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抗通胀保增长四类两难困境

2011年05月18日 19:22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文/刘芳

  在2011年4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被放在宏观经济调控主要任务的第一条,同时抗通胀有了“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可承受限度内”的新提法,并不再强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均涨幅4%的硬性指标。这些转变,显示了宏观经济调控的新思路——抗通胀的同时,需实现“保增长”。新思路意味着中国意图在一条极具考验性的道路上寻求平衡——既不让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狂奔,又要避免经济减速,而如果能实现这一平衡,则今后的中期增长可期。

  但是,中国的通胀非常复杂,究其成因包括了需求拉动、成本推动、输入型通胀、高增长伴随长期需求增长引致通胀等各种类型。与此同时,抗通胀与经济转型所要求的要素价格提升相撞,并且还面对着西方国家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国际环境。上述因素使得“抗通胀,保增长”面临着四个两难困境。

  困境一:控制通胀须实施货币紧缩,可能会抑制经济增长,若考虑增长,不严格紧缩货币流量,则可能加剧长期通胀。导致通胀的原因很多,本次通胀主要源于前两年的宽松货币政策。对此温家宝总理、前央行行长戴相龙和经济学家均有所共识。

  困境二:控制物价具有管理通胀预期的绩效,但定价权受限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引致变相涨价。通胀预期是一种心理预期,不是真正的通胀,但却能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一旦消费者和投资者形成强烈的通胀预期,认为在未来会发生物价持续上涨,他们就会改变消费和投资行为,推动形成实际通胀。因此,管理通胀预期是抗通胀的关键一环,而控制物价则是平稳通胀预期的重要行政手段。

  困境三:控制通胀与经济转型相撞,“刘易斯拐点”要求实施生产要素价格改革,而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却会推动成本型通胀。随着人口红利的结束,中国经济已进入“刘易斯拐点”,劳动力过剩局面逐步逆转,工资上涨压力凸显,不少地区开始大幅提高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详见《新产经》2011年第3期)。同时,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能源资源消耗不断上升,能源资源价格存在调整压力。中国政府也多次强调,需推行油、气、水、电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理顺基础性产品价格体系,为未来的福利增长、效率改进和经济可持续增长保驾护航。由此,生产要素价格改革已然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

  困境四:增强汇率弹性,可以减缓输入型通胀压力,但升值预期会吸引国际资金流入,增加资本项目顺差,加大物价上涨压力。在“五一”之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达6.499,创下汇改以来新高,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显而强劲。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此前公开撰文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减缓输入型通胀压力。然而,对于增强汇率弹性以及管理通胀的观点却呈现南北两极。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