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浙江出口企业屡屡遭遇各种贸易壁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5 07:40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首届世界浙商大会今日启幕

  本报推出特别报道

  浙商,始终在路上

  数以千计的浙商回家喽,这张浙商肖像,是他们的共同写照,权当见面礼。

  编辑部在“塑造”这张浙商肖像时,犯愁了。似乎没有一张标准的脸谱可以来承载、镌刻这个改革开放以来名声最响亮、业绩最出色的商人群体。具象,还是抽象?我们选择了抽象,但故事要从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说起。

  A>>

  1986年,杭州街头。一个42岁的男人,踩着三轮车,顶着烈日穿过大半个城市,卖一根棒冰只赚一分钱,一箱棒冰能赚一块钱。当时,没人注意沉默寡言的宗庆后的存在。假如有人预言日后宗庆后的“大出息”,简直如同痴人说梦。

  从卖4分钱的棒冰开始,宗庆后借钱创业,开发了儿童营养液和果奶,做起了矿泉水,卖非常可乐,让外国人为娃哈哈贴牌生产奶粉。2010年,娃哈哈集团的销售额突破了548亿,利润66亿元,宗庆后成为了中国大陆地区的首富。从卖4分钱一支的棒冰到首富,他的创业之旅是用脚步丈量出来的。

  如今,这位年过六旬的“娃哈哈之父”依然在路上,每年仍有200多天奔波在营销大区,和大大小小的经销商聊家常、聊市场。宗庆后曾说过一句话:企业无奇迹。换成另外一种表述法,就是做企业的没有捷径可走,惟有脚踏实地,勤勉做事。

  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说:“吾观于此,乃知勤勉、节俭、任劳耐苦诸美德,为成功之不二法门。”

  B>>

  经济学家吴敬琏说:“浙江是一个具有炽烈企业家精神的地方,浙江商人既聪明又肯吃苦,敢冒风险,敢为人先,最让人佩服。”

  浙商敢为人先,“走出去”发展,有数字为证。根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浙江在省外经商办企业的人员约为600万,省外浙商在全国的投资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其中浙江输出的资金约1.3万亿元,销售规模接近2万亿元,每年向当地缴纳税收超过1200亿元,解决了1136万多人的就业,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浙商之所以取得了“走出去”发展的巨大成就,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答记者问时有过精辟论述:一是从客观因素来说,浙江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原材料、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比较紧张。通过“走出去”发展,就能够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获取更多的发展资源。二是从主观因素来说,浙商甘于吃苦、敢于闯荡、勇于拼搏,发挥“踏尽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在异国他乡干出一番事业、闯出一片天地。三是从市场因素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比较健全,市场经济观念深入人心。伴随着浙江商品、浙江制造逐渐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浙江企业、浙江商人也纷纷到省外、境外发展。四是从政策因素来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家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广大浙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把握国家政策机遇,借机发展,借力扩张,借势而为,进一步推动了浙商在全国的发展布局。

  C>>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浙商走的路绝非一帆风顺。

  1987年8月8日,杭州武林门,烧毁了5000多双温州产的劣质皮鞋。这把火,日后被温州人称为“耻辱之火”,刺痛了所有温州人的神经;12年之后,部分温商在杭州点燃了第二把火,烧毁了2000多双假冒温州名牌的伪劣皮鞋,这场火让温州人扬眉吐气,是一把“雪耻之火”;20年后的2007年8月8日,温州人在武林广场点燃了第三把火,这把火的名字叫“诚信”。

  在浙江,诚信的传统可谓源远流长。在杭州的胡庆余堂,至今仍然挂着130年前胡雪岩制定的堂规:戒欺。“诚信戒欺是我的规则,也是浙商精神的灵魂。”这是浙商中的代表人物、正大青春宝集团原董事长冯根生说过的一句话。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浙江出口企业屡屡遭遇各种贸易壁垒,有技术类有环保类有劳工政策类,一个单子就可能让一家公司面临倒闭;近几年,欧美一些国家高举贸易大棒,频频对我省的鞋类、打火机、轮胎发难。浙商挺身而出,咬牙应诉。经过五年抗辩,今年3月,大洋彼岸传喜讯,欧盟取消对华皮鞋反倾销,温州鞋企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2008年,外贸出口企业过冬;最近,中小企业受困于融资难,民间借贷风险频发,跑路的老板一个接一个……一时的困难,难不倒既聪明又肯吃苦、意志力坚强的浙商。攻艰克难,他们正在跋涉中。

  D>>

  美国管理学家阿·德赫斯在《有生命的公司》一书中透露过一个秘密:在过去的20多年里,《财富》杂志评选出的全球500强企业,平均寿命还不到50年,而那些存活下来的幸运者中,至少有45%每10年会遭遇一次重大的打击。

  在路上的浙商,同样面临着大考,他们的事业如同一株株正亟待风雷考验的大树,淘汰别人与被别人淘汰,是这代企业家在未来数年内将面临的命运抉择。

  此时,作为浙江这个经济强省的主政者,他们殚精竭虑,夙兴夜寐,为全球浙商搭起舞台,为中小企业出台帮扶措施,想周全计策。省委书记赵洪祝在首届世界浙商大会前答记者问中,对浙商寄予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广大浙商众志成城,进一步坚定应对风险挑战的信心。无论是应对当前困难,还是实现长远发展,“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二是希望广大浙商科学发展,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浙商要从根本上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和企业的浴火重生、脱胎换骨;

  三是希望广大浙商情系桑梓,进一步拓展回报家乡的途径。

  分析中肯,言辞恳切,读来格外让人有温暖感。  浙商们,亲们,娘家喊你回来吃饭啦。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