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央企违规成本太低

2011年05月24日 04:41 来源:深圳商报

  三峡集团被审计署查出存在31项问题,涉及财务核算、对外投资、擅自为员工垫款买房等。5月22日,三峡集团就审计署日前指出的财务收支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回应,表示集团内部高度重视,在审计期间已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整改,目前部分问题已整改完毕。

  听来听去,听到的仍是“整改”二字,让人感慨良多。

  感慨一:我们对央企的监督太依赖审计署。没有审计署,这些问题何日才能曝光?可是审计年年有,问题也年年有。老百姓们已记不住审计署发布了多少次有关央企的审计公告,但每一次的公告中都有央企严重违纪违规问题的信息。

  央企花钱如流水,既因为垄断带来了高额利润,也因为财务制度的不透明。如果说监管缺位,问责起来,恐怕要追究到国资委这个“父母官”身上。

  感慨二:央企每次的应对招数,无非是诚恳地“承认错误”,检讨,而后继续再犯……某些央企接二连三的天价灯、天价酒、签单费;某些央企利用商业项目套取信贷;某些央企用假发票套千万资金发福利;某些央企存在薪酬管理问题……不得不承认,道德训令对央企来说,形同虚设。

  感慨三:多家大型央企借保障房名义搞自建房。其实,即使没有自建房,央企也有办法。比如本次审计风暴查出三峡集团垫款代购房子,属“过度福利”。

  三峡集团承认此事,该集团的副总经理沙先华说,解决职工住房问题,集团公司垫款代购了一批经济适用房。“垫”字用得巧妙。如果没有审计署的审计,这笔款项可能一垫不还。

  沙先华并表示集团要收回款项。可是,收回款项就完事了吗?

  若以收回款项为完结篇,那么也只能说,中国央企的违规成本实在太低,难怪屡犯屡查,屡查屡犯。

  国资委称,本次审计风暴中有65名相关责任人受到了严肃处理。这种“严肃处理”,如何严肃?如何处理?也应该公布于众。不让民众监督,仍可能出现“今日被免,他日上朝”的虚与委蛇事例。

  企业管理中,问责应与权力密不可分。严格意义上的问责制度,是拥有清晰的权责,合理地配置和划分管理权限,以及合理的进退制度。这样才能让责任“归位”,使监督“强硬”。否则,失职和渎职的领导人员并无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无法处理好权与责的关系,又怎能依法行企,从严治企?

  国资委回应只是说,“目前一些中央企业已在按照审计署的要求进行整改,有的已经完成整改。”

  事实上,多年经验告诉老百姓,央企的自查、自纠远远不够,只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倘若央企内部整改、自律管用,也不至于年年查年年出事。

  “整改”二字,若作为央企违规的最高成本,就难怪仍然有那么多人打破头地往央企里挤,就难怪权利义务依然不对等,就难怪公共利益依然被漠视,更难怪收入差距和社会不平等的抱怨持续增多。(作者系广州资深财经媒体人士)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