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7日 22:18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秦湘尧报道
2011年,重庆市黔江区首批廉租房正式配租入住。参建各方在建设重任和经验探索等难题考验下,其应对措施折射出地方政府“试水”新政的积极态度。同时,该区首次将进城稳定的务工人员纳入了廉租房配租对象,对廉租房住户实行“积分管理”,该激励机制有效解决了廉租房后期管理出现的若干问题,反映出地方政府在民生“根基”工程后期管理上的创新能力。
黔江廉租房试验
“事实上,在廉租房建设方面,黔江区委、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从第一个项目的上马,一直到今天几十万方的标准化建设,政府和承建单位都经历了很多挫折与考验。”黔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姚红对记者坦诚。
姚红向记者介绍,由于当时黔江地处边缘区域,且建区不久,财力有限等原因,该区廉租房建设项目一直搁浅。黔江区通过不断地努力与争取,直到2008年,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国土房管局以渝发改投〔2008〕1721号文下达2008年新建廉租住房新增中央投资计划,黔江区获得4144万中央补助,黔江廉租房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从选址、布局到各种方案,配套设施的落定到开工,仅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在谈到当时第一批廉租房项目的落实时,黔江区国土房管局局长郑敦照依然记忆犹新,由于当时申请计划在2008年11月份才得到批复,按中央要求必须在当年12月31日前开工建设,时间紧迫。很快,黔江区政府便确定了位于新华中学后侧的新谭路为黔江区第一个廉租房项目,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共8栋,房源486套,并定名为“民生康居”。
据了解,该项目用地原为黔江区城投集团拟建的普通商品房项目,为确保廉租房在2008年12月31日前开工建设,黔江区政府将该地调整为廉租房项目用地,并按户型不大于50平方米的要求,设计单位对原商品房设施图纸进行了更改,为确保荷载结构安全,经各单位共同协商决定,按“建标〔2001〕266号”发布的《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采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轻质隔墙进行户型改造设计,并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了审查和备案。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小插曲更增强了我们对廉租房质量的监控。”黔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姚红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介绍,此前有部分配租对象前来看房时反映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轻质隔墙“不安全、不隔音”,并对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轻质隔墙进行了损坏。此事引起了黔江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立即责成区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彻查。
经初步调查显示,新谭路“民生康居”廉租房项目整个房屋结构质量没有问题。
企业抉择与担当
在经历此次事件后,负责该项目的承建单位黔江区城投集团迅速组织多部门联合成立了排查小组,对该集团所有保障性住房进行拉网式大排查,黔江区城投集团董事长许中林提出“把好七大关口,做好十项排查”,确保政府保障性住房“住得好”。同时,重庆市政府派出了市城乡建委专家组现场调查和指导。
重庆市城乡建委专家组在实地勘测现场时,调阅了相关施工图纸文件、审查报告、工程质量监督档案后给出了一致结论:新谭路“民生康居”廉租房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合法,工程主体结构安全,项目监管比较到位,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行为规范,所选用成品室内套装门和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轻质隔墙材料符合现行国家规定。
重庆市城乡建委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权威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告诉说:“现行国家、重庆市有关住宅墙体标准规范中,没有限制使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作为轻质隔墙材料的规定,此材料符合国家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的要求”。
黔江区城投集团副总经理尤力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虽然目前没有问题,但我们仍然对新谭路廉租房、白家湾廉租房、石峡廉租房等13个我们集团承建的保障性住房进行了排查,按照配租住户的建议,在替换原隔墙材料的同时,我们每种户型按要求整改了一套“样板间”。“样板间”完成后,将邀请相关部门及配租住户现场查看,并提出相关建议,真正做到功能完善、使用方便。
随后记者在走访黔江区第二三批廉租房建设项目时注意到,黔江区廉租房位置基本都处于学校、市场、医院、工厂附近,距离黔江主城核心区域仅数公里的高增值地段,小区地理环境良好,配套完善,设施齐全,与商品房小区无异。
许中林告诉记者,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这些地段升值很快,以前均为集团储备土地,部分已经规划作为商品房开发,为支持城市建设,现用做保障性住房建设。从短期来看,面对日益高涨的房地产市场,的确有些短期利益损失,但从长远来看,加快廉租房建设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政府建设的廉租房不会闲置,不会形成不良资产,而且有利于把农村居民转变成安居乐业的城市居民,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作为一家全资国有公司,必须肩负起这个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黔江区分管城建的副区长刘承升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廉租住房建设是地方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构建和谐社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为此,黔江区实行了建管分离,建设资金实施专户管理,每一个项目设立一个专账,财政委派会计、纪检部门配合进行监管。
刘承升向记者透露,2008年黔江区完成了10.36万平方米,2009年完成21.96万平方米,2010年完成10.53万平方米,2011年将完成20万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十二五”期间,黔江区将建成140万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其中公租房80万平方米,廉租房60万平方米。
管理机制“创新求变”
值得关注的是,2011年重庆黔江区首次将进城稳定的务工人员纳入了廉租房供应范围。
黔江区国土房管局住房保障科科长简勃说:“为了贯彻落实国发[2009]3号文件精神,我们首次将进城稳定的务工人员纳入了廉租房供应范围,进城务工人员主要是针对企业、工厂的一线工人,由居委会或者企业出证明,经过审核,符合条件的将享受廉租房供应。在近万名外来务工人员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工,虽然有了一定的收入,但离买房还有很大的距离,他们为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把他们留下来,我们有责任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廉租房则是最好的选择”。
为了做好保障性住房工作,黔江区国土房管局对公共租赁房的户型、房间布局、装修状态做了相对详细的规定,其中套型建筑面积为30~50平方米,户型为二室一厅、一室一厅、单间配套。另外,在机构完善方面,成立了住房保障中心,该中心隶属区国土房管局二级单位,并配备了10个编制。在后期管理上,对廉租房实行了“积分管理”的激励机制,廉租房小区配备专业物管。而廉租住房保障实行了实物配租、租金补贴两种保障方式。
黔江区国土房管局局长郑敦照介绍:“所谓‘积分管理’实际上是一种激励机制,即对廉租住户在租住期间包括公共卫生、公共设施及行为、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要求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百分制计算,分警告、违例扣分、奖励加分三大项,34条详细规定,实行奖罚分明,对扣分分值达到100分者,第二年租金翻一倍,加分达30分者,租金将减半收取”。
“在保障性住房的后期管理上,我们积极探索出了一种”小区文明公约+小区自治管委会+积分管理“的管理机制,即廉租房小区纳入社区管理的范围,成立由所在街道办事处派出人员参加的小区自治管理委员对小区事务综合管理,制定小区文明公约,建立积分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规范小区入住人员行为,培养良好的居家习惯,提升市民素质,积极引导小区入住人员做守法公民、文明市民。”黔江区国土房管局住房保障科科长简勃表示。
姚红告诉记者,综合考虑黔江宏观环境和发展条件,为建设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今后5年,黔江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为: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亿元,民生改善成效显著,形成中心城市框架;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一圈”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基本建成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在渝东南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