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真理维护者居于斯楼”之悖论

2011年05月26日 02:19 来源:北京晨报

  “真维斯楼”被网友恶搞成“真理维护者居于斯楼”之后,清华的“冠名门”继续升级,昨日有消息称,清华所有大楼冠名总费用高达8亿元!在舆论哗然、网友质疑的背景下,清华宣传部门终于出面强调,这是“国际通行做法”、“与国际接轨”。

  清华的“真理维护者”大概觉得,这是我们学校自己的事情,你们外人瞎掺和啥?而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可能只是打心底觉得清华是他们的骄傲,也是他们的血汗钱浇筑起来的(政府每年有多少税收转移支付给了那些重点大学),结果不明不白地就被拿去“卖钱”,凭啥?

  实际上,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按照“真理维护者”的逻辑来分析。

  首先,清华经管学院那么多“大师”,肯定深谙产权问题,国外私立大学募捐冠名,至少需要校董事会讨论通过吧,请问,清华大学的校董事会何在?如果是校董事会作出的决议,是否征求了股东(老百姓,至少是人大代表)的意见?

  其次,这笔钱该如何使用以及使用监管?按国际通行规则,这笔钱怎么使用也应该向校董事会、股东公布吧?否则不就变成了与故宫建福宫招会员一样的“寻租”吗?

  第三,如果清华实在想挣钱,那也简单,清华是国家投资的,只需从教育部划到国资委,由国资委监督其投资规划、财产使用、利润分配,并与国有企业一样向国家上缴“国资红利”即可。

  时至今日,有关为什么要赚这8亿元以及这笔钱到底怎么使用,清华无人交待,这到底是老百姓跟不上时代,还是清华部分“真理维护者”思维太偏、态度太傲?

  周治宏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