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杨帆:第三轮量化宽松会来吗?

2011年06月03日 18:32 来源:财新网

  未来数月内,美联储推出QE3刺激市场信心的可能性很低

  【背景】近期,美国宏观经济数据,诸如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工业产出等,均不如人意。6月1日公布的美国ADP就业报告(该报告定期从约50万家匿名美国企业采集信息,是美国就业情况的反映)数据,远低于预期,令市场对5月非农就业增长产生悲观情绪。关于美联储可能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猜测再次浮出水面。

  上述报告显示,美国5月ADP就业人数增加3.8万人,远远低于预期的17.5万人,降至2010年9月以来最低。随后,摩根士丹利把美国5月非农就业人数增长预期由17.5万人下调至15万人,花旗则把增长预期由17万人下调至10万人。

  2010年底至今,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种官方判断,对美国就业状况复苏的崎岖不平早有预料,但现在看来,实际情况比预想的还要糟。

  6月底,美联储总计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将到期。市场本来对美联储实施新一轮量化宽松的预期并不高,但此次ADP就业报告似乎扰乱了市场信心。那么,美联储在QEII结束后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性有多大?

  莫尼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杨帆认为,2011年内,美国经济增长不会显著放缓,财政紧缩拖累经济增长,到2012年才会集中显现。鉴于当前的政治环境,伯南克在未来数月不会推出任何关于QE3的讨论。因此,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推出的可能性很低。

  首先,从美国当前宏观经济看,尽管受汽车生产中断和一季度的油价冲击,二季度美GDP增速可能仅略高于2%,但是,市场普遍预期,今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速不会继续放缓,GDP增速也将回归至3%左右。

  其次,杨帆判断,美国财政对经济的拖累会在2012年集中显现。届时,美国政府的结构性赤字将大为收缩,这意味着财政问题将显著拖累2012年的美国经济增长。到时候,如果财政支出进一步收缩,负面影响将更为严重。

  财政紧缩会影响就业市场。7月1日是美国大多数州及地方政府新财政年度开始的日子,由于大量地方政府身陷债务泥潭,杨帆判断,“自8月始,地方政府很可能拉开新一轮裁员的序幕”。这意味着,未来美国非农就业的增长,将完全依赖私营部门。

  所幸的是,截至目前,私营部门的就业增长明显好于2010年QE1结束时。而从美国工商业和消费信贷情况看,“近期,这两大领域的信贷在经历了长时期的冻结后,出现了企稳并改善的迹象,值得欣慰。”

  另一方面,杨帆认为,当前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格局,也决定了年内美联储做出任何重大决策“十分困难”。

  他分析,目前为止,美国最大的政治不确定性或风险,在于市场没有看到美国政客抑或选民达成任何关于削减财政赤字的共识,甚至连该问题是否需要关注或应当如何处理,都远远未能达成共识。

  尽管财政赤字和债务饱受关注,但国会议员的真正关注的是2012年的美国大选。大部分现任议员的首要任务是保住其席位或从众议员升为参议员。因而,当前最重要的是议员个人的政治前途,而非赤字和债务问题。

  因此,当前美国国会关于削减财政开支的表决“更像是在作秀”,其核心出发点不是能否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其对选票的影响。这也意味着,美国真正有意义的缩减赤字的行动,只会发生在大选后。在此前,美元“不可能趋势性走强”。

  除了经济增长与政治格局的影响,第三个限制了美联储年内推出QE3的原因是,QE2持续的八个月中,美联储每月按计划购买1000亿美元的国债。如果按每月20个交易日计算,每个交易日10点15 到10点45期间,即美联储在公开市场操作期间会注入约50亿美元的流动性。

  如果当日联储的购买金额超过市场预期,通常当日股指会上扬,反之则下挫。在过去的数个月中,许多交易员都基于上述假设操作。这意味着,一旦QE2结束,金融市场面临调整风险。

  但是,杨帆认为,即使这一风险存在,美国联储下半年也不一定会推出QE3来刺激市场信心,“这种可能性很低”。这是因为,即使QE2结束后美国股市出现下跌,美联储也要耐心观察数月,才会讨论新的经济刺激方案。

  杨帆判断,未来数月内,美联储不会给金融市场更多的利好刺激,大宗商品不会有系统性的机会。对中国而言,当6月通胀高峰过后,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也没有继续收紧的必要”。■

  (财新记者 刘志洁 改写)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