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突破食品安全的技术瓶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8 22:08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文/本报记者 郭冬瑾

  苏丹红食品、毒奶粉、爆炸西瓜、染色馒头、瘦肉精猪肉的阴影还没散去,地沟油大量被用于饮食行业也已经成了无人不晓的谈资,如今,长期以来被推崇为健康食品的豆浆又频频被媒体曝光。

  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但食确实以安为先。可在如今的市场上,你可以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老板,有豆浆香精吗?”“有!”“茅台酒香精呢?”“也有!”

  事实远不止这些,目前基本上所有的饮料都可以用食用香精配合色素等勾兑而成,还有很多香精被用在增强食品色香味上。但在这些香精里,有很大一部分并不属于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食用香料,使用这些香精显然是违规的。

  国家标准规定范围内的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但这些来源不明、没有标清产品成分的香精一旦被长期食用,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后果,根本无从得知。

  以豆浆为例,目前我国的豆浆生产和销售市场都比较混乱,没有一个国家标准来区分和界定鲜磨豆浆和勾兑豆浆,相关部门要想管控生产者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对香精量的控制还很难。

  面对食品安全问题,人们最关注的就是监管体质是否健全,监管力度是否到位。但实际上,如果不能认清我国食品安全科技整体处于较低水平的事实,并下大力度突破食品安全的科技瓶颈,监管再有力,也是无“技”可施。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食品安全科技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第一,没有广泛应用危险性分析技术,对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的暴露评估和定量危险性评估做得也很不足,对致病菌对不同人体的致病剂量也不清楚。第二,缺乏检测技术。如在对某些重要食源性危害的检测方面,我国的技术不少属空白,远不能满足监测食品是否安全的需要。第三,控制技术缺失。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建立从田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体系必要而有效,良好的生产规范(GMP)、危害关键控制点分析(HACCP)等控制技术也必不可少。而在这些方面,我国的科学数据和研究尚不充足,仍缺少结合实际国情的原则和准则。 第四,缺乏科学精准的食品安全标准。以勾兑豆浆为例,如果不先掌握准确统一的界定技术,监管和治理也就无从下手。

  因此,保障食品安全,必须依靠科学进步与创新——凭借科技加快建设集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监测、评估、排查、惩罚体系,凭借科技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凭借科技加快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让监管部门对这个让全国人民头疼的问题有计可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