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五月CPI料创新高市场预期本周末加息可能性大

2011年06月07日 13:11 来源:新闻晚报

  □经济参考报

  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5月份经济数据,届时包括CPI、投资和消费等在内的重要经济数据将被披露。尽管已公布的5月份PMI数据显示,各分项指数均有所回落预示通胀压力减轻,但机构对5月份的CPI数据仍较为恐惧,WIND统计的25家机构的预测均值达5.4%,更有不少机构预期CPI有望达到5.5%,刷新34个月以来新高。分析师预期,本周末央行或将加息25个基点,在下周数据公布后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

  CPI或创新高 加息压力增大

  “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影响,5月份食用农产品价格开始结束小幅回落的过程,重回小幅上涨。同时非食品价格仍维持高位,我们初步判断5月份CPI同比涨幅将可能达到5.5%,创出年内新高。 ”交行金研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接受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银河证券预测,5月份的翘尾因素为5.4左右,经测算5月份新涨价因素维持稳定,因此,5月份CPI同比增长5.4个百分点左右。考虑到非食品新涨价因素中有一部分很难做出准确估算,以及考虑到统计局与其他部门统计数据可能存在的误差,预计新增因素影响范围为-0 .1至0.1个百分点,从而CPI的同比波动区间值为5.3%至5.5%。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由于政策的累积效应和食品价格季节性因素的影响,CPI的环比已经开始出现回落,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长环比和物价环比均将处于回落之中 。可是由于翘尾因素的影响,GDP增长的同比和CPI同比的变化并不会显现。预计二季度全季度的C PI同比仍将维持在5.0至5.5之间。

  经济增速回落 主动调整所致

  上周(6月1日)公布的PMI指数为52%,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好于市场预期。此前以中小企业为样本的汇丰PMI指数为51.6%,环比继续下降。从各分项指标看,购进价格指数、现有订货、原材料库存和新订单指数降幅较大,其中购进价格指数下降5.9个百分点。

  “5月份PMI小幅走低,但仍处于扩张区间。 5月份PMI较4月下降0.9个百分点至52.0%,延续了4月份开始的下降趋势,并开启了5至7月该指数季节性持续走低的进程。然而,5月份PMI不但高于市场之前所预期的51.6%,且其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历史平均值,说明总需求继续着宏观调控政策目标回落,但经济基本面依然良好,制造业仍维持扩张态势。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判断,PMI未来两月跌破50的可能性不大。如果PMI在未来两个月维持过去6年的平均下降速率,则6月为50.9,7月为49.7;但由于原材料购进价格回落能够有效抑制内需决定的新订单的过快下跌,未来两月PMI回落可能延续5月份降幅收窄的态势,则跌破50的可能性虽然存在,但并不显著。

  但也有经济学家认为,5月份PMI回落幅度加大,显示企业去库存调整可能处于加速态势,要关注“紧缩加时赛”延时带来的“政策超调”风险。

  紧缩政策起效 短期内不紧不松

  虽然经济增速已经显露回落势头,但经济学家认为,目前的经济减速,正是2010年以来政策持续紧缩逐渐显效所带来的,符合政策调控预期和需要。短期内,政策固然没有必要继续大力抽紧,但却也不需要放松,更需要的是“继续保持中性,巩固调控效果”。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当前经济可能正进入到一种不温不火的 “平台期”。这种变化意味着,前期的紧缩政策正在收到成效,未来经济可能温和减速,这将为未来1至2个季度内通胀的回落奠定基础,中国经济由此将可避免“滞胀”。他认为,未来政策也仍需要继续保持中性,如果这样,就应该不会出现 “硬着陆”。预计在6月份仍然存在继续上调1次准备金率的可能;在6月或7月,仍然可能继续加息。

  申银万国判断,在通胀明显回落之前,储备经济出现硬着陆迹象,宏观政策将继续保持偏紧基点。虽然该机构新近将全年CPI预期上调0.4个百分点至4.95,但申银万国认为,未来有1次加息,存款基准利率将上调至3.5%,时间窗在6、 7月。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