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产业变新 环境变绿 生活变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4 23:38 来源: 中国财经报

  江苏省徐州市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民生”三转型的发展新路

  本报讯 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以创新思路推进跨越发展,产业结构由老转新、生态环境由灰转绿、群众生活由穷转富,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民生”三转型的发展新路。

  徐州一直是江苏省的能源供应基地,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煤炭、水泥为主的产业结构。近年来,徐州以战略转型为目标,调优传统产业、调新优势产业、提升资源效益、推进自主创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550亿元,增幅居江苏首位。

  曾是全国工程机械行业领头羊的徐工集团,前些年由于产品结构单一,产业层次低,受到国内市场激烈冲击和国际市场打压,一度困难重重,企业产值长期在30亿元上徘徊。近年来,徐工每年拿出占销售收入5%的资金搞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使企业品牌产品由起重机等3类发展到21类,附加值不断提高。2011年,徐工销售收入已增至870亿元,世界排名由50多位跃居第7位。

  徐工的转型发展,是徐州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新型经济发展,鼓励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完全改变了建材、冶金、化工等重污染企业占据主力的状况,发展壮大了一批对资源、能源依赖程度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集群。

  统计表明,去年徐州战略性新兴工业产值达1854亿元,增长115.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增长达91.5%,总量是2008年的6倍。如今,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四大主导产业规模全部超千亿元。

  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徐州还积极地改善生态环境。近几年,该市关闭318家化工造纸厂、99家立窑水泥厂、小火电机组154万千瓦,拆除燃煤锅炉1000余台、烟囱800余根,节能减排见成效,基本做到“煤炭城市不烧煤,工业城市无烟囱”。目前,徐州城市森林覆盖率达30.8%,居全省第一,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5年超过300天,并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

  徐州还通过多项措施“还绿于民”,5年来,徐州新建、改造1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绿地有100多处,市民出行300米左右就可以见到公共绿地;主城区300亩以上的大型绿化园林有12个。

  近年来,徐州一直把住房、就业等民生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头等大事,实施了9大类19个民生幸福工程,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2011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200元和9500元,城乡居民医保、新农合、新农保、城乡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优势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环境改造、民生项目投入,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近年来,徐州市通过社会融资、合作开发、发行债券等形式,充分利用“杠杆效应”,用较少的财政资金撬动了诸多涉及城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据介绍,徐州年度定资产投入就超过2000亿元,而市级财政的负债水平却是江苏最低的两个城市之一,仅为31%。

  据了解,徐州市每年进入“三重一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城建项目和实事工程以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项目的投入超过2000多亿元。以城建重点工程为例,每年都要超过600亿元,但当年开工投入的200亿元中,财政资金只有26亿元左右,仅占全部投资的5%,主体投入则由市场决定投资,政府只投企业投不了、做不好的项目。这种市场运作为主的模式保证了重大工程,特别是产业项目在较短时间内建成,让其本身产生的效益支撑后续的良性循环。 (通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