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5日 01:24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极其复杂,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难下,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依然未除,全球流动性继续泛滥,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和主要货币的汇率加剧波动,新兴市场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在我国经济运行当中的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体制性的矛盾和结构性的矛盾叠加在一起,宏观调控的难度不断加大,复杂的形势提出了严峻的思考,需要我们深入的研究,正确地判断形势。
6月1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香港经济导报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论坛上,来自国内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著名专家和学者,围绕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可持续繁荣为主题,对我国当前的内外经济环境、短期经济波动,尤其是未来如何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负利率不利于宏观经济正常运行
2011年前四个月C PI上涨率是5.1%,其中新涨价的因素达到2.3个百分点。按照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计算,2011年全年翘尾的因素是2.67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从5月份开始,即使不再有新涨价的因素加入,全年C PI上涨率还会达到近5%。从现在的情况看,6月份因为翘尾因素最高,有可能达到高峰期。今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还在高位水平,原油的价格仍然维持在100美元/桶,粮食价格高企。国内因为气候异常,粮食涨价的预期也比较强,近来猪肉、鸡蛋价格两位数增长,水电、天然气的涨价压力也不少,最近日化产品也涨价。总之,今年到现在为止,物价上涨的压力不小。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新一轮通胀主要是输入型的,这一说法值得研究。所谓新一轮通胀大致是从2010年7月份算起,因为那个月CPI超过3%。我认为,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主要不是输入型的,而是2007年以来和2009年加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信贷投放过度造成的,集中表现为货币太多、流动性过分充裕。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全球油价、粮价、资源价格的上升对中国消费物价的影响预计在30—40%之间,这就说明中国新一轮的通胀主要不是输入型的,而且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这几年这么大幅度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是同我国多年来粗放扩张、需求过旺,推高了原油、铁矿石、铜、植物油价格上涨有关系。拉丁美洲有一位银行家说,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中国的能源需求共同导致了全球的通胀。
再看货币,从2003年到2010年人民币贷款规模七年增长了32万亿元。M 2在2004年—2010年六年增长了1.85倍,M 1也是同样,也是年均增速接近19%,以上M 2和M 1年均增速均超过了年G D P增速和C PI的上涨率,造成了流动性的过分充裕。因此从2010年7月份开始,C PI的上涨率一直在3%以上,这是通货膨胀释放和抬头的根源所在,是2007、2008年通胀的继续发展。
面对通胀需要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要重视通货膨胀问题。通货膨胀实际是政府对居民的一种征税,降低居民的实际收入,而且通货膨胀使得低收入者受损最大,而中国每一次出现通货膨胀首当其冲的是食品的价格大幅上涨,从而大大加大低收入者群体的负担。因此通货膨胀必然带来收入差距的扩大,与现阶段我们提出要缩小收入差距的迫切要求相背离,正因为这样通货膨胀如果不能够加以治理或者是任其恶性发展,必然是民怨加重,甚至危及社会稳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二是要调整负利率政策。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多数时段都是实行负利率政策,2010年2月份起到现在已经16个月一直是负利率,而且现在还看不到终结点。负利率不利于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负利率同样等于向普通的老百姓征税,中低收入者是负利率的最大受害者。为什么政府会热衷于维持负利率?最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负利率使资金的成本低,有利于经济的粗放扩张,有利于短期G D P的快速增长。通货膨胀往往造成负利率,而负利率又带来对资金的需求过旺,不利于通胀的治理。因此,如果真的是要把治理通胀和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就要改变负利率的政策,尽快使实际利率转为正值。
三是要保农业、保粮食。建国以来,包括改革开放以来,历次的通货膨胀和价格大幅度上涨都是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这次也不例外,比如2010年C PI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2%,2011年1到4月份,CPI价格上涨5.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从一月到四月每个月都在两位数以上,所以稳定物价首先是要稳定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价格,保障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应。目前国内种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回报率太低,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很多发达国家都对农业进行高补贴,我想中国也要逐步增加对种粮从事农业的补贴,财政支出用于“三农”的部分还需要大幅度增加。
原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常务副院长林兆木:现在就应该预防通货紧缩
“十二五”规划最大的亮点就是根据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确定了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现有的结构、体制和利益格局之下,实施“十二五”规划最大的难点也在于贯彻这个主题和主线。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和解决三个重大的问题。
第一,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第二,对投资和消费重大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第三,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的力度。
“十二五”前期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最主要的问题是抑制通货膨胀。从过去我们实施五年规划的实践经验来看,经济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有曲折起伏的。“十二五”时期可能也是如此。“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同时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以及能源、粮食供求和价格的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从国内来看,“十二五”前期主要是面临通货膨胀的威胁。同时也可能会因为过度投资、产能过剩,导致在2013年或以后,出现经济速度的下滑以及经济紧缩。有人可能不理解,现在不是通胀吗,怎么会通缩呢?我认为这个问题是转化的。1994年、1995年,当时主要任务是应对通货膨胀,1997、1998年之后,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需求不足,出现产能严重过剩,导致通货紧缩。
“十二五”时期,还是面临输入型通胀的危险。根据国际上许多机构预测,今年下半年国际油价会在110—220美元/桶之间震荡。从中长期来看,2015年以前国际油价可能会继续走高,这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石油开发项目延误,2011年到2013年期间,石油产能的增量可能出现下降。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特别是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增长势头强劲,全球石油需求将会继续增加,由于美元的长期贬值趋势,也会继续推高国际石油价格。从国内的因素来看,成本推动是“十二五”时期通货膨胀的一个显著特点,包括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和融资成本的上升。
这几个因素中,我觉得比较复杂的一是输入型通货膨胀,我们不掌握主动权;二是各种成本要素的推动,多年的欠债,现在到了偿还期,同时食品、能源等需求弹性较少,因为工资、粮食价格都会加入所有商品的成本,所以“十二五”时期抑制通胀尤其要防止工资投入价、农产品价格和工业品价格、上游产品价格和下游产品价格互相推动、轮番上涨的形势。
关于产能过剩问题。主要由这些年的高投资引起的。上个世纪90年代,投资率平均为37 .8%,2003—2010年,连续八年上升到40%以上,去年达到了历史顶点48.6%。最终消费率上世纪九十年代平均是60%,2007年到2010年持续下降,降到了50%以下。2010年降到了47.4%。其中居民消费率90年代平均是45.6%,2005年-2010年连续六年降到40%以下,去年降到了33.8%这样一个历史的低点。投资和消费严重的失衡,将是导致未来产能过剩和可能引起经济下滑的因素。
关于金融不良贷款问题,最主要的是金融领域可能会出现“潮水效应”。根据日本学者对本国经济的研究发现,不良贷款问题在经济繁荣时期看不出来,一旦经济下滑、水落石出就看出来了。大银行因大到不能倒,但中小银行首当其冲。我国居民贷款比例非常小,不太可能发生美国的次贷危机,但我们要看到另一方面的问题,就是贷给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另一方面,因为这种贷款项目是长期的,短时间不良贷款只要能够付息,不良贷款从银行的五级不良贷款中反映不出来,但从中长期来看这个问题很难说。
我认为,要解决投资消费等存在的问题,关键是适当降低投资率、适当降低经济增长率,从去年G D P年均增长10.3%开始,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到“十二五”末期经济增长率在7%—8%之间,如果这样做的话,就会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胡乃武:2011年将存在温和通胀
我国通货膨胀形成原因包括三点。
第一,流动性过剩。造成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是外汇占款。巨大的外汇占款大大增加了国内货币的流动性,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
第二,成本的过快上涨。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是通货膨胀形成的重要原因。无论是人工成本、土地价格还是原材料价格上涨趋势明显。
第三,输入型价格的上涨。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突破100美元大关,金属矿和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都达到10%左右。西方国家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剧了流动性过剩,再加上世界经济持续缓慢复苏和大宗商品存在供需缺口,都推动了物价水平的上涨。
2011年我国将存在温和的通货膨胀,全年通胀率预计为4~5%。通胀的高点将出现在第二季度,之后将在略有下降的基础上趋于稳定,全年将呈现“前高后稳”的态势。但也存在以下几个不确定性:
第一,2011年物价上涨仍有较大的过剩的流动性基础,流动性回收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存在着不确定性。首先,长期的高速货币发行导致目前累积的流动性存量较大。其次,2010年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导致2011年的信贷规模惯性较大,贷款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再次,热钱的流入和贸易顺差的持续高位运行将使外汇占款比重依然较大,从而将部分抵消掉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应。最后,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也将倒逼中央银行增大货币发行。
第二,2011年我国农产品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上涨。首先,部分粮食主产区出现大面积灾害。其次,全球自然灾害频发和美元贬值压力将会导致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从而就会给我国农产品价格带来较强的输入型价格上涨的压力。再次,2011年我国“民工荒”现象加剧,农民工工资将进一步上涨,由此将会推动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最后,2011年我国继续上调稻谷和小麦等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但是会进一步推动已经持续上涨的粮食价格。
第三,受发达国家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以及2011年全球经济超预期反弹等因素的影响,包括石油、农产品和基础原材料在内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进一步升高,从而会加大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
总的来说,由于我国实体经济运行状况基本上是良好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基调已回归稳健,因此,2011年会发生温和的通货膨胀,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的预测,2011年全年的通货膨胀率为4.6%,2012年为3.3%。
对于如何治理通货膨胀,这里提出六点对策建议:
第一,2011年全年尤其是上半年应实施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着力回收过剩的流动性,积极应对当前的通货膨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M 2全年增速超过16%的预期目标;动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力争全年新增信贷规模控制在7万亿元之内;适度加快人民币升值进程,2011年升值幅度可达到3.5%。
第二,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的宏观管理。从治理流动性过剩导致的各种后遗症出发,实施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为防止经济泡沫的蔓延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同时,货币管理与信贷监管应延伸到银行的表外业务和民间融资活动。
第三,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的微观管理。一方面,应当对涨价敏感的低收入人群进行利益补偿,建立特殊人群价格补贴机制;另一方面,加快市场秩序的治理,防止各种游资利用居民对物价上涨的恐慌心理进行投机活动。
第四,加强输入型通货膨胀的管理。一是通过降低进口关税,加大进口力度,以平抑本国短缺商品的价格;二是可以适度进行人民币升值,以对冲国际价格的上涨;三是强化对国际游资的管理。
第五,加大供给管理的力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加大支农力度,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粮食安全。
第六,强化政府对货币政策和投资政策的管理。一是改变货币政策“政出多门”的状况;二是约束和防止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带来的信贷倒逼。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中国经济尚不存在滞胀风险
2007年至今,中国经济运行态势表现出四个阶段的变化,由2007年的高位偏快,转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的大幅下滑,随后转向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恢复性大幅回升,又进一步转向新一轮合理的适度增长区间。进入2011年之后,中国经济向适度增长区间的平稳回落过程。
2011年和“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走势可能会呈现以下六大特点:
1.从经济周期波动的态势看,2011年和“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将在新一轮周期的适度增长区间运行。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1953年起,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进入工业化,到2009年,经济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波动共经历了10轮周期,2010年又进入了新一轮即第11轮经济周期。如果宏观调控把握得好,第11轮经济周期有可能延续第9、10轮周期的长度,走出一个十年左右的“中程”周期。这样,2011年和“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就可能运行在新一轮周期的适度增长区间。
2 .从基年经济增长率的位势看,起点较高,2011年和“十二五”时期继续加速上升的空间不大,宏观调控的侧重点是使经济走稳,主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2010年,经济增长率为10.3%,位势较高,继续加速上升的空间不大。宏观调控的侧重点是使经济走稳,防止借“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盲目大干快上,防止借领导班子换届之机大搞“政绩工程”,防止整个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努力保持国民经济在适度增长区间平稳运行。为此,2011年和“十二五”时期,宏观调控首先要使经济增长率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的恢复性大幅回升,向适度增长区间平稳回落。这一正常、平稳的回落过程并非是中国经济已经陷入或可能陷入滞胀状态。
3.从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看,2011年重在稳定物价总水平“稳物价”与“稳增长”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今年内的物价走势,由于2010年物价走势是前低后高,再加上翘尾因素的影响,今年可能会是前高后低,经过努力,实现4%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是有一定把握的。但是,还要考虑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从今、明两年看,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经济增长态势。不排除今、明两年我国经济增长仍然可能会出现偏快问题。这主要是考虑到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再加上“十二五”规划开局,各地大干快上的热情很高。因此,当前“稳物价”与“稳增长”的任务是相辅相成的。二是农业自然灾害因素。我国已连续7年粮食增产。今年,如果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严重的话,将会影响到粮食丰收,会助推物价上涨。三是国际因素。如国际上原油价格、原材料价格、农产品价格走高的话,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加大。
除以上三个不确定性因素外,我们还要关注和警惕工资上涨与物价上涨的螺旋式攀升问题。
4.从宏观调控的政策组合看,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搭配。
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对宏观调控两大主要政策的取向和搭配进行了调整,即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而货币政策则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之所以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要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与前两年有所不同的是,随着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积极财政政策的规模和重点要有所调整,力度有所微调。
5.从潜在经济增长率看,“十二五”时期,在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背景下,适度经济增长区间可把握在8%—10%,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中线可把握在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主要表现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一系列结构性矛盾,使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受到能源、矿产资源、土地、水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制约,受到各种成本上升的影响,受到国内消费需求狭窄的限制,受到国际上经济、金融等风险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十二五”时期,适度经济增长区间的上限可下调2个百分点,即适度经济增长区间可把握在8%—10%,潜在经济增长率中线可把握为9%。
6 .从经济增长的动力看,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化的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动力源。“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发生两大历史性变化:一是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将由“中低收入组”进入“中高收入组”;二是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将超过50%。这将为“十二五”时期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促进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重要动力。
(本报记者 金辉 整理)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