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美起诉陈晓财务门 陈黄纷争或以和解收场

2011年06月24日 11:47 来源:经济导报

  国美起诉陈晓,主要出发点是消除“财务门”的影响,重新树立国美的形象

  导报记者 邵好 济南报道

  在陈晓报料国美电器“财务存在漏洞”(以下称为“财务门”)一个多月后,国美电器终于采取了措施——起诉陈晓。

  21日晚间,国美电器(0493.HK)在香港宣布,陈晓违反离职时与国美签订的保密协议,公开发表对国美不真实或误导的言论,对国美的企业声誉、经营活动等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和经济损失,已提起诉讼。目前,该诉讼已获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受理。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市场营销研究中心副主任牛海鹏23日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起诉与个人恩怨无关。”在他看来,面对公众的质疑,采用起诉陈晓这种方式,或许是国美挽回形象的最佳选择。

  反观市场行情,国美电器继22日上涨1.70% 后,23日更是一路攀升,午间一度探至3.06元高点。

  提振市场信心消除负面影响

  “国美现在所采取行动的出发点就是消除‘财务门’的影响,重新树立公司的形象。”牛海鹏对导报记者表示,很显然,陈晓的言论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闲聊中被记者曝出,对国美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起诉事件缘于5月10日某财经媒体刊发的一篇题为《陈晓大爆国美财务漏洞称国美渠道必然被淘汰》的报道。文章中称,陈晓说国美商品价格是各种渠道中最高的。对供应商来说,国美收取的进场费在卖场业内也是最高的。国美从总部到柜台,每个环节都向供货商收费。供应商必须承担巨额费用,最终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样的渠道必会被淘汰。此消息一出,市场一片哗然,国美电器股价连续两天累计下跌了6.5个百分点。

  尽管国美在该报道刊发后立即发表公告称,不会容忍陈晓在文章中所表现的行为以及任何其他关于公司不真实或误导的新闻报道,并会采取适当手段保护公司的权益,但是,市场反应仍未见较大改观。“显然,国美整体形象和利益都受到了影响,其采用起诉的方式来挽回形象,并不意外。”牛海鹏说。

  对于有人怀疑邹晓春此举是“公报私仇”,借机凸显自己在国美的价值,牛海鹏表示,这种解释不符合商业社会的运作规则。“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因为个人恩怨兴师动众起诉前董事会主席是完全没有道理的,”牛海鹏说,“只要能够让公众了解,陈晓在‘财务门’中的言论不实,还国美一个清白,就达到目的了。”

  “庭外和解”概率大

  “经过起诉、澄清,国美的形象将会有所好转,长期来看,对其公司发展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牛海鹏告诉导报记者,“只要经营业绩得到提升,其市场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导报记者注意到,就在国美公告起诉陈晓的当天,苏宁领导层通过媒体大谈未来十年发展计划:每年开实体店200家,将店面总量增加到3500家,营业收入做到3500亿元;电子商务未来十年力争做到3000亿元。很显然,苏宁已经学会在国美的吵吵闹闹中悄悄发力了。

  2011 年第一季度国美营业收入136.77亿元,同比增长16.08%;净利润5.52亿元,同比增长65.77%。期内,集团净增30家门店。而2011年第一季度苏宁实现营业收入205.83亿元,同比增长23.16%;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27%。期内,苏宁在内地新开连锁店44家。在业绩上,国美想夺回被苏宁抢走的“第一”,还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个时候,企业形象就尤为重要了。”牛海鹏说。

  值得关注的是,国美此次起诉可谓胸有成竹。邹晓春表示,此次起诉已经获得了包括创始股东和贝恩投资在内的股东的支持,“截至目前,还没有股东对此表示异议。”很显然,国美已经掌握了较为确凿的证据。

  对此,牛海鹏解释说,陈晓在私人闲聊中不小心引发了“财务门”,有可能只是在发泄不满情绪。毕竟,在与大股东黄光裕家族争权中,“从优势到劣势,再到出局,陈晓对国美现在的管理者不满是可以理解的。”

  牛海鹏还表示,这场纷争应该会很快结束,双方不太可能站到法庭上对峙,最终可能以“和解”收场。只要陈晓澄清了之前所说的话,国美的名誉得到了恢复,事情自然而然就解决了。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