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十年 国内汽车工业发展迅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1 05:15 来源: cctv经济半小时第一部分:入世之初
210入世十周年—汽车
我们谈到的纺织业是入世前大家普遍看好的一个行业,认为入世一定是机遇大于挑战,而今天我们要谈的汽车业,当初在是否入世、怎样入世的问题上大伤脑筋。很多人认为对于中国薄弱的汽车工业来说,入世无异于引狼入室,十年过去了,汽车工业还好吗?
现场同期:龙永图(大意)00539
龙:这是三个月之前,在朱镕基总理家的合影……
记者:您看到这张照片是不是会想起以前……
龙: 是啊,看见照片想起以前入世谈判时候的事情……
解说:
这张照片唤起了年近70岁的龙永图十年前的回忆。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 中国被正式接纳为世界贸易组织新成员。
同期:卡迈勒 会议主席、卡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
部长级会议一致通过
解说:
为了这一天,中国入世谈判代表团花费了整整15年。而其中,仅汽车这一个行业就谈判了将近8年的时间。
同期:龙永图 08169
当时谈判最艰苦的就是,怎么样使我们国内汽车产业在中国入世以后能够得到一段时间的保护
解说:
在当时, 国内汽车工业严重缺乏竞争力, 被称作“幼稚产业”。
在入世之前,中国对进口汽车的关税高达80%-120%,并且有配额限制,这也是当时入世谈判的主要焦点。 最后达成协议, 把汽车关税从80%降到25%左右,但随后,美国代表西方100多个国家又向中国提出了另一苛刻的条件。
同期:龙永图
美国他们提出来就说对于自己的汽车市场进行配额的数量限制是违背WTO规则的,| 我们当时还抓美国人的小辫子,我们说你们的纺织品行业,你们自己因为很弱,所以你们也采取限制进口的办法,采取纺织品配额的办法,为什么我们参与汽车配额的办法来进行保护。| 最后美国人妥协说好吧,允许你用数量限制的办法,但是必须在一个时间段里边把它取消
解说:
接下来,配额取消的时间时间就成为争论的焦点。
同期:董扬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会长 04751
你(美国)坚持必须要2005,我(中国)坚持一定要2008,所以最后咱们加起来除以2吧
同期:龙永图
最后说是花五年半的时间,这个“半”在世界关税谈判史上都是非常独特的,这说明我们当时已经做到月月计较了,而不是年年计较了,| 如果能多保护一个月,就是多保护一个月。
解说:
历经了近8年的马拉松式谈判,结果最终达成共识。截止到2006年7月1日,在关税方面:中国进口汽车的关税要由原来的80%-120%每年递减直到25%, 在非关税方面,截止到2005年1月1日,取消整车和零部件的进口配额。
同期:董扬 04751
我们当时心情啊,都有点沉重,就是答应了这么多条件会不会出问题,都有些担心。| 互相之间开玩笑,所以以后我们就省事了,大家存美国钱、看美国电影、开美国汽车。上美国保险。然后再进口美国粮食。
同期:胡茂元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03247
我们的成本比国际上的成本要高30%,| 像我们桑塔纳就要卖到17万。
同期:董扬
都知道美国轿车一万美金左右,一万美金按当时汇率按九块钱算才9万人民币,这是很悲哀的。
解说:
随着中国入世的成功,对国内汽车行业担心的声音不绝于耳。汽车,成为众多行业在随后的发展中让很多人最为悲观的行业。
同期:苏波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00137
这个对于一个新兴的产业、技术还不成熟的产业,市场也不完善的一个中国来说,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同期:刘世锦
当时有一个词叫做全军覆没来形容这种前景。
解说:
然而, 短短十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由230余万辆上涨到2010年的1826万辆,涨幅高达近9倍,创造了年均增长24.2%的奇迹。中国,无可争议的成为世界第一产销大国。
同期:苏波 00137
这十年汽车工业的超高速的发展,在历史上,在国际上也没有过,在中国的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过,而且我说过不可复制就是在未来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十年
第二部分:
演播室:
那么,这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究竟经历了什么?是什么让中国的汽车行业出奇制胜?
(隐黑)
现场同期:徐和谊 北京汽车(微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05326
那么目前我们来到的车身车间,这个车身的生产线和我们大家看到以往传统的车身的制造线概念就完全变了。
记者:有什么不一样呢?|
在这一条生产线可以同时生产4种车型,| 那么都是按照计算机的编程控制好了,| 那么这条生产线百分之百全部自动化的。| 十年前我们见都没有见过这样的生产线。
解说:
这里是入世后的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北京现代(微博)汽车有限公司,最近几年进厂的员工们很难想象,他们身处的这家工厂在十年前曾经是一个几乎走在破产边缘的企业。
同期:徐和谊 03242
这个企业已经停了,所以工厂里头是一个到处是杂草,这个破旧的一个很惨的一个状况
解说:
在入世之初,很多跨国公司都虎视眈眈的盯上了这个刚刚向世界敞开大门的中国市场。
同期:徐和谊
韩国现代也是非常想快速地进入中国,这个门外已经徘徊了很长时间
解说:
2002年5月24日,当时的北京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和韩国现代签署协议,一起合作投资,成立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那时候,不管是政府和市场环境都变得更加开放,徐和谊当时最深的感受就是一个字,那就是“快”。
同期:徐和谊
这个项目从开始论证到批准,| 和入世前的批准和效率,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批个项目一两年,我们这是按月,几个月全完了,| 第二就是当时严格规定要求的一些设限的一些措施,当时就全放开了。
解说:
开放的环境也让国际之间的交流学习变得更加便利。他叫宋顺生,是北京现代第二工厂的厂长,2002年, 他带领着厂里的 24个名工人,远赴韩国进行学习
同期:宋顺生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第二轿车厂厂长 05326
这张照片是2002年10月1日,| 正好赶上我们过国庆节,所以说我们这20人面对国旗宣誓,一定要完成这次到韩国接受培训,掌握汽车轿车装配任务,
解说:
当他们走进韩国现代工厂的时候,则只能用“震惊”这个词来形容他们眼前看到的情景。
同期:宋顺生
我们生产线只是一个电机带着一个传送带,那么在焊接工艺上我们完全是手动,在韩国现代都是机器人,冲压都是联动的,铁板机器从这儿出来,成形的冲压架出来,一直到马架完全全部机器人。| 所以说很震惊,我们实际上很多人都没见过
解说: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工作节奏明显让宋顺生这些长期在国企工作的人有些不太适应。
同期:宋顺生
为了装配手都拍肿了,从另一个角度讲,说明我们过去这方面不行,| 我们的那个企业节拍不如人家快,| 那这一天要按单人说,得少装一辆车,少装几辆车的概念。
解说:
在韩国为期一个月的学习中,不同的环境让宋顺生他们发觉,体内原本某种根深蒂固的东西正在发生着改变。
同期:宋顺生
我们最大变化人的观念变了,最主要的人的观念变了,| 去转变我们过去靠领导推着做,我们要主动这是一点。第二,工作要精细化,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要多去创造价值。
解说:
宋顺生所感受到的这种观念上的改变在经济学学者的眼里,是入世十年,贯穿着整个中国企业发展的最根本的转变。
同期: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樊钢 00:49:00
开放的最重要的意义在经济学来看是你可以通过开放加快你学习的过程,获得你关起门来得不到的那些知识、信息,我们经济学上叫做外溢效应。。。
你必须在全球的这种环境当中你才能实现发展,否则关起门来,说句实在话,你都不知道天下是什么样子
解说:
这种全球化信息以及不同观念的冲击,体现在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国已经彻底向世界敞开了大门,民营企业也被允许进入中国汽车市场,
(隐黑)
现场同期:李书福
这个就是我们当年拿到的公告,这就叫准生证,有了这个公告和准生证以后,我们才可以生产汽车
解说:
2002年11月9日,就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一天,国家经贸委突然增发了一批汽车新车公告, “吉利(微博)”牌轻型客车在名单中赫然在目。
同期:李书福 00531
记者:那如果没有准生证的话,那对于您那个阶段企业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李书福:那就是关门了,| 因为不能开发新产品,不能从事新产品的研究的话,那你开发出来也没有用,不能上公告,这个就肯定关门了。
解说:
吉利,成为为第一家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的民营企业,并率先 打破了当时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
同期:董扬 04751
在WTO之前,政策领域对于民营资本基本上是不开放的,| 特别在轿车领域是不开放的。
解说:
还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吉利,从低端产品入手,确立了低档低价的市场战略,“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 豪情轿车当时仅卖29800元。
同期:李书福
那也是竞争的需要嘛,那个时候还主要是打价格战,因为初级阶段,国内的企业相互竞争,价格战打得很厉害
解说:
吉利迅速找到了细分市场的缝隙,销量一路攀升。几乎在同时,天津夏利,也从每辆十多万的价格一路下调至三万元。 自主品牌用降价的方式迎接着中国的入世,并迅速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上掀起了一股“降价潮”。
同期:胡茂元
第一年他们就大幅度地降百分之二十几,三十几,这样子降下来了, 真的叫汽车工业狼烟四起,一下子整个汽车产品的价格开始往下降。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感到是有压力的。
解说:
激烈的价格竞争,让上汽这样的大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解说:
降价使汽车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可能,再加上抑制汽车私人消费的政策已经放开,中国汽车市场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出现了井喷的局面,奇瑞、比亚迪等自主品牌也不断涌入,在入世之后的五年中,中国汽车产销量从2001年的234万辆上涨到2006年的728万辆,整车产品出口量从2001年的3579辆上涨到2006年的115467辆。
同期:胡茂元
我们有句话叫做引进一条狼救活一群羊,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路子,我们也没有那么大的压力,没有大压力,没有推动力。
同期:龙永图
通过入世把汽车市场开放,让汽车的投资技术、人才统统进入中国市场,这样使中国汽车市场和汽车的产业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解说:
长驱直入的民营企业,自由竞争的市场,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也促使国企开创了新的发展速度,因为,谁能够最先推出新产品,谁就能够在这块巨大的蛋糕中分得一杯羹。
同期:徐和谊
半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工厂的改造建设,年底产品就生产出来了,所有的人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可以说是日日夜夜每天像这个楼里头是灯火通明,每天24小时在工作。那个场景今天我用嘴说,你不会体会到,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那是多少的艰苦
解说:
2002年12月23日,北京现代生产的第一辆轿车“索纳塔”正式下线。从与韩国现代签署协议到汽车上市,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很多媒体称之为“现代速度”。北汽集团的产量也从2001年的13余万上升至2010年的150余万辆。
同期:徐和谊
我觉得人逼到绝路上,逼到悬崖上,不是坏事
解说:
随后,“华晨宝马”、“一汽大众”、“广州本田”、“东风雪铁龙”、“北京奔驰”等众多合资项目纷纷上马。据《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蓝皮书》数据显示:到2000年,中国先后成立了10个整车合资企业,而2002年到2009年,新签约成立的汽车合资企业为229家,其中整车企业42家,增长率超过300%,零部件企业126家。在通过与外资的合作与交流中,北汽、上汽、华晨等中国汽车企业也先后实现了规模化、集团化的跨越式发展。
经历了入世十年的磨砺, 中国汽车企业也在逐渐发展自己的自主品牌, 涌现出吉利、奇瑞、东风、比亚迪、华晨中华、福田、力帆、荣威等知名品牌,目前,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产量已超过1000万辆,超过美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一。 在与世界拥抱的过程中,中国汽车产销量占世界汽车产销量的比重也由2001年的4.2%上升至2010年23.5%。
第三部分
演播室:截止到2006年,中国入世谈判时的保护期就要结束。关税降至25%,配额彻底取消。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又会如何呢?
解说:
2007年5月18日,李书福在吉利的发动机车间公开了他的转型宣言,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型为“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 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成本优势转向为技术优势。
同期:李书福
外部环境的挑战,竞争激烈。这个同行都在进步,我们如何超越、如何应对?
解说:
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基本形成全球化的竞争格局,光靠打价格战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这一年,中国汽车关税降至25%,配额全部取消,中国汽车工业也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同期:刘世锦
第一个阶段就是从无到有的阶段,这个阶段基本上数量的扩张,就是你能进到这个市场你就能赚钱,| 这个时候的话,在市场就表现为它开始讲价,销售可能就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这个时候就开始质量和服务的竞争,这就是第二个阶段
解说:
从吉利成立之初,李书福就把每年销售收入的10%以上用于研发。2000年,国家曾投入8亿多元研发动力总成的关键部件——自动变速箱,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 ,李书福没有放弃这个思路,他邀请了国家自动变速箱科研组负责人徐滨宽来到吉利继续研发。
同期:徐滨宽
他的话让我震惊,他说20%的风险,希望我们努力做,80%的风公司承担,他看重的是希望,| 这句话非常关键对我来说,非常非常关键。| 至少干就有希望
解说:
2005年,吉利代表中国汽车参加了法兰克福国际车展,这是中国汽车在世界级车展的第一次亮相,其中搭载着中国人自主研发的Z系列自动变速箱更是打破了一些国际权威“中国人造不出自动变速箱”的断言, 2009年,吉利收购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将自动变速箱生产商国际动力系统收入囊中。紧接着,李书福的一步跨国并购的壮举让中国汽车的世界品牌的梦想更加清晰的展示给了全世界。
2010年8月2日,吉利完成了对沃尔沃(微博)的全部股权收购。这家全球名列第三、安全技术世界排名第一、拥有80多年历史的豪华车品牌,被只有短短13年造车史的中国吉利汽车买下。 在一次次的谈判中,面对沃尔沃表现出来的不信任,李书福曾经这样回答不断质疑吉利收购动机的谈判对手
同期:菲利普·莫蒂埃
他当时正和同事商量,突然他对我说“我 爱 你”
同期:李书福
我爱你,不是三个字吗?我说我们非常热爱沃尔沃领导世界的品牌价值,非常尊重沃尔沃在世界汽车工业所做出的贡献
同期:菲利普·莫蒂埃
当时会场爆笑,从那时起,参加会议的各方才真正放松下来,会议才真正开始。
解说:
当然,这场充满利益和风险的跨国并购,并不能简单的靠“我爱你”这三个字,就能决定李书福最终的胜出。
同期:李书福
关键还是因为中国的市场,还是因为中国,因为沃尔沃原来是不可以进入中国,中国的法律和政策规定,就是大集团里边的所有品牌都视同一个大集团的品牌,而一个大集团的品牌在中国不能超过两个合资企业,所以沃尔沃是福特旗下的一个豪华品牌,它就不能单独的进入中国。那么如果说吉利能够并购沃尔沃,那么沃尔沃它就可以进入中国市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解说:
中国市场越来越被西方发达国家看重,在金融危机时,相比全球汽车整体下滑的颓势,中国汽车市场却享受着冬日的暖阳。中国汽车销量大增为陷入困境的美国汽车业带来了希望,美国汽车2009年5月份在中国的销售量比2008年同期增加了75%。占了其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
(隐黑)
解说:
就在李书福宣布吉利的转型宣言的同一年,2007年的12月26日,国内最大的汽车重组并购案“上南合作”锤音落定,上海汽车集团与南京汽车集团合二为一。当时,南汽正在和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进行合作,但经营状况已经处于非常惨淡的状态。
同期:王浩良
基本上是处在年年亏损状态,资本金46亿的资本金亏掉了1/3
解说:
南汽在合作之后每年减亏40%,已经实现扭亏为盈。上汽产销规模也由2001年的30万辆上涨到2010年是358万辆,跻身全球汽车行业前八位。
同期:苏波 00137
汽车行业的兼并重组,一方面是汽车本身的产业它就是一个规模化生产,另外就是我们现有的资源,只有节约化的发展才能够有效地利用我们下游的这些资源,|它这样才能有效率生产,有效益,才有竞争力。
解说:
入世之初,中国汽车产量不及美国的1/6,销量不及美国的1/8;短短10年,中国汽车产量超过美国的2倍,销量超过美国的1.5倍,产销量超过美国和日本的总和。汽车,已经从当初那个让人们为之担惊受怕的弱小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壮年。但是,我们还要清醒的看到另外一组数据: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219.15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9.13%,市场份额同比下降1.17个百分点。
同期:苏波
关键就是我们的汽车生产当中的核心技术,一些关键的零部件,控制技术,就这个不能满足需要。绝大部分要靠从国外引进,或者是通过国外合资,合作来取得,
同期:董扬 04751
现在是在保持开放的同时,应该注重自主品牌的发展,中国资源的发展,中国品牌的发展
解说:
入世十年来,中国汽车的市场多元化和竞争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在下一个十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前景将会如何呢?
同期:刘世锦
今后十年,就整个汽车的产业的增长的速度,它应该更加平稳一点。| 就按照保守的估计,中国汽车销量的长期峰值至少应该在五千万辆这样的一个水平上。| 中国本土企业,发展应该说有一个好的前景。
(隐黑)
解说:
在上海汽车集团的采访中,我们发现上汽正在着手研发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
同期:樊晓松 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03248
樊总:这个实验台架是我们上汽开发的这个插电式新能源汽车一个动力系统的实验台架,|
我们整个控制器的软件是我们上汽开发的核心,这个团队有近一百人在开发
解说:
现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汽车制造企业都在着手研发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相关技术,他们蓄势待发,准备在中国汽车工业实现新的突破,并在世界汽车工业史上再创传奇。
半小时观察:
有着八十多年历史的世界顶级汽车品牌沃尔沃居然被吉利收购,这场蛇吞象的奇迹震惊了世界。李书福也因此当选2009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现场,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亲自给李书福颁奖,并说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多年奋斗该到领奖的时候了。这句话针对李书福个人,也可以看作国家对汽车工业向民营汽车敞开大门的姿态。一个体制的转变,一个政策的解禁,让十年前被称作“计划经济活化石”的汽车业变成中国最全球化、最市场化的产业。尽管目前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在核心技术上还和老牌汽车工业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如果我们保持开放的姿态不变,公平竞争的环境不变,中国的汽车业将始终会加速度前进。汽车强国梦将不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