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国5月失业率升高至9.1%

2011年06月04日 09:02 来源:财新网

  实际就业情况不如数据显示严峻,量化宽松可能性不大

  【财新网】(特派华盛顿记者 章涛)美国劳工部发布的5月非农部门失业率达到9.1%,这一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复苏的过程仍然漫长。

  6月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美国共新增就业岗位5.4万个,而此前连续三个月新增就业岗位平均达到22.2万个。5月私营部门新增就业8.3万个,低于上个月的26.8万个,也低于前三个月24.4万个的平均值。企业服务、医疗、采矿等部门增加了就业,但各级政府削减了工作岗位。

  失业率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程度的中期性指标,显示出美国企业对经济前景预期不够满意,且扩张不够,因此在增聘人手方面缺乏足够动力。4月失业率为9.0%,该指标在3月时曾一度降到8.8%。

  巴克莱资本当日将其对二季度的经济增长预期从3.5%调低至2%,并把三季度预测从3.5%调至3%。

  “从去年12月至今年4月期间名义通胀率的攀升使消费者的购买力减弱,进而影响了消费支出,”该公司发言人马丁(Seth Martin)说。

  经济数据走低显然对正在准备竞选连任的奥巴马不是好消息。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古尔斯比(Austan Goolsbee)试图从正面角度看待目前增长乏力的情况,他表示这是经济复苏道路上的正常磕碰,强调过去两年来经济已经有了显著好转,在过去十五个月中增加了210万就业岗位。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埃金(Douglas Holtz-Eakin)此前向财新记者表示,失业率在最终下降之前出现反复很正常,此前失业率虽有下降,但是是因为统计中没有包括放弃找工作的人,如果这些人一旦重回求职大军,失业率会在短期内迅速上升。

  而穆迪首席经济学家赞迪(Mark Zandi)也认为实际情况并未如数据显示得那么糟糕:“实际就业增长应该要好于今天出台的数据。在假设油价已经到顶的前提下,经济和就业在今年秋天都会加快复苏步伐。”

  美联储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和公开市场委员会纪要中都表示正在关注由于油价和食品价格上涨导致的名义通胀率上升,但认为这只是短期效应,不会改变对核心通胀的长期预期。

  上周数位在货币政策上持保守态度的经济学家也向财新记者表示,尽管对企业的物流成本可能带来压力,油价上涨并未真正传导至核心通胀。他们不认为美联储近期会出台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而且6月底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就将结束,目前美联储并没有释放信号使市场对第三轮宽松政策做出预期,因此至少在年底前很难再继续出台积极的货币政策,应会有一段观察期。■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