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7日 12:27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已设立四年的中央地勘基金,先后在26个省(区)实施了188个风险勘查项目。累计投资达到19亿多元,完成钻探工作量100多万米,共发现大中型矿产地50处。
其背后,是在体制性障碍、机制性冲突、市场性矛盾并存的情况下,对如何利用国家资金降低找矿风险、拉动社会投资、繁荣矿产勘查市场的积极探索。
如果说中央地勘基金是一个探路者,而这探路者的领头人就是国土资源部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主任程利伟。
积极探索 努力找准地勘基金的定位
2006年初,《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提出,国家建立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着重用于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的前期勘查。随后,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共同出台了《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应运而生。
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央地勘基金“滚动发展”的思路与业内人士的期盼存在巨大差距。听说程利伟要到基金管理中心任职,熟识的人纷纷劝他慎重考虑,不少人认为政府部门与基层单位对地勘基金认识上的巨大差距,注定基金管理中心是个不可能长期存在的单位。看到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的态度后,朋友们给他指了条路,以稳为主,只要保证不出事就是成功。
程利伟却恰恰选择了另一条路:主动作为,大胆创新。在资本功能上,要让中央地勘基金成为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在政策引导上,要让中央基金成为体现国家意志、支持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营造符合两个规律的地质工作风向标。
在到基金中心任职后,程利伟就利用一切机会,请教老专家,与有关部门、领导反复沟通,说明在我国地质勘查新旧体制转型的过渡时期,公共财政逐渐从商业性矿产勘查领域退出、社会资本跟进不理想是最突出的特点。在风险资本市场尚未建立、地质找矿风险化解渠道缺失的情况下,基金的主要功能定位必须确立在“化解风险”和“政策调控”上,不能因为“滚动发展”而与社会投资主体“抢饭碗”,要通过化解风险来引导、拉动社会资本投资商业性矿产勘查。
实际工作中,他还对基金项目、地质找矿领域出现的新经验进行深入调研总结,先后撰写了《地质勘查基金的历史使命》、《实现找矿突破的新途径——安徽“泥河模式”给我们的启示》、《再议设立国家矿产勘查规划区——学习〈徐绍史同志在河南、安徽调研时的讲话〉的几点体会》等文章,为基金由当初滚动发展的定位转变为化解风险”进行积极努力。
今年5月,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印发了《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办法》,政策调控、化解风险的定位正式确立。
主动作为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
程利伟向干部职工强调最多的就是,基金管理工作一定要有大局意识,要牢牢把握资源经济形势,努力为国家矿产资源宏观管理做好支撑。
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发生冰冻灾害,出现了“煤荒”,面对当时煤炭后备资源不足的现状,程利伟提出应当未雨绸缪,加大煤炭勘查力度,尽快建立具有梯次搭配的煤炭资源战略储备制度。随后,基金中心加大了对南方省份的煤炭勘查项目的支持力度,并从西北、东北、中东部地区以及南方省份布局煤炭勘查。2008年底,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他提议召开了地勘市场形势座谈会,并提出地勘基金应当化“危”为“机”、支持矿产勘查“走出去”的设想,这为后来国土资源部赋予基金中心组织实施国外风险勘查专项的职能奠定了基础。
在项目设立中,程利伟带领中心工作人员,主动践行地质找矿新机制,认真落实国土资源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部署,积极推进部省合作,加快开展整装勘查。中心已分别与西藏、贵州、四川、辽宁等省(区)国土资源资源厅和地勘单位签署协议或达成合作意向;同时,为充分体现国家意志、主动担当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重任,组织提出了“地勘基金单矿种找矿计划”。
对于地勘基金的特点,程利伟经常说的就是“不与市场争权,不与企业争利”。他组织基金中心人员就如何制定支持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政策,如何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如何规范地勘基金运行,实现中央和省级基金协调联动等问题,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在调研成果基础上,基金管理中心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厘定了各相关方的责、权、利及其相互关系,规范了地勘基金项目组织实施各个环节的管理,对正处于转轨时期的我国地质工作的健康发展,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科学管理 建立规范化运行机制
基金成立以来,共设立近190个项目。在社会资本投资跟进地质找矿不理想的情况下,基金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程利伟作为从地质院校毕业后就一直在地矿领域工作的人,圈内熟人、朋友有多少是可想而知的。但是,自基金设立以来,程利伟就从没有对任何一个项目的立项进行过干预,立与不立完全以评审专家的结论为依据,专家否定的项目绝对不上。
但是,当了解到可以通过综合评价,实现找矿一举多得的信息后,程利伟又会及时向项目管理人员发出非常明确的指令。在一次出差的飞机上,当他从一位核工业地质工作者那了解到,鄂尔多斯盆地存在很好的铀矿找矿前景时,一下飞机,他立即将电话打回中心项目处,要求在内蒙古某地的煤炭勘查项目中,增加有关铀矿、煤层气的综合评价内容。按照他的这一指示,基金中心利用煤炭普查钻孔开展煤层气和放射性检测,发现具有超大型规模前景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带,并控制一处中型铀矿矿床以及4个找矿靶区。一个电话催生了“煤铀兼探”,化解了找铀风险,为国家节省了数亿元的找铀前期投入,取得“一矿变双矿”的可喜成果。该项目被中国地质学会评为2009年我国十大找矿成果。
目前,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已形成规章制度30余项,内容广泛涉及到项目立项、资金使用、业绩考核等多个方面,并形成了勘查工程质量保证、监理等制度体系。靠制度约束人、靠制度干工作,已成为基金中心的一大特色。
2009年,基金中心领导班子获得了国土资源部年度“执行力好班子”称号。谈到这一成绩,基金中心的多名工作人员都说,这与程利伟身体力行、以身示范关系密切。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他率先向全体职工作出了《参加创先争优活动的公开承诺》,并请全体职工监督。在整体推进中,他提出基金中心创先争优工作要在结合基金管理实际方面下功夫,突出岗位争创,干部职工全体参加,工会、团支部、妇女组织共同参与。通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实践,初步形成了在工作中比学习、比作风、比实效、比创新、比廉洁的良好氛围。
在带头执行《廉政准则》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的同时,他注重加强与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的沟通交流,充分调动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加强廉政制度建设的同时,始终注重和强调廉政机制的建设,提出并促成了基金中心各级管理岗位实行“A、B角双负责”的管理模式和项目评审工作实行监审、评审、组审三方分制的“防火墙“制度。
在持续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中,他针对基金中心是一支职能新、人手少,集地质勘查和经济管理于一体的业务管理型队伍这一特点,在加强自我学习、不断完善感召力的同时,结合基金管理中心实际大力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明确把“立德、增智、创业”作为基金中心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核心目标,取得了重要的学习成果。按照“和而不同”的原则抓好班子建设,调整班子分工,使班子成员发挥各自优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既团结和谐又富有朝气。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