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电荒来袭:火电企业大面积亏损

2011年05月31日 00:54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刘凌林/文

  如果煤电矛盾得不到根本解决,整体发电行业经营将十分困难,部分发电厂已经资不抵债,无钱买煤的范围可能继续扩大,这些因素均给迎峰度夏电力供应保障带来很大风险。

  5月28日,华电所属的一家大型火电厂库存煤只够烧7天,这已经是该电厂非常好的记录了。自今年初以来,这种紧张状况就没有得到过缓解。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临近以及旱情的影响,电煤的紧张状况还将加剧。  该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为了“抢”到煤,燃料采购部门的人都被派往山西、内蒙古、河南等产煤区长期蹲守。  不过,当前发电企业最担心的并不是电煤供应不足,而是煤炭价格一路走高。由于煤炭价格的上涨,一些火力发电企业的利润空间已经被“榨干”,发电企业陷入“发电越多亏损越大”的境地。

  火电企业困局:大面积亏损和检修  “虽然电厂还有库存煤,但煤质太差了,优质煤由于价格太高,企业无力购买。为了保证发电只能到市场上购买质量差的煤,即使这样,发电亏损的数额还在扩大。”上述电厂负责人说,“实际上,很多电力企业都不愿意买煤发电。”  “目前发电企业面临的困难比国际金融危机刚爆发时还大。”在他看来,“计划电,市场煤”是发电企业亏损的最大祸根。  今年以来,电荒以前所未有之势席卷而来,一些地区由于缺电不得不实行“开三停一”、“开五停二”等限电措施。  国家电网截至5月20日的数据显示,各地最大电力缺口中,江苏为624万千瓦,浙江为386万千瓦,安徽为204万千瓦,江西为124万千瓦,重庆为91万千瓦。  与此同时,火力发电企业却陷入亏损泥潭,走进“发电越多亏损越大”的怪圈。  受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电力企业销售净利润率甚微,甚至出现大面积亏损。  根据中电联的行业统计调查,今年1—4月份,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亏损额合计10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亏72.9亿元。  4月份,国家上调部分省份上网电价,但是由于个别省份没有实施,再加上同期煤价持续上涨,火电企业亏损情况没有好转。4月份,五大集团火电业务仍然亏损17.1亿元。  如果煤电矛盾得不到根本解决,整体发电行业经营将十分困难,部分发电厂已经资不抵债,无钱买煤的范围可能继续扩大,这些因素均给迎峰度夏电力供应保障带来很大风险。  据了解,在“电荒”蔓延,各地出现拉闸限电的同时,许多地方的火电机组却是产能闲置、处于检修状态。  数据显示,湖南全省1417万千瓦统调火电机组中,仅有700万千瓦的机组在运转,相当一部分火电机组处于检修状态;河南超过5000万千瓦的火电机组中,有1200多万千瓦的机组也在检修状态。山西、贵州等煤电资源省份则出现因缺煤被迫停机的情况。  对这一现象,上述电厂负责人解释说:“电厂停机检修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满负荷发电就意味着死得更快。”

  “煤电联动”老话重提  中电联认为,造成火电企业亏损的根本原因是煤价上涨。国家电网公司在分析目前出现的电荒原因时认为,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远高于电价调整幅度,造成火电企业“发电越多亏损越大”,发电意愿不断下降,甚至出现煤电基地宁愿卖煤不愿发电的怪象。  据悉,与往年相比,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平均到场标煤单价普遍上涨超过80元/吨,涨幅同比均超过10%。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市场煤价持续高位运行,特别是4月份以来持续上涨,目前秦皇岛5500大卡煤炭价格已经高于2008年最高点,东南沿海以及华中地区煤炭到岸(厂)的标煤价普遍超过1000元/吨,而这一价格还在逐渐上涨。  煤炭价格上涨的因素很多,除了市场因素外,流通环节的各种额外费用也在上涨。  长期从事煤炭买卖的陈军告诉本报记者,煤炭从坑口在发电企业的堆场,每个环节都需要打点费用,而且随着市场煤炭价格的上涨而上涨。  “现在做煤炭生意,最关键是搞到车皮,由于电煤供应紧张,煤炭价格上涨,运输费用也跟着上涨了,原来每吨65元的运费,涨到现在的100元甚至200元。”陈军说。  有数据显示,中间环节占到了煤价的36%左右。而合同煤与市场煤的剪刀差,使得“合同履约率比较低,且合同煤的煤质较差”。五大电力集团之一的一位内部人士证实:“市场煤的煤质相对较好,很大一部分我们也是通过中间商购买。”  据悉,今年虽然国家发改委规定了3.8亿吨重点电煤合同,但与我国火电厂12.5亿吨标准煤的需求量相比还有8.7亿吨的缺口,占需求总量的69.6%。巨大的缺口只有从市场上弥补,据透露,五大电力集团每年购进市场煤的比例至少在60%以上。  “优质煤都走市场了。”陈军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合同煤与市场煤每吨差价在200元以上。巨大的剪刀差意味着巨大寻租空间,让一些合同煤进入市场进行交易。  “因为合同煤配有车皮计划,加上价格上的优势,往往成为‘抢手货’。”陈军说,合同煤一般都要有很好的人脉关系才能搞到。  业内人士指出,煤炭价格一路走高,处于产业链下游的火电企业由于不能有效地将煤炭价格上涨的成本压力转嫁出去,为当前发电企业持续亏损埋下“祸根”。这就导致企业的发电积极性下降,甚至出现发电企业倒卖合同煤的现象。  “煤电联动已经实施两次了,为什么不启动第三次呢?”在这位电厂负责人看来,重启煤电联动、上调上网和销售电价,是缓解电力企业困境的惟一办法。  实际上,面对不断上涨的煤炭价格,业内普遍认为,解决煤电矛盾的办法便是上调电价,实行煤电联动。  有媒体称,近期有望重启煤电联动,不过,国家发改委对此说法给予否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表示,只有理顺煤电价格关系,实现电煤价格、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联动,才能充分发挥价格信号的市场传导作用,使电价真正反映电力资源的稀缺程度,提高电力利用效率。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