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谈核色变急需科学安神补脑

2011年05月06日 11:47 来源:《中关村》

  对于发展核电,既不能妄自尊大盲目轻信,更不能因噎废食望而却步。

  文  萧惑之(北京)

  继前苏联切尔诺贝利和美国三厘岛核电事故后,日本福岛核泄漏再次引发世人对发展核电的反思。其实,从核电诞生以来,有关核电安全问题的争论就从未停歇过。老百姓如我辈者流属于“核盲”,又有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破坏力的惊吓,“谈核色变”实属条件反射,否则岂不成了痴呆!就是受“谣盐”蛊惑,盲从跟进,亦可谅解。

  令人错愕的是业内的一些专家或公共知识分子,在危难之际发出来的声音,更让老百姓真伪难辨,莫衷一是,恐慌惊诧。一位核专家说:“像日本这样注重核安全的国家都出了问题,大家要对危险有概念。”这话听起来不错,如果咂摸话外音,有些懵懂。我曾在3月18日微博(http://weibo.com)中坦言:“日本政府的麻木误了大事”。商人利令智昏可以理解,政府拿不出主意则是国之悲哀。这时应听听世界各国核专家的意见并优选之,采纳之,天皇、政客、议会都不管用。所以我对“日本这样重视核安全的国家”之说辞不以为然。据说,此前国人中一些力争要大上核电的省长、书记,闻讯也随机应变,有打退堂鼓之意。绿色和平组织则乘机发表声明,呼吁全球逐步放弃核电,停止建造新的核电厂。如此跟风的行为,缺乏“每临大事有静气”的稳重。

  也不尽然。当德国数万人上街游行要求政府终结现有的一切核能设施时,总理默克尔立即表态,予以否决。德国需要核能,核能是再生能源成熟前不可或缺的“过渡技术”;同时,她又要求从日本核泄漏的教训中,更加重视核能安全,加强“防范深度”。

  科学发展核电当务之急需要“安神补脑”。“安神”者,要普及核电知识,让老百姓面对“谣盐”,止于智者。我在《新华每日电讯》上读到一位专家的“解惑”言论:“大亚湾核电站安全水平和事故整体应对能力明显高于福岛核电站,在极端事故情况下不会出现类似后果。”其理由是:“技术路线不同”,“专项安全设施不同”,“地质条件不同”,“应对海啸的能力不同”,加之“长期坚持‘安全第一’”。读后让人“安神”。

  我国已将研发电动汽车作为国之决策的长期目标。一位汽车业界专家指出:“在火力发电的情况下,若取得与燃油发动机相等的动力,电动车间接导致的碳排放量将比燃烧汽油的碳排放量高出50%。”看来,弃核能将影响全局。按照“十二五”规划,我国清洁能源将占到15%的比重,毫无疑问核电将成为主要内容。国家批准的核电站有32个机组,时下已经开工建设的有28个机组。鉴于此,国家能源局前局长张国宝对记者说:“这次日本核事故对全球核电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但据我判断,不会影响到中国发展核电的整体战略。”这位权威人士对核危机的理解和德国总理默克尔“所见略同”。“补脑”者,业界专家要“补充新知”,尽可能统一认识,拿出改进方案;决策者“补脑”,即用人不疑,相信核业界专家的认知,“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若论核电的安全性指数,水电和火电皆望其项背。核电问世并应用50余年来,就发生的3起重大事故而言,切尔诺贝利和三厘岛毫无疑问是“人祸”,这次福岛核泄漏,应该是“天灾+人祸”,且“人祸”的成分更大,随着调查的深入,愈发明显。切尔诺贝利事件暴露出前苏联体制的深层次问题。

  窃以为,经过科普宣传让老百姓“安神”之后,公众的情绪会逐渐稳定。最重要的是高端决策层要“补脑”,广泛听取世界各国核能专家的意见后,既不能妄自尊大盲目轻信,更不能因噎废食望而却步。核能是人类认识自然智慧的结晶,惟有科学管理,才能造福一方。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