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周小川:需要更加注重实体经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6 10:38 来源: 中国广播网

  导读:央行行长周小川在《财经》年会发表主旨演讲透露:央行已经不再把每年的年度新增贷款总规模当作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年度新增贷款总规模不再作为重要指标,信贷规模如何把握?反思金融危机教训,应该如何把金融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有机结合起来?

  中广网北京12月1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财经》年会2012:预测与战略”今天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刚刚在这次年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

  在演讲中,周小川透露,央行已经不再把每年的年度新增贷款总规模当作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周小川说,现在社会融资越来越多元化,金融市场深化和金融工具发展,使得银行贷款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只说贷款总规模,恐怕已经不全面。另一方面,中国在去年提出了“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概念,来衡量社会融资活动。

  周小川认为,这一轮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带来很多教训,危机的产生是从金融业开始的,但是金融业的问题反过来拖累了整体经济特别是拖累了实体经济。在应对金融危机,争取经济复苏时,由于金融体系受到危机的冲击,金融业给实体经济复苏提供的支持不够。经验表明,经济需要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对于金融部门要加强监管,实体经济的竞争力也需要加强。

  周小川表示,对于违法的民间借贷行为,相关部门要做好监管;对于利用信息优势进行的正常借贷行为,可以作为正规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他还表示,目前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划分有一些概念不对。比如理解金融就是虚拟经济,制造业或者是其他类别服务业就是实体经济,这个理解是不对的。

  有趣的是,正当周小川在财经年会上发言,强调金融业要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时,身后的背景板轰然剥落,对此,他笑着调侃,“看来办年会也是需要风险控制。”

  年度新增贷款总规模不再作为重要指标,信贷规模如何把握?反思金融危机教训,应该如何把金融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著名财经评论人叶檀来做评论。

  叶檀:央行行长的话其实代表了好几层意思。第一,我们以后不再用行政性手段来控制贷款、控制信贷,而是通过市场化手段,潜台词是利率市场化的角度会相应快一点。那么到底发放多少贷款是由商业银行自己来决定,而不是听命于央行。第二,牵涉到基础货币的发放,我们知道贷款会产生衍生贷款的情况,所以很多时候会被归入基础货币领域,现在如果不抑制信贷,我们会用其他指标来替代。所谓的其他指标,以广义货币发行量作为指标,当广义货币发行量比如M2增长幅度高达14%-15%时,它足以支撑中国未来GDP8%的增长率。所以从历史经验来看,广义货币发行量跟GDP之间有非常明确的对应关系。此外,我们还有过另外一些指标,这些指标比如说税收指标、再贷款指标等。我想周小川行长现在要表达的意思非常明确,即我们肯定要逐渐摒弃行政化调控手段,以市场化利率手段或者存准率手段来进行调控。那么对于基础货币的调控,我们会以其它的广义货币发行量或税收来进行调控。

  主持人:就是说调控的指标已经不再是过去单一的信贷规模,可是这样一来,调控的难度会不会进一步加大?

  叶檀:调控难度是会加大,因为每次动用行政手段时,虽然对于市场不利,但每次调控都特别有效。比如市场进程不那么快的时候,或者行政色彩比较浓的时候,用信贷调控手段或者是用存准率手段来调控,都会对市场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当你用市场化手段去调控的话,作用比较间接,可能见效比较缓慢,这时候市场和调控者本身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即要适应滞后期比较长这一情况,但是为了未来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个适应还是有必要的。

  主持人:接下来看第二个重点,金融业如何给实体经济复苏提供足够的支撑动力。金融危机以来,我们国家金融产品相对来讲较少,周行长也说,金融要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其实从国外的情况来看,美国的金融相对来讲比较发达,但是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却给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留下隐患,甚至还形成了金融危机,接下来您觉得我们国家的金融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能不能做有机结合?

  叶檀:金融跟实体之间结合确实比较难。像美国这样的金融发达国家,在金融离开实体经济自行发展之后,也出现了越来越大的金融泡沫。所以像美国这种模式发展到现在为止,有很多经验教训需要吸取,对于中国来说也是如此。中国的金融服务业刚刚起步,我们必须要建立在金融为实体服务的基础上来考虑中国未来金融业的发展。如果我们摒弃这一条,那金融只是通过金融泡沫来增加高管收入,增加银行利润,这样的发展模式对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很不利,很多人会因此离开实体经济而转入到金融领域。

  主持人:那您认为既然金融创新不能够离开实体经济,而且必须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接下来对于实体经济的复苏和发展,金融业的支持应该体现在什么样的方面呢?

  叶檀:金融业的支持会体现在许多方面。第一,我们建立比较健全的金融层级体制。比如地方层面的银行由于对地方信用比较了解,可以服务于地方小微企业。另一方面,在金融的融资方面通过利率市场化,给某些企业以比较高利率的利率贷款,因为这些企业的风险比较高。与此同时,它可以给一些当地的小型企业贴息贷款加以扶持,这样,中国的中小企业制造业就发展起来了,而不是“一刀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