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02日 07:48 来源:时代周报
此次股权转让,无论是对中信证券还是华夏基金都意义非凡。
本报记者 陆玲 发自北京
一波三折的华夏基金股权转让,终于尘埃落定。中信证券5月2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挂牌方式转让所持华夏基金51%的股权(标的股权),本次股权转让首次挂牌价格不低于75.6亿元。公告称,本次股权转让的经济行为已获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核准,标的股权的评估结果已获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备案。
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仍将持有华夏基金49%的股权。华夏基金初始投资成本约为12.5亿元,据此测算,中信证券将获得投资收益约63亿元,按照22%的税率,对应税后利润约为49亿元。据悉,6月9日下午,中信证券将在北京召开201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上述议案。
毫无疑问,此次股权转让,无论是对中信证券还是华夏基金都意义非凡。对于中信证券来说,已经完成了中信建投证券股权的转让,华夏基金股权的转让将扫除最后一个监管障碍。此前,其赴港IPO计划已获得股东大会的批准,在完成H股发行、华夏基金转让后,中信证券自有可用资金规模将大幅提升。对于华夏基金来说,股权转让后,证监会对其暂停发新产品的禁令取消,也是新的开始。
股权问题终于割舍
中信证券目前持有华夏基金100%的股权,因违反《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中关于“主要股东最高出资比例不超过全部出资的49%”的规定。
但因为“此前华夏基金与中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吸收合并以及基金公司股权转让工作的复杂性超出预期等因素,致使股权规范周期延长”,转让过程也一波三折,其一度顶着压力接连多次收到证监会基金监管部督促函。
从最初希望保留75%的股权,到如今中信证券只能退守49%的底线,也是多方博弈的结果。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梁静称,早在2010年6月,公司董事会即通过了《关于转让华夏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的预案》。拖延至今日,应是等待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核准。
中信证券公告显示,2010年,华夏基金实现的净利润为11.08亿元,每股收益4.65元,51%的股权,转让价格不低于75.6亿元,相当于13.6倍的市盈率,略高于2008年博时基金10倍市盈率的转让价格。转让价格相对合理。
中信证券明确表示,由于75.63亿元标的过大,将拆分成不超过5份挂牌转让。受让方要等待产权交易所挂牌之后,按照规定产生,但是外界普遍认为,接盘方已经内定。市场猜测,包括美国普信集团、苏宁电器、重庆国投、中金公司和长江电力等5家公司均有接盘可能。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石油可能出现在受让名单中,但记者并未证实。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截稿时,时代周报记者并未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网站上找到相关的挂牌信息。根据中信公告,股权转让方案将在6月2日提交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北京金融产权交易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其股权转让仍然没有在其网站上挂牌。
据接近华夏基金的人士告知,公司股权问题要到下半年才能完全解决。梁静也认为,后续还需股东会通过、挂牌转让及监管部门批准等程序。初步判断,转让手续全部完成将在今年第四季度。
中信证券掸落尘土
尽管百般不舍,中信证券还是最终选择卖掉华夏基金。
去年2月,在招商银行的配股项目中,中信证券被迫退出招行配股主承销团队。因华夏基金持有大量招商银行。据财新引用中信证券内部人士的报道称,2010年中信证券因该问题损失的投行业务额以千亿元计。而未来,中信证券也需要在H股上市、创新业务方面得到证监会政策支持。因此,有券商分析报告认为,中信证券选择在此时出售华夏基金股权算是一种“掸落尘土”。
短期来说,中信证券的业绩肯定会受影响。梁静认为,转让将增厚中信证券每股净资产约0.63元,但将在一定程度上摊薄未来业绩。按照2010年口径,华夏基金对中信证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贡献度分别为12.3%和8.9%。照此测算,转让对收入和业绩的影响为-10.5%和-4.5%。若扣除股权转让收益,则影响分别为-13.2%和-7.4%。
但从长期来看,不出售华夏基金将会耽误中信证券其他业务发展,而且华夏基金本身发展受到影响、利润会逐年降低,对中信证券并无好处。而且从公告后各大券商发布的事件点评报告来看,券商普遍对股权转让落定持乐观态度。其中招商、国联给出中信证券强烈推荐评级,而其余券商最低也给出买入评级。
中金公司分析师王松柏认为,股权转让完成后,中信证券的可用资金规模和净资本将进一步提升,有利于直投、融资融券和跨境等业务的发展。事实上,中信创新业务方面动作频频,先后增资金石投资、中证期货、中信产业基金等多家子公司。
中信证券公告中也显示,本次股权转让未影响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仍将持有华夏基金49%的股权,并保持相对控股,可以继续分享华夏基金未来业绩增长带来的收益。而收益所得,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资本实力,公司将积极拓展盈利能力较高的创新业务,促进直接投资业务、产业投资基金、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和跨境业务的蓬勃发展,改善公司收入结构,实现业绩的稳步提升。
华夏基金重新启航
对华夏基金而言,股权问题的解决则有望改变2010年以来的停滞状态,重新出发。
作为对股权问题久拖不决的惩罚,2010年1月1日开始,华夏基金已被暂停新产品的申请,除了社保和年金管理外,面向普通投资者开展的新业务悉数被暂停。这也使得其在去年业绩不错的情况下,规模缩水353.57亿元,利润也减少1.019亿元。在各家基金公司加紧发新基扩大规模、完善产品线时,其影响不可小视。
今年4月,华夏基金运作近6年的亚债中国债券基金中国子基金由专户管理转为开放式基金——被暂停发行新基金16个月后,首个向社会公开募集的产品。一度被市场解读为开闸信号,但随后又遭华夏基金否认,该基金公开募集是基金运作方式的变更不是新发基金,由有关部门特批发行。
加上基金业股权激励始终未行,华夏基金近年人事震荡频繁。在最早一批筹备元老中,刘青山、戴勇毅、江晖等都已经离去。曾经的2号人物孙健冬也早已投奔私募。而且去年9月,有媒体报道,因博弈股权转让,一度传出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副总经理王亚伟双双递出辞职报告,却被证监会驳回,监管层否决二人辞职的理由是:“社会影响过大”。
近日,华夏基金机构部投资总监郭树强已被证实离职,加盟天弘基金,将担任天弘基金总经理一职。天弘基金市场总监宁辰也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了这个消息,但表示“相关手续还在办理中”。郭树强1998年进入华夏基金效命12年,在离开华夏基金之前,已是其投资决策委员会的成员之一,是不折不扣的元老级人物,主要负责专户业务团队。尽管华夏基金相关人士表示,郭的离职与股权转让无关。但不可否认的是,受证监会暂停其专户项目申请影响,华夏基金的专户业务与其他大型基金公司相比,发展相对缓慢,郭的空间不大。
相较而言,天弘基金总经理的职位对郭树强似乎更有吸引力。虽然天弘基金在去年底规模近75亿元,几乎不到华夏基金规模的三十分之一。但公司去年在产品创新上一炮走红,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而且有消息称,为了迎接郭树强到来,天弘基金有打算重建投研团队,以便让其大展拳脚。
对于华夏基金来说,股权转让之后何时发售新产品颇受关注。由于新产品的审批期限往往不超过3个月,只要股权问题在今年9月前落定,年内华夏基金重新获批新产品的可能性非常大。但华夏基金副总裁吴志军对媒体表示,由于当前的审批通道较多,华夏目前并没有开始设计新产品,还需等待转让彻底完成。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