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称煤荒电荒人为制造 意在牟取巨额利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7 22:07 来源: CCTV《经济半小时》人为制造资源瓶颈 只为牟取巨额利润
今年格外电荒,到底该谁埋单?
今天《经济半小时》继续关注电荒。有一个新名词叫做“水煤双缺”,也就是眼下不光因为南方大旱导致水电匮乏,同时火电也出现紧张局面。紧张到什么程度呢?连产煤大省山西都开始拉闸限电,限电时间已经20多天。面对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所有的电力公司几乎是众口一词地表示,因为煤炭紧张。事实是不是这样呢?山西省素有中国的锅炉房之称,记者赶到山西,以这里作为产煤区代表进行了调查。
9月3日,记者在山西省华美奥兴陶煤业遇到了采购煤炭的朔州瑞发煤业公司副总经理尹进国,尹进国告诉记者,几个月来,他每天都要到朔州市一些煤矿上门蹲守,和煤矿的销售部门洽谈,希望能从这里多获得一些计划之外的多余的煤。
山西省朔州市瑞发煤业公司的副总经理尹进国说,每个月的所需煤矿都会增加,但是各个煤矿煤源紧缺,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
尹进国所在的瑞发煤业专门从事煤炭采购业务,他们从煤矿把买来的煤运到当地的集运站,卖给集运站的运销公司,这些煤会被运销公司统一由铁路运送到秦皇岛码头,再次被交易后通过轮船运往南方的火电企业。瑞发公司赚取的是由生产企业运送到集运站之间每吨5到10元的运费。
尹进国从事这一行业已经有5、6年了,他蹲守的煤炭企业都是以往比较熟悉的合作伙伴,虽然尹进国每天都要到企业软磨硬泡,甚至以矿为家,但往往却无功而返,偶尔能够得到一些剩余的煤,也是寥寥无几。
山西省朔州市瑞发煤业公司的副总经理尹进国告诉记者,煤炭企业表示有剩余的会给他打电话,不要老缠着他们,就这样一推再推,采购煤炭越来越难。
华美奥兴陶煤业选煤厂厂长李超说,公司今年年底就制定了下一年的年计划,月底制定下个月的销售计划,计划一般针对固定的大客户,对于一些零散的,包括地方上的客户都是无法满足的。
今年以来,南方的火电企业煤炭需要量逐渐加大,煤电产业链中产生了连锁反应,山西朔州瑞发煤业公司虽然是这个链条当中一个很小的环节,但是也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他们的下家集运站不停地向他们要求加大供应量。
在山西朔州的一个集运站,装满煤的货车络绎不绝,把刚刚从煤矿拉来的煤卸在煤场中,那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别看煤炭此时堆集如山,运煤列车只要两列就可以全部拉走,那个集运站有多家运销企业共同使用,每天定时有运煤列车往返于朔州和秦皇岛之间。
山西集华兴业煤炭有限公司是一家采购运输销售的企业,他们向当地各煤矿采购之后,通过大秦铁路把煤炭运往秦皇岛,在港口交易给火电企业。今年以来,南方火电企业煤炭需求量猛增,他们同当地定点煤矿合同原计划的煤炭供应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目前,在秦皇岛港口的低硫煤的交易价达到了每吨730元。
山西集华兴业煤炭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崔希之说,煤炭的需求量同比增加了15%-20%。最近用煤比较紧张。
作为运销企业,他们只能到生产企业尽量争取一些多余的煤,但是对于下游的需要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
山西集华兴业煤炭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崔希之说,一方面从他们的定点煤矿争取一部分资源,但是合同是早就签完的,煤量是限定的,所以这种空间很小:另一部分就要采购一些别的定点煤矿的煤,主要是这两个途径。尽管如此还是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当地的煤矿和采购企业今年的合同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经签订完成,也就是说,生产企业的生产计划早已经分配完毕,如果采购企业想额外增加大量供应,这种要求往往很难实现。
华美奥兴陶煤业有限公司选煤厂厂长李超告诉记者,现在原定计划都完不成,因为扩展的生产能力跟不上。
根据有关规定,煤矿生产量不能超过经煤炭部门审批的生产量。华美奥兴陶煤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年产60万吨的煤炭企业,去年按照山西省资源整合的政策要求,整合矿井东部的一座小煤窑,兴陶煤业矿井的生产能力提高到每年150万吨,但是,目前,他们还是只能按照每年60万吨的规模生产。
华美奥兴陶煤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艾东说,兴陶煤业的生产能力提升到150万吨以后,手续还在办理之中,所以只能按照原设计的能力组织生产,今年1-8月份组织生产了48.6万吨,全部供给了南方市场。
由于年产150万吨手续不齐备,资源整合带来的优势在煤炭需求量大增的时候无法显现。此外,在山西省朔州市,相当多整合后的煤矿也不能尽快以最大化的产能进行生产。
华美奥兴陶煤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艾东表示,从山西的资源整合来看,淘汰了90万吨以下的矿井,并且要求上总产,一大批处于基建期间的矿井是不容许生产的,整个朔州市现有的生产矿井比较少,生产能力与去年相比大幅度下降,给煤炭的供应造成了很大的缺口。
山西汾渭能源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毅军也说,长期以来山西坚持产能不增长,不允许矿井扩建,比如说有的煤矿是60万吨的矿井,实际上完成了300万矿井所有的基础设施建设,但仍然是60万吨的矿井,不能生产300万吨,这是导致产量难以增长的一个原因。
常毅军,高级工程师,山西汾渭能源开发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山西煤炭能源战略信息与产业链研究的专业机构。常毅军介绍说,从2000年起,山西进行了几次煤炭资源整合,煤矿数量逐年减少,目前,通过重组整合,山西共关闭淘汰矿井1500处;办矿主体由原来的2200多家减少到130多家,形成了4个亿吨级、3个5000万吨级、11个千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集团;
整合后的山西煤炭工业,产业水平和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单井年产量由2008年的不到30万吨提高到100万吨以上;煤炭产量大幅上升,2010年全年产煤7.41亿吨,创历史新高,今年1到7月,山西省累计煤炭产量4.85亿吨,同比增长22.3 %。
山西省煤炭厅相关负责人:并没有煤电之争。实际上是价格的问题。
从2000年山西资源整合以来,关停并转了一部分小煤矿,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私挖乱采的状况。对保护山西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整合之后的山西煤炭产量一直以一种平稳增长的态势在发展,尽管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黑煤产量被排除在统计之列,但这个原因并不至于让山西煤炭的输出量发生巨大的逆转,所以今年格外突出的电荒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面是山西省煤炭厅相关负责人的看法。
山西省煤炭厅副厅长侯文锦表示,去年山西有32亿吨煤炭,今年有35亿吨,总体是平衡的,至于区域性、阶段性的不平衡,会长期存在的。
就在记者采访期间,有媒体报道说,煤炭资源大省山西已经连续25天错峰供电和拉闸限电,媒体同时指出,南方5省电荒原因是电煤供应紧缺导致。对此,山西省煤炭厅副厅长侯文锦并不认同。
侯文锦说,今年以来,山西的煤炭产量维持了平稳增长的趋势,1-7月份的煤炭产量是4亿8千5万吨,同比增加8845万吨,增幅22.27%。从调出量来说,今年1-7月份山西省调出的总量是3亿3千8万吨,同比增加3337万吨,增幅10.94%,这个增长幅度也是比较大的。从电煤的调出量看,1-7月份调出了1亿7千7万吨,同比增长2056万吨,增幅13.14%。目前山西省的库存3500万吨以上,比年初增加了一倍,无论从产量调出量还是从现在的库存情况来看,山西省的煤炭产量是维持平稳增长的趋势,供应不存在问题。
侯文锦强调,山西省的煤炭生产稳定增长,那么是不是其它产煤大省电煤锐减从而影响到电厂的供应呢。据侯文锦所知,内蒙古去年的煤炭产量已经超过山西,去年山西的产量是7亿4千万吨,内蒙古是7亿8千万吨,今年1-7月份内蒙的产量要比山西大,内蒙的增幅是30%以上,今年1-7月份全国的产量是22亿2千1,同比增加2亿5千2,增幅13.5%。
煤炭总产量增长了,那么为何出现了供不应求状况呢?
山西汾渭能源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毅军说,多余的煤通常不开票,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和途径把煤运往省内外。也就是说,以往山西的煤炭实际供应量大于统计的数据,但是,从去年开始,山西省采取了前所未有的严厉措施,禁止超审批能力生产,因此,今年的统计数据比较接近实际供应量。
常毅军表示,三年前统计的数量是偏小的,今年产量统计的增长,实际上只是抵消了黑煤窑的减少,真正产能的增长也就是5%左右,真实的供给情况与2000年相比,并没有增长很多。
侯文锦分析,从港口和社会库存来看,煤炭的运输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但不得不考虑特殊的天气等自然因素对煤运的影响。侯文锦说,根据他们的了解,以山西来说,现在供电场的存煤,基本上都保持在6000万吨以上,使用天数大约都在15天以上,总体上供应充足。
山西省煤炭厅侯文锦副厅长侯文锦说,我国幅员辽阔,资源库存条件的不平衡决定了煤炭大量的长途运输的长期存在,今年增加的2亿5千万吨的煤资源量集中在陕西、山西、内蒙古西,现在的运输距离近的在1000公里左右,如果到华东、华南就是2000到3000公里,在这么长的运输距离上,自然灾害的影响,旱、涝或者是一些运输条件的影响会长期存在,对今后煤炭的供应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对于电荒,媒体普遍认为,首先是煤炭供应机制市场化的程度不足,其次是电力改革裹足不前,铁路运输部门垄断地位导致改革不到位,运力不足。对此,侯文锦认为,不能把煤电之争的焦点都集中在煤炭生产上。
山西省煤炭厅侯文锦副厅长侯文锦表示,并没有煤电之争。实际上是价格的问题。最根本是电力的体制改革,电力市场化的改革始终没有施行。
人为制造资源瓶颈,只为牟取巨额垄断利润
按照山西省煤炭厅的说法,山西的煤炭生产完全没有问题,同时另一个产煤大省内蒙古也迅速崛起,产量甚至超过山西,这说明煤炭总的供应量非常充足,之所以电力企业频频放出消息说煤炭告急,实际上是别有用心的说法。那么在煤炭和电厂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利益纠葛?电荒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到底是什么。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中国西部煤焦网特聘专家李朝林认为,表面上看,南方水资源不足和煤资源不足,是造成的电力紧张的直接原因,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李朝林表示,实际上为了保护行业利益,维护行业垄断,虽说需求多,生产少,可以保证和保护行业的瓶颈地位,有瓶颈有稀缺的地方价格才能高,才有垄断利润,如果不稀缺,那就很难保持垄断利润,现在由于行业的项目垄断,不管是煤还是电都存在竞争不足的问题。
李朝林告诉记者,竞争充分的行业,产能过剩,产量充足,不会造成商品短缺,供应紧张;而竞争不充分,或者缺乏竞争的行业往往是缺乏生机,要么产能不足,要么就是产能过剩也要想方设法控制有效产能,导致有效产能发挥不够,产量不足,人为地制造行业瓶颈,以保护行业发展,获取稳定的垄断利润。
中国西部煤焦网特聘专家李朝林说,向国家要政策,就是要了效益,因为他本身是相对垄断的,想方设法采取直接或间接的办法,向政府、向社会施加一定的压力来提高电价,提高效益,达到维护垄断地位的目的。现在不管是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产能过剩,有效产能不足,产量满足不了需要的问题。
据了解,全国现在的装机容量已经接近十亿千瓦,去年我国有9亿6千瓦装机容量,最大负荷也不过6.5亿千瓦。今年全部负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突破6.5亿,也就是说,在装机容量远大于负荷量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了大面积电荒。李朝林认为,无论是电力还是煤炭行业,如果不能从机制上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话,大面积电力紧张、电煤紧缺的局面就不可避免。
中国西部煤焦网特聘专家李朝林分析,只有提倡适当的竞争,出现供过于求的形势才能保证物价的相对稳定,保证市场的相对稳定,保证煤炭电力不出现供应紧张的现象,至少不会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的局面。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主任史炜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全国总发电量相比去年提高13.50%,而1至6月份工业增加值增幅为12%,这说明我国上半年的发电量相对充分,他认为,多个省市出现电荒,最核心的原因是投资失控,固定资产增长过猛。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主任史炜表示,如果从南方电网、西南电网、四川电网所对应的区域来看,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最高的是20%、25%,甚至30%都有。在“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地方官员为了追求GDP,为了追求业绩,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别管对企业好不好,只要能上项目,就一定要把它上上去。
记者了解到,南方五个缺电省份,今年上半年的生产总值增幅分别为:湖南13.4%,湖北14.1,江西,13.4%,广西12.3%,贵州15.3%;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为:湖南17.4%,湖北20.5%,江西,19.4%,广西21.1%,贵州21%。也就是说,这些省份的工业增加值的增幅都高于12%的全国平均水平,也大大高于上半年全国13.5%的发电量增幅。史炜认为,除了投资过热造成用电紧张,电力煤炭行业的垄断经营,也是造成电荒的一个重要原因。
史炜表示,淡季缺电,但是地方政府却不启动机组,因为他们认为,发一度电的钱不够买煤的钱,要不国家给补贴,电力公司每年有很高的利润,另一方面用政策性的亏损来掩盖经营性的亏损,最后获得利润。政府亏损减去经营亏损等于国家电力的垄断利润。煤炭也是相同的情况。
在史炜看来,短时间想要打破电力、煤炭行业的垄断局面,不太现实,他主张首先应该下大力气遏制地方的过度过快投资,遏制大量高耗能工业的上马。
他说,用电包干,在中国是最有效的方式。比如浙江省电荒,国家电网核定电量,多一度都不给,而且必须保证居民用电以及居民用电的增长,地方政府在“十二五”的第一年上的项目有30%是高耗能的。
半小时观察:引入电力竞争,从根本上杜绝垄断
多年以来,在电煤供应上就存在“市场煤、计划电”的说法,体制上的矛盾导致电力改革呼唤多年始终没有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所出现的煤电一体化、煤电联动、限制电煤价格等一系列过渡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眼下,很多电力企业又展开大规模的囤煤行动,这更像是一场因垄断迫使政府就范的圈地运动,无端增加了社会成本。
中国究竟是缺煤还是缺电?数据显示,什么也不缺,缺乏的是打破行业垄断之后的自由竞争。我们曾经经历了一个凭票供应的年代,但事实证明,一旦政策松绑,我们就迅速拥有了极大丰富的物质保障。希望早些结束“市场煤、计划电”的尴尬局面,相信市场会给出一个公平的定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