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20日 00:27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本报特约专家呼吁:先开港股直通车
本报讯(记者肖年红)“国际板推出条件快要成熟了”。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王建军在“2011陆家嘴论坛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引起了投资界人士关注。昨日,本报特约财经评论人士皮海洲认为,在国际板推出的问题上,目前社会公众充满了异议。他呼吁,先开通港股直通车,再谈推国际板。
国际板将“喷薄欲出”
据有关媒体报道称,目前国际板在法规、技术和监管上的准备已进入“读秒阶段”。王建军更是透露称:“国际板推出条件快要成熟了”。对于“快要成熟”的含义,王建军引用毛主席的诗句解释说“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所谓国际版,指境外企业在中国A股发行上市的板块。这些境外企业在A股上市后,因其“境外”性质将被划分为“国际板”。国际板正在成为继创业板之后,中国资本市场创新的又一个大动作。
中国希望能把上海建成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在上海建立类似纽交所那样的上市条件较为严格的面向国内外大公司的主板,这是最终梦想。
国际板概念股炒作“点燃”
5月18日东睦股份、多轮股份、大江股份、万业企业、联美控股、陕西金叶、成霖股份集体涨停。这些相互间毫无关联的个股虽然来自卫浴洁具、冶金、包装、房地产等多个行业,却被一条“外资参股或控股”的链锁紧紧地拴在了一起,这就是所谓的“国际板概念股”。
细究“国际板概念”各股,其大股东或参股股东的经营模式多以实业为主,而非是VC/PE模式。市场对国际板的炒作逃不出此前对创业板、新三板的思路。例如,创业板推出后,上市公司圈得超募资金,上市高管一夜暴富,而中小投资者“买单”,股价上市后一跌再跌,损失惨重。
一些散户投资者表示,其实不管是创业板也好,国际版也好,主板也好,毫无疑问都是来“抢钱”的,有的人把钱‘抢’走了,还给扔下一点残羹冷炙,有的黑心的把钱‘抢’走以后,啥都不留了,股民在市场中属于绝对弱势群体。
先开直通车再推国际板
“虽然说上交所在国际板各项规则以及技术准备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准备工具,但离‘基本完成’还相距甚远”。昨日,本报特约财经评论人士皮海洲表示,自己不认同王建军所谓“快要成熟”的说法。
皮海洲质疑,到目前为止,国际板的各项规则还只是处于一种地下状态,还没有拿出来见光,更没有向社会公众公开征询意见。
他认为,国际板绝对不能重复创业板的故事。创业板推出,深交所方面自称是筹备了十年之久,但到最后,创业板推出了,相关规则却不健全,直到如今创业板退市制度还没有推出。
皮海洲强调,国际板推出应该有两个前提条件: 首先是打开A股市场大门之前,也要让国内投资者能够走出去。如果只是让外企进入A股上市,却仍然把国内投资者捆绑在A股市场,这样的国际化就只是“伪国际化”,其结果就是让国内投资者被迫接受A股的高价发行,被迫接受国际板的高价发行。
其次,先要开通港股直通车,有利于国际板公司定位合理,遏制“三高”发行。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