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英特尔的反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8 10:31 来源: 南都周刊

  尽管仍有很多人吐槽英特尔说的“一根针头可容纳1亿个22纳米晶体管”是吹牛,但这并没有在实质上妨碍该公司推出的新一代酷睿3处理器大卖。

  记者 王宏宇

  同往常一样,卖场里放上了英特尔新一代酷睿3处理器的Logo,旧处理器按部就班地降价,几乎所有的电脑厂商都闻风而动,人们在电视上看到搭载新处理器的电脑广告,听到熟悉的英特尔“等灯等灯”,就伸一伸懒腰,把旧电脑一脚踢进垃圾箱,出门去买新电脑。

  这就是所谓的“摩尔定律”:每隔18个月,你就可以用同样的价钱买到比原来快一倍的处理器。它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在47年前提出。前述的一幕在过去近半个世纪里从未改变。

  坦白说,它其实并非一个严格的科学定律,而是指一种在英特尔领导下的IT产业发展模式,这种有节奏的升级策略,既给芯片厂商带来研发所需的资金和时间,也给终端厂商带来必要的利润和稳定的渠道。

  像往常一样,现在对摩尔定律深恶痛绝的学者们又开始出来吐槽。比如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加来道雄最近说,因为量子力学效应带来的高温和电子泄露,摩尔定律将在10年后失效。但问题是,英特尔真的还可以继续领袖行业10年吗?

  技术上看,这并不是很大的问题。当一幅画从平面变为立体时,它就承载了更多的可能,而当处理器的结构从2D变成3D时,显然也有同样的效果。英特尔的新处理器已经可以在功耗降低50%和性能提升37%之间无缝切换,但这只是开始。英特尔负责制程的部门总监马博几年前就说过,英特尔研究院拥有许多新颖的晶体管和互连技术手段,包括III-V族材料、多栅极晶体管、3D堆栈等等——对于半个世纪来积累了数万项专利的英特尔而言,新处理器不过只使用了其中一小部分而已。

  市场上看,一度给英特尔带来很大威胁的ARM阵营,似乎也正在纳米级芯片制造技术上陷入困境。台积电等ARM阵营的主要制造商最近都先后表示,公司无法在20纳米级别的处理器上达到理想的量产规模。这意味着,ARM处理器无法在功耗不变甚至更少的前提下,达到更高的速度,这将令高度依赖移动计算的ARM拥趸——全球的数亿手机用户失望。

  但英特尔必须尽快进入移动领域。新处理器的性能和功耗指标虽然令人耳目一新,但仍只能在轻薄笔记本和平板电脑领域对ARM发起冲击。尽管英特尔中国总裁杨叙日前说,22纳米的处理器或许会成为英特尔最后一批传统处理器,但按照此前英特尔的“Tick tock”战略(奇数年更新工艺,偶数年更新架构),更适合于手机的14纳米处理器,要在明年再能正式推出。

  在人们宁愿花5000元买手机,却只肯用3500元买手提电脑的今天,绑在英特尔战车上的诸多下游厂商是否还能坚持这么久,尚是个未知数。这是一种难以忍受的巨大压力:正如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总结出的“反摩尔定律”,一个IT公司如果和18个月前卖出同样多的同样产品,它的营业额就会减半。

  尽管在过去几年中,利润率止步不前的多数电脑厂商,已经用不堪入目的手机产品证明了他们对ARM阵营毫无价值,但没人能预测,他们中到底有多少会在微软下半年推出支持ARM处理器的新版操作系统Win8时倒戈,而这对基于摩尔定律构建的世界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不过,改变多半并不会在一瞬间发生。ARM阵营在遭遇技术瓶颈的同时,仍缺乏一统天下的领导力。互联网新贵Facebook提出的“扎克伯格定律”,现在仍旧太过匪夷所思。按照这个传奇人物的说法,全球用户在线共享的信息,每过一年,就将增长一倍。但未来你会拥有比现在多几倍的在线好友,比现在多花几倍时间玩更多社交应用、听更多在线音乐、打更多网络电话、看更多在线电影吗?

  有鉴于此,英特尔选择了不仅不放弃摩尔定律,相反还进一步加强。比如,英特尔今年的“Tock年”实际上应该形容为“Tock+”,它比以往在架构上的改进更大,这会给它的追随者们带来一些心理安慰,毕竟摩尔1965年最初提出这个定律时,其实说的本来是每年翻一番,而非现在广为人知的18个月。

  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反摩尔定律:一个IT公司,如果今天和18个月前卖掉同样多的、同样的产品,它的营业额就要降一半。

  扎克伯格定律:每过一年,全球用户在线共享的信息,就会增长一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