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胸怀移民 情注大地—— 记四川省屏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陈超

2011年05月17日 11:05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四川屏山不仅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而且是国家重点工程向家坝水电站库区移民大县。作为县国土资源局局长,5年多来,陈超凭着一腔热血,一片赤诚,一身硬气,一股拼劲,不断规范全县国土资源管理,全力保障和服务移民迁建与地方发展,用行动诠释了对大地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

  在天府之国四川的南缘、金沙江下游北岸,有一片1531平方公里的热土——屏山。这里不仅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山区县,还是国家重点工程向家坝水电站库区移民大县。全县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地质环境恶劣,国土资源管理基础薄弱。2005年年底,作为宜宾市国土系统第一个公选干部,陈超被调任屏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5年多来,陈超把全部的感情和精力都投入到屏山县的国土资源管理事业上。2011年1月,他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

  严于律己

  2005年,陈超初到屏山,恰逢国家重大项目向家坝水电站建设开工,全县面临“一城五镇”和6万移民搬迁的重任。国土资源部门不仅承担着包括库区在内近50平方公里的征地任务,而且还要确保500多个移民迁建项目如期落地。当时,全局干部职工只有18人,怎么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陈超立即着手解决人员的问题,增编制、挖人才、跑经费、抓培训,使队伍在较短时间内发展壮大到70余人,并重新组建了执法监察大队、土地收储中心、土地矿权交易所,7个基层片区所也全部组建、上收,并在全市首先建立了县级地质环境监测站。他到任后,先后主持制定了近20项规章制度,自已带头执行,率先垂范。他打破常规,大胆改革,在全县系统一律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在机关全面推行“按月交账”、“按季督查”和“年终末位淘汰”等办法。

  在屏山,陈超是出了名的“严”局长,他严对下属,更严于律己。陈超常常是第一个走进办公室、最后一个进食堂。在他办公室的书柜里,摆着一大堆痛风药、胃药、降压药……老毛病犯了,就随便找点药对付,痛风严重时,就悄悄到医院找医生在自己的脚底“放血”,再忍着剧痛走回办公室,为的是不让同事们知道。而职工生病了,他再忙也要去探望。大家都说,陈局长的办公室晚上很少在11点以前熄灯,局里不仅没人能和他比干劲,也没人能跟他比责任心。

  在危险面前,陈超从不退缩:2008年“8·25”新市镇突发地灾,他带领干部职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参与通宵抢险。在荣誉面前,陈超却一再谦让:县委县政府为了肯定国土资源部门的成绩,准备把仅有的一名劳模指标给他,他却坚决让给了一名普通职工。

  立场坚定

  严格规范用地是陈超心中坚守的底线。移民迁建用地具有特殊性,如何规范用地,陈超思考得最多。不仅《移民条例》中对规范用地没有一条明确的规定,当时全国、全省也找不到一个现成的样板可借鉴,而迁建用地又迫在眉睫。为了攻克移民用地“政策关”,2008年国庆长假,陈超放弃休息,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反复研究,连着吃了五天盒饭和方便面。当《向家坝水电站屏山库区城集镇移民迁建用地管理办法》成稿时,他整个人都变了形。妻子赶到屏山,见到他两眼血丝、满脸憔悴,心痛得直掉泪。

  屏山经济落后,发展工业尤为迫切。2007年9月,县政府准备引进一个工业项目落户屏山,但企业在选址、地价以及融资等方面都提出了十分苛刻的条件,并且涉嫌圈占土地。陈超为此提出了坚决的反对意见,却遭到领导的批评,眼见领导要现场拍板,陈超急得和领导拍起了桌子。在类似这些原则问题上,陈超始终坚持不讲政策不行,不依规矩不行。在一次全县干部大会上,县委书记给予他这样的评价:“陈超敢说敢顶,不是他不讲政治,他正是在讲政治、讲原则,也是在保护我们领导,我们应该支持他的工作。”

  执法如山

  国土资源干部不仅要抵制诱惑,还要面对威逼、恫吓。陈超查处过不少违法案件,但其中有一起非法采矿案却让他记忆犹新。当事人财大气粗,在当地是个吃得开的人物。一天上午,当事人来到他办公室,进门就把一个装着现金的胀鼓鼓的档案袋扔在办公桌上,要陈超网开一面。在遭到严词拒绝后,当事人恼羞成怒,扬言要用那袋钱买他的手和脚。之后的一段时间,陈超和家人多次被跟踪,晚上不敢出门,孩子不敢去上学,家里的窗玻璃也被打烂了3次……陈超没有屈服,他坚信邪不压正。后来,在市局的支持下,陈超对该案进行了依法处理,弘扬了正气。

  陈超说:“作为一名执法者,严格执法是职责所系,不可动摇。但面对普通老百姓执法时,却又常常让我们心情十分矛盾。”2009年5月,一户村民不听执法人员的反复告诫,强行在一个滑坡体上抢建一幢两层楼房,这不仅危及他自身的安全,还严重威胁到滑坡体下10多家农户和过往行人的安全。陈超召开班子会反复研究并经请示县政府同意,依法作出了强制拆除的决定。陈超心里明白:这一拆,老百姓的十几万元就打了水漂,对于一户农民来说,这将意味着什么。强制执行那天,作为现场指挥,陈超含泪下达了拆除命令……面对当事人的辱骂和威胁,陈超顾不得去理会,马上又协调乡政府和村组,在安全地带为他落实新的宅基地,并积极为其争取建房补助资金,帮着把房子重新盖了起来。

  柔肠百转

  奉献本身就是收获,陈超真切体会到投身国土资源事业的自豪。但是,面对年过七旬的双亲,尤其是长期瘫痪在床的父亲,面对太需要自己的家,他常常心生愧疚。工作一忙起来,陈超有时甚至周末也没时间回去看看,偶尔回去,也是在父亲床前坐坐就走。

  2008年3月,库区土地调查进入攻坚阶段,陈超天天在库区开展实物指标调查,其间两次接到父亲病危的电话,他想,等把最后一个乡镇跑完了就回去。可是,病床上的父亲没有等到他,临终前老父亲对身边的人说:“不要催陈超回来,他忙……”赶到父亲灵前,陈超长跪不起,除了流泪,说不出一句话。4个月后,岳母病逝,他也因忙于工作,没能与老人见上最后一面。

  妻子为了让他安心工作,也从经济待遇较好的宜宾县调来屏山上班。女儿大学毕业一年多了,陈超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她,女儿也不埋怨,自己学做生意,为了节约搬运费,一个女孩自己大包小包扛上扛下。看着懂事的女儿,陈超心里一半是欣慰,一半是酸楚。陈超说:“我欠下家人的太多了,特别是想起两位慈爱的老人,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痛。但想到一个国土资源局长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在忠与孝之间,我只能义无反顾地选择前者。”

  5年多的时间,2000多个日日夜夜,陈超和同事们的艰苦付出换来了不凡业绩,屏山县的国土资源工作一步一个新台阶,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也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褒奖。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