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下沙:天下共享“大盆菜”

2011年06月01日 03:41 来源:深圳商报

  主办 深圳老地名发掘整理工作室

  主编 阳光 责编 陆剑伟

  责校 陈燕芬美编 潘雪君

  刊头设计 凌芝 组版 戎妙泓

  标准读音:Xia sha

  行政区属:福田区

  地理位置:位于沙头街道,连接泰然、车公庙工业区和天安数码城,东接福强路,西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直通珠江出海口,南跨深圳湾,与香港新界隔海相望,北倚滨海大道。

  地标建筑:下沙博物馆、黄思铭公世祠

  ■日久他乡则故乡

  在深圳中心区,有着一个800年历史的古村庄——下沙村。

  相传在1100多年前,闽南邵武和平镇黄氏先祖黄峭山娶了三房太太,生有21子,人丁兴旺虽是好事,但想到历史上皇室、官宦家族中争权夺利的教训,他便与三房太太共同商议,要求各房只留长子在身边,其他儿子到各地创业。众子临行前,峭山公赠诗一首,让日后黄氏后裔相认时,以诗为证:“骏马堂堂出异方,任从随处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则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念祖宗香,惟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至今,世界各地的黄氏宗亲在相逢的时候,都还能背诵此诗。

  据《念恭堂·黄氏家乘》记载,在800多年前的南宋,黄峭山的第十五代嫡孙黄默堂在深圳下沙建村,成为下沙一世祖。由于这里近海,古时海水把这里冲击成一个很大的沙滩地,村子建在这个沙地上,所以围绕“沙”取名。为了在这块土地上更好地繁衍生息,后代族人在此种植了红树林防御海潮。

  清末民初,下沙出了个名人“黄恭喜”,结识孙中山后,孙为他改名“黄耀祖”,1900年三洲田起义时,他曾任中路起义军的先锋官。

  从名字上看,上沙一世祖黄金堂与下沙一世祖黄默堂像是“两兄弟”,可据黄氏族谱考证发现,黄金堂的孙子竟比黄默堂还要大80多岁,他们两位可能是不同辈的亲戚。

  ■古村焕发新活力

  由于地处深圳湾畔,在早年甚至显得有点边缘,下沙村世代以种田、捕鱼、养蚝为生,尽管下沙人养蚝相当出名,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下沙由于整体环境差强人意,在福田区当时的15个行政村中处于落后状态。

  1992年12月,福田区沙头下沙村撤销村民委员会建制,建立城市居民委员会,村民全部转为城市居民。同时,采取股份制形式,把行政村的集体企业改造成为新的城市集体经济组织,以股份制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原深圳市福田区下沙村企业公司改称为深圳市沙头下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之后,新改制的下沙股份公司开始蓄势发力。当时,下沙股份公司的一班领导提出“规划就是生产力”。为了彻底改变下沙村那时的“走路难、用水难、用电难、排污涝难”“四难村”的形象。下沙股份公司出资300多万元聘请英国联利建筑公司对下沙社区进行总体规划设计。

  与此同时,该公司还从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入手,制定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战略,由原来依靠土地出租和厂房出租单一的产业结构,转变为以商业、工业、酒店业、房地产业、物业管理、养殖业以及旅游业为主的产业格局。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如今已经焕发出活力。

  ■“大盆菜”成为文化名片

  如今,下沙已成深圳市集体股份经济发展的范例之地。从滨河路进入下沙社区, 楼宇鳞次栉比,商铺星罗棋布,弘扬传统文化、展现改革开放成果的下沙博物馆喜迎八方来客,设施完备的体育场、游泳池和康乐文体中心及商业购物中心、保健医院等一应俱全。

  10多年来,下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突飞猛进。该公司总资产增长5倍、净资产增加近5倍、公司股民人均收入增长13.8倍,总体经济实力跻身福田区集体股份制经济三强之一。2008年,该公司总资产4.71亿元,净资产2.49亿元。

  2004年初,福田区以下沙社区为试点,在广东省率先开展创建“生态示范社区”工作,2005年,广东省环保局正式命名下沙社区为全省第一个“省级生态示范社区”。如今,下沙社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下沙社区太阳能路灯节能工程带动了深圳市“节能生态社区”乃至深圳“节能生态市”的创建工作。

  已有800多年历史的下沙“大盆菜”也成为下沙响当当的文化名片。2002年2月23日,下沙村举办了具有浓郁南粤风情民俗的“黄氏宗亲会”元宵节,以“大盆菜”3800桌,6万人共尝的规模获得了吉尼斯世界之最的纪录,轰动一时。

  由于成功将宗祠历史文化、舞龙舞狮传统文化,“大盆菜”饮食文化,红树林自然特色文化结合在一起,2008年,下沙获评“广东省旅游特色村”;同年,“大盆菜”申报为国家注册商标,“下沙大盆菜宴习俗”被列入深圳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深圳市规划国土委、深圳老地名发掘整理工作室/文)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