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步北京后尘推汽车限购 这一次为何会轮到小城贵阳

2011年07月22日 12:04 来源:中国商报

  作为二三线城市,贵阳跟风效仿北京推行汽车限购政策,几乎超乎所有人的想像。

  政策甫一出炉,坊间的质疑声纷至沓来。“没有想到,GDP最低的省,却率先限购汽车。”其中,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认为,贵阳没按北京“建管限(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管理、牌照限购)”的三步走,而是以限购令以期一步到位,“是一种懒政思维”。

  即使贵阳市政府法制部门再三“澄清”,《贵阳市小客车号牌管理暂行规定》是严格按照立法程序,经过调研、法律论证、听证等一系列程序出台的,舆论也没有要放过这个“边陲小镇”的意思。

  时隔几天,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更是发出声音说,正在研究贵阳市近期颁布的“汽车限购令”政策,“此举不符合《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该规划现在还没过期,我们从来不主张实施限购”。

  限购是否是“懒政”思维

  贵阳市老城区买车实施“限牌令”后,每月只摇2000个号,也就是每月只买卖2000辆车,这与一段时间以来贵阳每月买卖6000到10000辆车的情况形成了极大反差。

  中国商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对于贵阳市胶着的交通状况感受颇为深刻。说到贵阳的堵,经常到贵阳机场接送客人的韩先生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如果是高峰期要去机场,最好是提前两个小时出发,万一遇到堵车,还有回旋的余地。

  据记者了解,市中心距离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仅有12公里,按时速80公里/小时计算,充其量也就15分钟车程,“但是交通拥堵每况愈下”。

  为缓解贵阳老城核心区的交通拥堵,7月11日,贵阳市政府向社会公布贵阳市政府令第5号——《贵阳市小客车号牌管理暂行规定》,并于即日起施行,此举让贵阳成了中国二三线城市中首座实行“限牌”的城市。

  据公开数字显示,按车流量增长情况预测,截至2010年底,贵阳全市机动车数量达到61.6万辆,较2000年的7.98万辆增长了7.7倍,年均增长速度为23%。其中私人小汽车33万辆,约占机动车总量的53.6%。从构成看,小汽车发展最快,11年间增长了16.8倍,年均增长速度29.2%。

  就此,贵阳市市长助理李倩介绍,贵阳一环内面积约9平方公里,路网机动车容量约10万辆,但实际出行的车辆近30万辆,远超过核心区路网容量。另外,在贵阳市即将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会增大交通流量,人防工程施工、轻轨入城施工又将严重影响道路通行。

  问题的关键是,堵的根源在哪里呢?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一位的士司机直言:“贵阳堵车,主要是因为红绿灯太多,立交桥太少,车辆增加幅度快,于是就堵了。”

  说到此处,他还向记者“规划”道,“贵阳河滨公园到实验二中路段,500米不到,有2个红绿灯;小十字到省府路,100多米有3个红绿灯。”他认为,很多地方其实可以建设立交桥,这样就可以减少道路的平面交叉,改善交通状况。

  如此来看,贵阳的“限购令”是否在有意规避基础设施建设呢?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认为,贵阳的限购令“是一种懒政思维”。

  此外,贵州省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晓登认为,贵阳市交通拥堵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是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不高。为了治理交通堵塞,而对新购车的牌照和外地车辆进行限制,这种举措有些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为进一步详细了解贵阳老城中心区的建设情况,记者前后两次驱车前往位于金阳新区的贵阳市委宣传部外宣办,要求把采访函传真至贵阳市政府办公厅文书处,但是截至记者发稿,对方都没有给予回复。

  与国家政策相冲突?

  实施“限牌令”,主要目的是治堵,它对解决贵阳市老城区的交通问题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这个政策与国家正大力提倡的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三套马车”的政策并不相符。

  在种种质疑声中,最不容忽视的是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对贵阳汽车限购做出的明确表态:“此举不符合《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据公开报道称,2009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汽车产业等支柱性产业的影响,国务院曾颁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清理取消现行限制汽车购置的不合理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包括“牌照注册数量”。

  实际上,不管官方怎么解释限购,在很多外界人士眼中,贵阳的限购时机不成熟,而且过于武断。毕竟和很多大城市相比,贵阳的交通拥堵只能算是“小儿科”,没必要通过限购来引导消费。

  贵州省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晓登建议,治理城市拥堵,还得从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的科学水平入手,充分学习新加坡、香港等地城市的交通管理理念,提高道路使用率,如此才能“治本”。

  除此之外,业内人士还认为,贵阳市实行“限牌令”,还不如实行“限号令”,对老城区进行单双号限制。这样做,宏观上既不违背《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又在微观上解决了贵阳市的堵车现象。

  如果实施单双号限制的措施,贵阳老城区行驶车辆从30万辆一下降到15万辆,这就给车辆的增加留下了相当大的空间。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