,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7.99%,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4%,两者反差极大。
再看同为中小板的其他同类公司芭田股份、新都化工、司尔特、金正大等众多企业均出现了不小的下滑。
许多上市公司在其年报当中公开承认,化肥行业目前市场竞争极为激烈,许多公司均存在着库存消化不掉的情况,史丹利以不足7.99%的增长率,如何创下了高达26.4%的净利润增长?有专业媒体如此质疑。
就在史丹利上市前,一家经济类报纸以《史丹利IPO成功过会优良业绩背后涉嫌利润操纵》为标题,也提出了他们的质疑。
文章说:“若当地政府统计部门发布的相关数据准确,那么史丹利就涉嫌隐匿2008年营业收入5.89亿元、利润1.29亿元。《中国化学工业年鉴(2009年)》披露复合肥前10名企业产量(实物)统计结果显示,史丹利2008年复合肥产量为109.9万吨,但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2008年产量则只有83.52万吨,两者相差26.38万吨。”
文章最后说:“超人般的业绩成长、诡异的经营现金流,令人对史丹利经营数据的疑虑无法释怀。”
知情人还质疑史丹利涉嫌虚假陈述、隐匿与美国公司合作的历史等。
记者来到史丹利总部采访此事,总经理办公室安排董事会秘书胡照顺接待记者,但对于记者的问题,胡照顺没有过多解释。
临离开时,记者把相关问题留了下来,但到记者发稿时为止,史丹利方面未有回应。
几百亩良田为谁撂荒
在临沭县经济开发区,史丹利的高塔巍然耸立。然而,绕行史丹利转了一圈,记者看到,在史丹利一厂南侧、公司办公楼北侧,均有大片荒地长满蒿草,有五六百亩之多。一路之隔的是刚刚收割完的麦地,农民们正在路上晾晒小麦。
在史丹利一厂南边,一位正在摆弄手扶拖拉机的农民告诉记者,这块地是郎西村的,属优质良田,3年前被史丹利圈下,采用租用方式,每亩每年补偿村民1200元,直到承包期满,但有部分村民不同意,导致有的地块撂荒。在史丹利北边,与其公司总部一墙之隔,也有100多亩耕地被圈了起来,长满了杂草。
这两块被撂荒的耕地是不是史丹利征用的呢?公司董秘胡照顺对此予以否认。他说,这两块地还未经“招拍挂”手续,怎么能说是史丹利的呢?
土地为什么撂荒?为什么圈起来?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临沭县国土局。办公室一位姓王的工作人员接待了记者。他向记者介绍说,这两块地都还没有批下用地指标,所以都还没有报到国土局。据他了解到的情况,南面那块地是开发区与村里在谈,因为一些农民反对,所以还没有谈成。而北面那块地是村里圈起来的,因为担心一些农民抢种,以后的工作不好做。
当记者问到,这些地是不是属于以租代征?是不是为史丹利备用的?这位工作人员一再强调,主管局长出差在外,具体情况他不清楚。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