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世行新掌门角逐进入白热化 金墉被指当选几率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3 07:34 来源: 工人日报
从左到右:奥坎波、奥孔乔-伊韦拉和金墉(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刘欣 编辑) 从左到右:奥坎波、奥孔乔-伊韦拉和金墉(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刘欣 编辑)

  世界三大金融机构之一的世界银行,目前正在进行行长的竞选。三位候选人当中,谁会脱颖而出?发展中国家人选创造历史还是美国人仍占其位——

  □毕振山

  4月9日至11日,世界银行(简称世行)执行董事会对下一任行长的三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三位候选人中,世行前常务副行长、尼日利亚财政部长恩戈齐·奥孔乔-伊韦拉被认为最有竞争力,哥伦比亚前财政部长何塞·安东尼奥·奥坎波资历也不差,而美国达特茅斯学院院长金墉则因其美国国籍被认为最有可能当选。按原定计划,新行长将于4月20日春季年会前由执行董事会选出。

  各自表态

  作为最热门的人选,恩戈齐·奥孔乔-伊韦拉首先参加了4月9日的面试。伊韦拉当天还表示,增加就业是当前全球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世行应当加强与成员国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在创造就业岗位等全球核心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她还说,世行应当提高运营效率。她的上述观点在她名为《世界银行面临三大挑战》的文章中得到了系统阐述,这一文章发表在11日的英国FT网站。

  伊韦拉对美国把持世行行长这一职位表示不满。她说,最能胜任这一职务的候选人才应该担任世行行长。在接受世行董事会面试期间,伊韦拉表示,她没有要求各国支持她,但敦促各国确保选举过程公开,唯才是举。

  伊韦拉得到了39位前世行官员和经济学家的支持,其中包括世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弗朗索瓦·布吉尼翁。他们认为,“其他两位世行行长候选人资历优秀,但是奥孔乔-伊韦拉拥有最全面的出色资历。”

  另两位候选人奥坎波和金墉分别参加了10日和11日的面试。金墉日前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说,世行的运行要更注重实效,更注重接受援助的贫穷国家的意见。他主张让世行更具包容性和反映全球经济现实,强调世行是“世界的银行”。

  尽管金墉由美国提名,他的能力还是受到了质疑。《华尔街日报》4月9日刊登文章,认为金墉担任世界银行行长“缺乏经验”。据报道,金墉曾承认“3年前就任达特茅斯学院院长前,对对冲基金一无所知”。作为全球卫生领域的专家,金墉曾多次主张其他国家对更贫穷的国家施以援助,但他在世界银行所关注的金融和经济问题上缺乏经验。金墉的头号批评者、纽约大学经济学家威廉·伊斯特利说,金墉在经济学领域属于“业余爱好者”,秉持拒绝合作的“反全球化观点”。

  资历比拼

  伊韦拉1954年出生于尼日利亚,1981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区经济发展博士学位,2007年至2011年,她担任世行常务副行长,此前还担任过尼日利亚外交部长等要职,现任尼日利亚经济统筹和财政部长。伊韦拉是三名候选人中唯一的女性,她由安哥拉、尼日利亚和南非联合提名,获得非洲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支持。

  伊韦拉日前表示,在世行工作的经验让她能够驾轻就熟地对世行进行改革,而她心目中的世行应该是“更灵活、更有力”地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的金融机构。

  奥坎波1952年出生于哥伦比亚,1976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是一名社会经济学家。他曾任哥伦比亚农业和社会发展部长及联合国副秘书长,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他由巴西等国提名,并得到了100多名经济学家的联名支持。

  金墉是韩裔美籍医学专家,1959年出生于韩国首尔,5岁时随家人移居美国,拥有两个哈佛大学的博士证书。他曾担任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事务负责人,因在发展中国家推进艾滋病治疗方面的突出贡献,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6年世界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2009年起,他担任美国达特茅斯学院院长。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提名金墉时说,在过去20多年内,金墉博士一直致力于改善发展中国家民众的生活状况和提高全球医疗健康水平,他丰富的个人经历使他成为接替世行行长的最佳人选。金墉及其支持者对他能胜任世界银行行长充满信心,认为他有在非洲和亚洲贫困山村的第一手工作经验,因而比其他人更适合应对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从资历来看,伊韦拉和奥坎波比金墉更有优势,尤其是伊韦拉,曾担任现任行长佐立克的常务副行长,对世行事务和运作机制了然于胸,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有很多了解。英国《金融时报》称,世行新行长应该懂得宏观经济学,能够获得援助国和受援国领导人的共同尊敬,并拥有实施想法的管理技巧,因此伊韦拉是世行行长的最佳人选。

  花落谁家

  伊韦拉虽然被普遍看好,但从世行的传统来看,金墉当选的几率更大。

  自1945年正式成立以来,美国人一直垄断着世行行长的职位。世行行长至今共有11位,全都是“非富即贵”的男性美国公民。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裁,则一直由欧洲人担任。美国和欧洲彼此心照不宣,通过把持两大国际金融机构,来控制世界经济。

  美国和日本是世行的最大两个股东,分别拥有世行15.85%和6.84%的投票权。美国还是唯一一个拥有否决权的国家。根据规则,世行的行长由执行董事会决定,具体产生过程则不得而知。目前,美国、日本和韩国都已表态支持金墉,欧盟不太可能反水。美国和欧洲的投票权超过50%,如果没有意外,金墉铁定当选。

  针对世行行长的竞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施蒂格里茨写了一篇《到底是谁的银行》的文章。在施蒂格里茨看来,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两名候选人从背景上来说更适合担任世行行长,但最终当选的还会是美国人,这与世行“任人唯贤”的改革标准背道而驰,长此以往将对世行的发展不利。美国智库全球发展中心主席南希·伯德萨尔女士的观点则更加超前,她说,美国应该“做好准备迎接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国际金融机构领导人”,否则将离世界的潮流越来越远。

  不管伊韦拉能不能当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候选人挑战世行行长一职,已经创造了历史。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经济秩序也必然要随之改变。美国两位研究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知名学者也在4月1日表示,金砖国家应当支持伊韦拉,借此来推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改革进程。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拥有更大发言权和表决权,不在今天,也定然在不远的明天。

  背景资料

  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年12月27日,1946年6月开始营业,包括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两个机构。世行目前共有186个成员国,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三大支柱。

  世行是向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提供金融和技术援助的重要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旨在减少中等收入国家和信誉良好的较贫困国家的贫困人口,而国际开发协会则注重支持世界最贫困国家。两个机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和赠款,用于包括教育、卫生、公共管理、基础设施、金融和私营部门发展、农业以及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投资在内的多重目的。

  世界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由每一个会员国选派理事和副理事各一人组成。任期5年,可以连任。世界银行负责组织日常业务的机构是执行董事会,行使由理事会授予的职权。目前执行董事会由24名执行董事组成。世行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每年同期举行一次春季例会和一次年会。

  世界银行行长由执行董事会选举产生,是银行行政管理机构的首脑,负责银行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行长同时兼任执行董事会主席,但没有投票权。只有在执行董事会表决中双方的票数相等时,可以投关键性的一票。

  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由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2010年4月25日,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发达国家共向发展中国家转移3.13%的投票权,使发展中国家整体投票权从44.06%提高到47.19%。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 2.77%提高到4.42%,由原来的第六位跃居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德国投票权从原来的4.35%减少到4.00%,法国从4.17%减少到3.75%,英国从4.17%减少到3.75%。美国则维持15.85%投票权,仍然是第一大股东。日本从7.62%减少到6.84%,是这次改革中损失最大的国家,不过依然位列第二。印度从2.77%上升至2.91%,位列第七。(王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