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07日 02:39 来源:华夏时报
背靠大树好乘凉 3年要进前十名
本报记者 高和平 北京报道
背靠大树好乘凉。2002年4月成立的光大永明人寿,在去年完成增资扩股、变更股权结构之后,紧靠光大集团这棵大树,摇身变成了国内首家合资转中资的保险公司。
身份变更之后,光大永明人寿享受到了更多中资保险公司的政策优势,而根据光大集团制定的计划,要在3年的时间里,把光大永明推进全国前十的行列。
不过,光大永明人寿至今仍在亏损,在美丽转身之后,未来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
合资变中资
“光大永明从合资保险公司变身为中资保险公司,肯定是走对了。”某保险行业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光大永明人寿很早就传出股权变更的传闻。2002年成立时,其注册资本金是12亿元,中方股东中国光大集团和外方股东加拿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的持股比例均为50%。但在苦心经营8年后,市场占有率平平,业绩名不见经传,一直处在亏损的境地。在合资保险公司的排名也是不上不下。之前曾推出过高端理财销售渠道,但耗时耗力5年之后,由于多种原因,却被叫停。
从2009年开始,市场就有了公司股权将要变更的传闻。去年7月,最终获得了保监会的批复,完成了增资扩股,新引进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两大股东,持股比例各为12.505%,原中方股东光大集团总公司持股比例依然为50%,外方股东加拿大永明人寿持股比例降低到24.99%,公司注册资本金上升到30亿元,在中资保险公司中排名第六。
在业内人士看来,光大永明人寿这次增资扩股以及性质的改变,会让其今后的业务发展顺畅多了。
“政策上,对合资寿险公司有一些限制,如在机构布局和产品开拓方面,合资保险公司一般每年最多只能开设两家省级分支机构,而中资保险公司在机构设置、保险资金投资等方面能享受到更宽的政策。”某保险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变身中资保险公司之后,光大永明人寿已经加快了分支机构的设立。根据其提供的数据,截至2010年底,有4家二级机构、8家三级机构、7家四级机构完成了新建或改建,取得当地保监局开业批复;同时,还有3家二级机构、2家三级机构、1家四级机构已取得监管批准,正在新建或改建中。而之前,光大永明人寿经营8年,只开设了12家分公司。
借助股东优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教授庹国柱告诉记者,在国内金融市场上,银行的资产超过了90万亿,而证券信托和保险的资产都在5万亿左右。保险相对于银行巨无霸来说,力量太单薄。合资保险公司更是如此。像光大永明这样的保险公司,在光大集团绝对控股后,就能借助其渠道、投资能力等多种优势。
“除了能更好地发挥之前的银保渠道优势外,新引入的两大股东将是光大永明发展企业年金、团体商业保险、养老保险的重要客户。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该人士的看法不无道理。早在2005年,合资保险公司中意人寿就通过获得中方股东中石油公司39万已退休员工的“阳光团体年金保险”业务,拿到了约200亿元人民币的保费收入,中意人寿因此也成为当年保费收入最高的合资保险公司,这曾经在业内引发轰动。
变身中资保险公司之后,已经看到了光大永明人寿的整合前景。
记者获悉,拥有了银行、证券、保险牌照的光大集团,正在着手整合内部资源。光大集团的银、证、保联动项目在光大永明人寿北京分公司个险渠道已经正式启动。目前光大银行驻点人员已经进入光大永明人寿北分的渠道内展开工作。未来光大永明人寿的代理人将能够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产品,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综合理财服务功能的理财规划师。
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曾公开对媒体表示,改制后光大永明一年的销售规模要超过过去7年的总和,二至三年内形成完整的保险业务体系,3年内要完成全国机构网点布局,3年内要从2008年全国寿险公司第31名进入前10名。 变更不断 银行抢入
其实,合资保险公司变脸的不止光大永明人寿一家。
记者大致统计一下,单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就有多家合资保险公司发生变动。1998年成立的太平洋安泰股权一波三折,在三度变更外方股东后,这家合资保险公司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建信人寿。2004年开业的瑞泰人寿曾经很特立独行,只专注投资型保险产品,在经过一轮换血后,已经在新股东的力促下实行战略转型。1999年在上海开业的金盛人寿,在中国市场耕耘11年依然毫无起色,去年10月份工行完成对其控股,更名为工银安盛人寿保险。
此外,加拿大宏利金融集团将持有的恒康天安人寿50%股权转让给4家中资公司。中美大都会和联泰大都会在今年4月完成合并,重新挂牌。由交通银行控股的交银康联人寿今年1月份也在上海正式完成挂牌。2002年成立的海尔纽约人寿,原外方股东纽约人寿已经宣布完全撤出合资公司。
股权变更的案例不胜枚举。
对于这种现象,某合资保险公司高管告诉记者,不断发生的股权变更主要是由于有的合资保险公司在中国水土不服,市场表现分化严重,成立多年市场占有率踏步不前,一般保险公司成立7-9年后将迎来盈利,而发生变更的合资保险公司多年来持续亏损。此外,由于合资保险公司股权多半是中方与外方50%对50%,没有谁有决定权,内耗严重。多种原因掀起了这一轮合资保险公司股权的变更。
庹国柱也表示:“近两年,政策有了一些松动,银行向保险公司做股权投资比较热。国内的银行纷纷入股或者干脆作为投资方自己组建新的保险公司。而一些经营多年,但是业绩表现不佳的保险公司,也乐得有银行参与进来。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当下银行保险业务受到的监管越来越严格,而银保业务又是保险公司迅速提升保费收入的法宝,如果有银行参与进来,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开辟银行保险渠道就相对容易多了,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醒,国内的保险公司过度追求速度与规模,这是整个行业的通病。如果不计后果过快发展,也将面临很大的风险。
疼痛不是只有一次。对于合资保险公司来说,在进行完这一轮股权变更之后,股东要放长线钓大鱼,不能目光短浅,要合理调整对保险公司的盈利预期,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