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1日 04:03 来源:深圳商报
□辛 木
近日,媒体记者从北京海淀区人民检察院获悉,今年1月至5月,该院共受理利用国外假学历实施的诈骗犯罪7件,涉案金额达796.8万元。相关案件的受害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人数达339人,被骗费用少则两万元多则19万元,受害人中八成是企业高管人员。(《中国青年报》6月20日报道)
洋文凭骗局的骗术其实并不高明,无非就是“傍名校”(在北大清华等名校附近或者校内设办事处,或者租用名校的办公场所),办培训班,伪造国外大学的资料,打国外名校的擦边球(即和真名校只在个别字母和语音上相区别),等等。只要稍稍有点警觉意识,就不至于上当受骗。最能让人起疑心的是,这些号称在国外赫赫有名的大学,何以只要缴纳一定费用,上几节由国内大学的退休教师讲授的课,连学位论文都无须上交,就能轻易地拿到这些“名校”的硕士、博士证书?有这么好的事情,人们何必远涉重洋留学异邦?
可是,如此拙劣的骗术,在全国竟然有那么多的受害人上当受骗,而且,受害人中有八成居然是企业高管人员,这可是一个见多识广的高智商群体啊,咋也会轻易地堕入骗子设计的拙劣骗局呢?
这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有一些受害人明明知道是一场骗局,但仍然心甘情愿地上当受骗。一方面,受骗金额虽然看起来巨大,但对这些拥有高薪的高管来说,区区几万元实在算不上什么。一位受害人就曾告诉记者,“花这点钱,对我来说,没什么损失,反正也上过课”。另一方面,能够拿到足以以假乱真的洋文凭,一旦被识破,就强调自己也是受害人,反正不是那种通过大街上的“办证”广告获得的(那样的话自己就是主动骗人)。这样,进可攻,退可守,一些所谓的“受害人”就和假洋文凭骗子达成了默契,各取所需。
既然受害人中有一些是甘愿上当受骗的,那么,所谓的“受害人”也就不成其为受害人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假洋文凭骗局中没有受害人。恰恰相反,由于一些人的“配合”,在使得假洋文凭骗局兴旺红火的同时,更多的人(主要是企业高管)拿着假洋文凭理直气壮地谋到了高职位,给相关企业带来了伤害,这对其他竞争者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在假洋文凭被视为真的情况下,持有假洋文凭者将更有机会。更重要的是,这种骗中骗极其严重地污染了社会风气,侵蚀着社会的诚信基石,破坏了社会的道德体系。因此,社会才是假洋文凭骗局中的最大受害者。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