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农村税费改革十周年财政阳光普照陕西榆阳大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4 20:36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张金川 通讯员 王森 尹鹏 陕西报道

  “现在国家把农业税全免了,去年我家还领了1000多元种粮和农资补贴。”62岁的榆阳镇川高沙沟村民高锡润笑着说。

  今年,榆阳区农村税费改革走过了十个年头,农业税、“三提五统”这些象征农民负担的代名词渐渐地远去了。农资直补、农机补贴、“两免一补”等一大批支农惠农政策已深入千家万户,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着榆阳大地。

  税费改革——实现农业税收零负担。2002年,以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农村税费制度为根本目的的农村税费改革在榆阳大地全面铺开,改革取消了乡统筹费,取消了农村教育集资等面向农民的政府性集资。当年,全区农民负担816万元,人均负担28元,较2000年净减2094万元,人均减负71元,减幅达71%。2006年1月1日起,国家废止农业税条例,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退出了历史舞台,标志着农业税时代的结束。

  以国家废止农业税条例为标志,农村税费改革全面转入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的农村综合改革新阶段。七年来,榆阳建立了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开创了“三农”工作新局面。

  财政体制改革——农民享受财政保障大幅增加。本着公共财政服务人民、为民理财善政的工作理念,从2006年起,榆阳推行“乡财乡用区监管”和“村财村用乡代管”,开展了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增强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

  2011年,区财政对乡镇支出增长到11912万元,比2002年的6237万元净增5675万元。村级运转补助经费标准由2005年的村均1万元提高到村均2.6万元,对正常离职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发放任职补贴,建立健全村干部报酬和养老制度。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金——路硬了,水净了,文娱丰富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国家支农惠农的一项新政策。自2009年纳入全省试点以来,榆阳区采取“村内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办法,破解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难题。

  三年来,累计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3000万元,实施项目314万个,涉及306个行政村,受益群众达20万人,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财政收入分配——编起农民社会保障安全网。从2011年起,区财政每年拿出2亿元以上资金用于农业农村事业,全力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房、网“六到农家”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主导产业开发和农民增长渠道的拓展,农村经济日益繁荣,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目前,榆阳每位农户有一个领取补贴的固定账号,农资综合直补、退耕还林、能繁母猪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家电下乡等惠农补贴都直接通过银行存入农户账号,实现了补贴发放“一卡通”,避免了截留、挪用或代扣其它费用现象的发生。2011年,全区各项补贴资金达6038万元,惠及30万农民群众。全区农村建立起了困难农民有低保、患病农民有医保、孤寡老人有五保、老年农民有养老保险的农村新型“四保”制度,为农民编织起社会保障安全网。

  义务教育——“我娃上学免费了”。“我儿子张波上学书本费、学杂费全免了,学校还补贴了1000多元寄宿生生活费。”小壕兔乡刀兔村村民张兵华告诉记者。

  2006年起,在全区城乡实施了“两免一补”,即免学杂费、兔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相继实施了农村学校采暧工程、中小学校安工程、中小学生“蛋奶工程”、农村高中学生和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建立了农村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偿还了农村“普九”债务,榆阳区农村义务教育真正步入了免费时代,实现了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