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商业对接公益依然“长袖善舞”

2011年06月10日 01:00 来源:中国企业报

  本报记者 江雪/文

  颠覆者忍受着被颠覆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的耐心、体力、激情来实现这个梦幻式的“灵魂自救”?用企业家曹德旺的话说,那是“心理诉求能力”。

   曹家几代信佛,但曹德旺坚持不烧香。他的种种个性相加起来,让人很难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中找到跟他类似的人。

   即使捐款数亿给社会,曹德旺也直言“不喜欢与经济学家、政治家过多打交道”。

   所以,希望他回答“为什么捐款”简直就是亵渎他的智商。一边赚钱,一边捐钱对他来说就是快乐和幸福。

   面对很多人质疑花7000多万建筑的“皇宫式”庭院,他一样反感。在捐赠3亿股福耀玻璃股份成立了“河仁慈善基金会”当日,曹德旺在公司网站发表了部分接受采访的内容:我要告诉人们,我的钱是30年做生意一分一分赚来的,所以,我特别强调生活品质和个人幸福;但另一方面,我还非常愿意捐出财产,这是信仰的因素,获得的还是幸福。我们国家13亿人,如果有5%的人能够从心里头喊出这句话,国家就有希望。慈善有很多方式,我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方式。我捐出的每一分钱都要严格管理。

   无论是曹德旺的股权捐赠还是陈光标的“暴力慈善”,都在2011年初春引发了人们对公益慈善事业方式的高度关注。自2010年冬天“巴菲特裸捐风暴”以来,中国人的思维一下子跳跃到一个新境界:慈善者都是好人吗?他们努力慈善的目的是什么?

   就在一个个事件争议的背后,有一个人也被频繁地推向公众的视野,他就是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原司长、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的院长王振耀。

   说起这两个“特色慈善企业家”的表现以及带来的质疑和谩骂,王振耀5月29日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示:高调慈善其实是现代慈善的基本品格,社会要容忍有缺点的人来做慈善。如果善心不被善意引导,最后社会就极端化了。我们应该多问问自己:我们的社会怎么了?为什么会频繁出现国际社会都不理解的“对慈善者剥皮”现象?

   曹德旺因此也提示各位企业家:不要特意学习我的方式和做法。一个企业家首先要做的是保障员工及消费者的人权、保护环境、依法纳税。如果在这些基本问题上都做不好的话,所做的慈善也是摆样子、花架子。受西方教育的儿子给他讲了一个观点:任何人捐献出的钱只是慈善系统的一部分,关键的关键是钱背后的情感方式和思想立场。“商业对接公益”,因为有着延续性。

   或许,正是看到了企业家的亲情的互动,我们才可以很好地理解,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诞生的“河仁慈善基金会”,也理解了他捐出的与配偶、子女共同持有的福耀集团3亿股股份。

   王振耀非常担心财富方式的创新所引起的言论风波”伤害到慈善者的心灵,因此,他一再提示人们“不善于引导善心,危害是非常大的。富豪失望了,社会的极端化更难改变。不要推慈善者上 ‘祭坛’。”

   接纳新生事物都有“水土不服”的现象。作为一个颠覆者,曹德旺表示不怕被颠覆。

  “世界野心”和中国世故

   为什么比尔·盖茨、巴菲特在美国把慈善事业也一样搞得震天动地?因为在美国,如果他们不积极地去做“裸捐”的推动,富豪和贫困人都可能对他们表示失望或减少尊敬。他们承担不起。

   李连杰,曾经的电影明星,建立“壹基金”3年来一直想突破制度瓶颈。只有突破这个“瓶颈”才能使中国的慈善事业不再仅仅是“遗忘性”救灾。

   周游过世界的李连杰想做中国的“印度穷人银行家”。正是在“社会企业”思想的影响下,他拿出了400万元来启动公益项目,让8000名妇女实现就业。

   他希望持续造血。壹基金2010年12月落户深圳,交由多个企业家管理之后,他在博客中写道:假如我们要解决社会的自闭症,一个自闭症的企业不断地创造财富以后就复制,就做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行为,但是股东不分红。这样的一个模式就可以带动公益事业自己的造血功能,可以持续做下去。

   这不仅仅是给财富以尊严、以价值,而是给所有普通人以希望、以权利、以尊严。要想真正化解世界因为贫富带来的差距和人心之间的情感沟壑,只有放飞爱的希望才是最大的希望。

   从某种角度说,李连杰十分理解和同情陈光标。像他这样一直默默坚持以“捐钱”为直接慈善方式的企业家不少。实事求是说,中国目前使用这个方式也不为过。

   但是,作为慈善家他也提示行业研究者,“中国的很多商人、富人都在躲避中国的财富数字。这个数字很大,确实像洪水一样来了,淹没了我们传统的河道、传统的体制、规定。实际上我们应该学大禹治水的方法,要疏通加宽河道。”这是他的心里话。

   作为高调慈善企业家,陈光标度过了“痛苦的5月”之后在博客中写道:“尽管我诚信慈善遭到攻击、谩骂,甚至以极其苛刻的道德标准检验我的动机,但是,我还是挺过来了。我会反思自己的方式,会继续走下去。”

   事实上,被这个事件做了“道德洗礼”的绝不仅仅是陈光标,而是全社会有良心的人,讲究中国世故的人。

   一位北大教授在5月环保行业企业领导学习班开班仪式上讲道:对陈光标堂堂正正答应“裸捐”的行为,我们的社会要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哪怕他在其他问题上出现了一点瑕疵,我们也要理解和宽容。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这是现代慈善的基本品格。

   5月中旬,陈光标再次给台湾捐款1000万元,以此表明不变的慈善态度。

   他也表示非常理解李连杰们的努力方式,称为“世界野心”。

  慈善需要“完整价值链”

   在不久前举办的“家族慈善国际交流会”上,宗庆后表现出了新姿态。过去他坚持“中国企业家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做好企业”的理念,如今发展为“我将考虑建立更大的全国性的慈善基金会,以支持中国的科技创新与教育事业”。

   宗庆后日后在网站上发表观点:这次活动中,有人建议我可以考虑加入新能果机构,成为首个中国大陆地区成员。我的理性思考是,我提倡“造血”功能,所以,我们在很多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建了很多工厂,帮他们富裕起来。目前,让我去国际上做公益还有很多距离,但是我并不反对自己与世界上家族企业和慈善机构做国际经验交流,这是一件好事。

   尽管这还只是一个态度,但我们发现,这是“中国首富”在公益立场上向中国财富界传递的一个重要的、也是有价值的新信息:尽管《中国可以说不》显示出了民众从人心到大脑其裂缝之大、其隔阂之深、其家园感的疏离和丧失,使得很多人对“向何处去”无以言对。但是,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家代表,他要有东方式的承当。

   他的女儿宗馥莉表示“追随父亲的步伐,支持公益事业”。

   这次“家族慈善国际交流会”汇集了来自洛克菲勒家族的佩姬·洛克菲勒、多纳利家族的以力亚特·多纳利、阿联酋投资集团的拉沙·加法、陈诚家族的陈宇廷、北极光投资的邓锋等海内外财富家族的代表与财富人士。与宗庆后交流最多的佩姬·洛克菲勒强调:慈善是一种系统的、动员多种资源帮助被资助者的长期发展的事业,钱只是整个慈善体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财富家族在慈善事业中得到自我的内在平衡、追求自我与社会的平衡与寻求社会和自然的平衡。

   宗庆后公开跟媒体交流的心得是:这个境界是他以前没有感受到的,包括佩姬推崇的“从事慈善事业,也需要不断学习,很多时候我们迅速的作为掩盖了很多问题,但我们停下来反思一下,就能发现很多问题”。

   这或许就是中国慈善家和世界慈善家的本质区别。

   宗庆后结合中国当前慈善的实际情况后做出分析认为: “首富”也好,企业家也好,他已经开始用国际新视角思考慈善的关键问题:完整的价值链。

   中国素有家族文化,但是家族如何由一私益单位发展为更具社会责任感的公益单位,目前还鲜有成果和经验。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财富人士,包括曹德旺、牛根生等在建设组织化与参与建立组织化的慈善事业上迈开了步伐,但是在公益方向的选择、公益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公益圈建设方面,中国的财富家族所做的很有限。

   南都基金会秘书长徐永光就坚持自己的观点:真正的财富家族从事慈善事业,更珍惜家族名望,动机更为单纯,对于慈善实效更为追求,为使得财富家族奠定其更为长远的发展契机提供了社会道义基础。

   “如果企业到这个阶段,我最希望能建立一个类似诺贝尔奖基金会,鼓励我们国人创新。”宗庆后表示, 慈善是一个漫长的路程,更是考验心智的过程。每个企业家都需要激情加理性。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中国企业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