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风暴来袭 央企与地方暗战稀土整合

2011年06月17日 18:59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孙先锋 北京报道

  乱像错综的“稀土战国时代”或将一去不复返,新的强势整合大潮在南部中国畜势待发。

  在未来的南方整合中,大型央企五矿集团、中国铝业、中国中色等是业内看好的“龙头企业”,将会在整合重组中充当起“挑大梁”的角色。而雄踞一方的地方“大员”——地方性龙头企业很是不甘示弱,以广晟有色、赣州稀土公司为代表的地方实力派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亦将加入整合大潮。

  一位接近工信部的消息人士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稀土行业整合中既要发挥央企的龙头作用,同时也要兼顾一下地方政府利益,把地方性龙头企业也纳入其中是正确的,当地这些龙头企业的整合优势甚至不亚于央企”。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目标,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目前国内有望入围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前三名的各大企业,包括央企五矿集团、中色集团、中国铝业公司,以及地方国资主导的广晟有色、厦门钨业和赣州稀土矿业公司等。

  不过,随着各项细化政策的陆续出台,南方稀土行业的兼并重组将进一步提速。实际上,央企和地方的博弈已逐渐升级。

  上述央企中五矿几乎是公认的“领头羊”,其在江西深耕多年,虽然没有获得矿资源,但目前已掌握了14000吨/年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为南方最大。也许正因为位置稳固,五矿方面在《意见》发布后,表现平静。

  另一家大央企中铝则明显按捺不住了。6月7日,中铝火速出击,宣布已整合了5家位于江苏的稀土企业,成立中铝稀土(江苏)有限公司,并称已经获得了稀土矿资源。资本市场做出了强烈反应。由于中国铝业公司为上市公司“中国铝业”的母公司,在宣布整合消息后一个交易日,中国铝业一字涨停。在业内人士看来,中铝的急进正是为了在“三甲”名单最终确定前,为自己增加筹码。

  而此时第三个名额的争夺就显得格外扎眼,悬念也是最大的。究竟会花落谁家?市场分析人士的目光不约而同都聚集到了中色股份和广晟有色上。

  “形势复杂,简单来说,两家企业相比,中色是央企,但不掌握资源;广晟产业链较为齐全,是广东的稀土整合平台,但却受限于地方性国企的身份。”一位业内分析人士指出。

  短暂对阵后,虽然与地方龙头相比,央企优势突出,但缺陷也暴露无遗——稀土矿资源央企掌握能力不足。这是一个多年来的困局,在获得上游资源无门的情况下,央企涉足南方离子型稀土产业过程中通常会采用相同的路线:即通过兼并重组下游冶炼分离和深加工行业,逐步向上游渗透。

  但,对手是狡猾的,不会安于现状,坐以待毙。它们正绞尽脑汁向外扩张稀土矿资源。据披露,广晟有色将向江西、四川等有色金属大省发展迈进,欲通过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大稀土等有色金属深加工,实现稀土产业链深度延拓。

  同时,拥有“稀土王国”之称的赣州也不甘示弱,正在积极统筹谋求壮大自己的龙头企业――赣州稀土矿业公司。目前,赣州政府已经暂停了旗下88家矿区原矿的开采,为后期整合矿区做准备,进一步做大做强赣州稀土矿业公司,并力求在两年内上市。

  可以预见的是,这场整合暗战已经脱离出一般的规模与实力的较量,而最终的胜负关键是取决于矿山资源的争夺上。一位五矿高层人士曾坦言,由于历史遗留原因等,央企在矿山资源上并不占优势,即使做了一些深加工的项目,如果不掌握上游的矿山资源就意味着没有行业话语权。

  中国稀土学会有关人士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最终谁能在竞争中胜出关键还是看采矿权。结果不会那么快出来,即使是“三甲”公司,最终也未必都能掌控上游矿产资。据了解,国土部将要重新下发采矿权证,数量与现有的相比将大幅减少。

  事实上,矿业央企在争夺南方省份稀土资源的争夺中并不具有优势。和北方稀土有所不同,南方稀土存在矿区分散,开采容易,且利益主体多,林权矛盾突出,监管难度很大等特点,这也成为央企在地方争夺矿源“一道天然屏障,难以逾越”。

  “因为南方的稀土都在山里的林区内,开采的话除了要有矿权,还需要有林权。这就意味着,如果央企来开采稀土矿,必须要和当地居民进行谈判和提出相应的补偿方案。”据当地知情人士透露,当时赣州曾经计划给五矿配过两个矿,但是因为和当地的居民就补偿问题产生很大纠纷,无法调和只能不了了之。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稀土政策曾经由原国家经贸委掌管。2002年,由原国家经贸委牵头,会同原国家计委等部门曾向国务院《关于组建全国性稀土企业集团的请示》,建议组建南北两大稀土集团。然而进展并不顺利,呈现“北热南冷”的局面。

  显然,在这场即将放闸的稀土整合大潮中,暗流已现,且来势凶猛。如何寻找到央企与地方间的平衡点,将是彻底根治稀土乱象的关键。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