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的中国故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2 08:45 来源: 华夏时报本报记者 沈山 北京报道
从远处看,华沙国家体育场外观就像一面舞动的波兰国旗。
这座体育场改建之前,曾是华沙最大的小商品交易市场,市场中大部分小商品都来自中国;体育场改建初期,中国建筑商也曾参与改造。因此,尽管对中国球迷而言,本届欧洲杯的举办国乌克兰和波兰相对陌生,但本届欧洲杯还是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客户)追加几万块钱的订单,德国现在是三连胜,客户打电话来追加点订单,空运过去。之前已经卖给这位客户七八十万了,现在是他追加的,这之前的进货他差不多已经脱销了。”一提到欧洲杯,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程云兰脸上就堆满了笑容。
程云兰并非欧洲杯远在中国唯一的赢家。
在浙江临安,陌上花脑针织公司的员工们总是半夜起床看电视,他们看的不是球赛,而是球迷手中的围巾。因为这次欧洲杯赛场上,至少有一半球迷的围巾出自他们之手。
这家公司的一名员工表示,欧洲杯比赛中一款波兰主办国的球迷围巾,是他们公司生产的,总共生产了十多万条,在俄罗斯跟波兰的对决中,整个体育场里都是一片红色的海洋,到处飘扬的都是这款围巾,看上去非常漂亮。
据了解,早在今年1月份,义乌海关出口到欧洲的各种小商品就超过1亿欧元,足球等体育用品及围巾、球服等都迎来了出口良机。自欧洲杯开赛以来,诸多生产国旗、手摇旗之类小商品的企业,就不停地接到客户电话,要求追加订单。
尽管欧洲杯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且4年一届,但在中国,并非所有与欧洲杯相关的生意都能挣钱,毕竟,欧洲杯只是一项地方性赛事,距离中国遥远,何况还有时差的因素。
对欧洲杯最失望的,可能还是图书出版业。来自众多书商及书店的信息表明,今年几乎所有有关欧洲杯的图书均惨遭滑铁卢,“欧洲杯”图书让书商可谓伤透了心,这一状况甚至开始挫伤书商或出版社推出奥运主题图书的积极性。
令各路书商意外的是,尽管大街上很多人都在谈论“欧洲杯”,但书店里的“欧洲杯”却愣是卖不掉。记者在书店走访时看到,虽然《世界公敌:何塞·穆里尼奥》、《我是C罗》等“欧洲杯”球星被放在显眼位置,但根本就乏人问津,数天之内也难卖出一本。
“欧洲杯主题的图书很尴尬。”一位黄姓资深球迷对记者说,“对于欧洲杯,球迷是只看球赛不看书的。内容太多太深,球迷来不及看;内容太快太新,以图替文,球迷又会觉得浅,会觉得还不如看看网络、杂志等媒体新闻来得及时。”
正因为不看好“欧洲杯”图书的“钱景”,很多书店根本就没有销售欧洲杯主题图书的计划。博库书城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体育热点图书最好卖的是“观赛指南”一类的书,但是这部分书对出版速度要求非常高,很多书商做不到,所以几乎还是“炒冷饭”式的史料堆砌,很难吸引眼球。
出版速度很难达到,史料图书又卖不动,“欧洲杯”图书此次的遇冷,让奥运主题图书也连带受伤,很多书商不得不临时调整计划,以免“一伤再伤”。
2012年伦敦奥运会8月举行,按常规,现在应是奥运书销售的火爆之时。但记者近日实地调查了解到,目前各大书店卖的2012年新版奥运主题图书,大概也就七八种,其中有不少还属于回顾北京奥运的内容,真正针对伦敦奥运的只有《英伦奥运旅行》等少数几本。较之4年前此时奥运书的如火如荼,今年这个数量可谓锐减。
除了图书市场,另据了解,一向被称为全球“比赛水平最高、观赏性最强”赛事的本届欧洲杯,其赛场广告及赞助,竟然无一家中国企业参与,这一结果也令作为此次欧洲杯大中华区独家代理机构盛开国际体育公司的CEO冯涛有点哭笑不得。
“我现在给你2亿元人民币,你能让我们企业的Logo在赛场的滚动广告牌上出现几分钟?”
每逢国际热门球赛开赛的第一天,想到国内数亿球迷将熬夜看球,很多中国企业的老总就会拨通冯涛的手机,但是,临时抱佛脚根本就来不及。
据测算,本届欧洲杯在3个星期的赛程中,估计将吸引全球近45亿人次的球迷观看。
冯涛至今还清晰地记得,2009年,他与欧足联就本届欧洲杯的“贵宾接待计划”项目开会时,对方问了3个问题:预计销售多少名额?客户会是哪些?会有多少销售收入?对这3个问题,冯涛与其团队都无法回答。
与世界杯、奥运会相比,欧洲杯似乎还是被定位于“欧洲人的一场游戏”,与世界杯等有一定的差距。根据国际足联的官方数据,2002年韩日世界杯全球的电视观众是288亿人次,2006年德国世界杯刷新了这一数字,达到300亿人次以上,2010年南非世界杯又达到了320亿人次。
尽管如此,仍然有相当多的中国球迷认为,欧洲杯球队的实力更整齐,平均水平高于世界杯球队,而世界杯如果没有巴西和阿根廷队,整体观赏性将逊于欧洲杯。因此,在欧洲杯分布于全球的数亿观众中,中国球迷占了相当一部分。
相较于中国球迷对欧洲杯的热捧,中国企业则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公关部副总监刘翔对记者表示,欧洲杯毕竟还是一项区域性赛事。“这可能是我们不投放赛场广告的最主要原因。另外,即便我们真的想走进欧洲,欧洲市场就一定好做吗?”刘翔说。
出于类似的顾虑,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企业参与本届欧洲杯的赞助,相对于遥远的欧洲赛场,国内企业当然更愿意将广告投放到本土赛事或本土传媒机构,以重金购下本届欧洲杯赛事转播权的中央电视台,据说就赚了个盆满钵满,而这也是央视几乎在每届欧洲杯都能上演的故事。
每当看到中国球迷在茶余饭后、街头巷尾对欧洲杯展开的热议,都让人想到,欧洲杯的故事,离中国既遥远也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