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为何“不好说”?

2011年06月03日 03:42 来源:深圳商报

  □李英锋

  近日,江苏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周里村村民反映,在2006年江宁区一退休副局长——张必河,利用周里村开始新农村建设的机会,以生态农业开发为名占地400亩,最后多数土地被撂荒后,私建了一座“元湖农庄”,还陆续在园区内盖起了别墅等违建。江宁区国土局执法监察大队长苏德成表示,“元湖农庄”所建建筑既是违建,也是违法用地,没有任何手续。之前他们已经对张必河擅自建设的别墅实施了拆除,而农庄的主体建筑,因为张必河的不配合以及各方面的阻力,拆除难度较大。秣陵街道表态,违规项目是否取消“不好说”。(6月2日《扬子晚报》报道)

  退休副局长占地400亩的农庄属于违规项目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但当地国土部门却忌惮张必河的不配合及各方面的阻力,表现得缩手缩脚,没有底气,违规农庄所在的秣陵街道同样态度暧昧含糊,一副茫然无奈的样子。国土部门取缔违法占地的农庄是职责所在,本应理直气壮,却顾虑重重,畏难而止;秣陵街道作为江宁区的派出机关,对清理违建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却连一个“取消”都说不出来。江宁区国土部门和秣陵街道的软弱颇为蹊跷,给退休副局长的违规农庄蒙上了一层神秘莫测的色彩——这个退休副局长到底有何背景能量?取缔他的违规农庄到底遇到了哪些阻力?有啥“不好说”的?

  笔者可以想象得出,退休副局长曾在江宁区多个局打拼多年,累积了一定的官场人脉,他们中有的人会碍于情面,对违规农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动硬;有的人则会跳出来为老朋友“撑腰”,赤裸裸地干预妨碍对违规农庄的清理,这或许是“不好说”的方面之一。

  笔者继续想象,张必河的违规农庄建成之初,曾吸引了多位领导前往“考察”,领导考察是具有特别意义的,大抵等同于对违规农庄的默许甚或鼓励支持,而领导曾认可的项目怎么能够盲目推翻取缔呢?这或许是“不好说”方面之二。

  笔者还可以想象到的是,违规农庄是2006年秣陵街道周里村在新农村建设时引进的一个生态旅游项目,当地很可能把这个项目当成了政绩,既然是政绩,当然要“保护”,怎么能够拆除取缔呢?拆了,这或许是“不好说”方面之三。

  笔者想象的哪一条符合实际呢?吁请监督部门及时介入,涤清笼罩在违规农庄上面的迷雾,督导有关部门履职到位,彻底整治违规农庄,实现法律正义。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