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雨润中招冤不冤

2011年06月28日 16:59 来源:南方周末

  6月27日,雨润食品股价暴跌19.84%,收市报20.60港元,股价创出自2010年5月以来的低位。28日股价持续下挫,一度下跌超过8%。

  财新网消息称,6月24日有市场消息传出,美国对冲基金正于港股和美股两个市场沽空民营食品股。而首个狙击目标即可能是雨润食品,市场传闻称浑水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将对雨润食品出具负面报告,着重指出巨额补贴一事,引发市场对雨润食品的恐慌性抛售。

  申银万国证券港股研究员王海涛表示,近日,生猪价格上涨导致雨润食品屠宰利润降低,致使投资者对雨润的未来走势有所担心,但这并非是雨润食品自上周五以来暴跌的根源。 那么,雨润中招的原因究竟为何?

  公司业务经营正常

  《东方早报》报道称,雨润食品6月27日晚在港交所发布公告,表示董事会并不知悉导致近日公司股票价格下跌及成交量上升之任何原因,确认不知悉任何可能对公司的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事宜或事件。

  公司的业务经营维持正常,且与上年同期相比,前5个月的营业额有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生猪价格的上升以及公司屠宰量的增加。同期毛利率有轻微下降,主要是由于毛利率相对较低的上游屠宰业务增长比下游深加工业务增长较快。鉴于2011年上半年即将结束,将采取一些合理措施来确保上半年的财务业绩在合理可行的情况下尽快公布。

  传闻中的痛脚:政府补贴

  根据雨润食品2010年财报,2010年公司获得政府补贴7.13亿港元,负商誉(指购买企业投资成本低于被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1.86亿港元;分别较上年增长67%和56%,两者合计占公司净利润的32.9%。自2007年以来,雨润食品获得政府补贴和负商誉合计约19.069亿港元,占2007-2010年合计净利润64.7亿港元的29.47%。

  雨润食品主席祝义材重申,公司一切补贴都按规矩向政府申请。

  但是按照一般的政府补贴项目,市场人士表示,雨润很难拿到上亿元的政府补贴。

  来源一:兼并收购项目。业内人士表示,在兼并收购一个项目前,雨润会与地方政府谈判,约定一个买地的价格,雨润将买地款支付给地方政府,项目启动后,地方政府返还约三分之一的款项给雨润,在厂房建设和全部投产后,剩余部分买地款会返还给雨润,这些返还的款项均被计入政府补贴项目下。

  来源二:地方政府支付的农产品产业化支持基金,大的项目支持基金可以达到上亿元,一般的项目也在1000万元以上。

  来源三:供贴息贷款。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急于招商引资,对于雨润这样的大型企业,会给出各种优惠政策吸引落户。雨润兼并收购的项目多位于区、县以及规模较小的地级市,在招商引资压力下,小城市更容易给出各种优惠。

  雨润食品2009年财报显示,雨润在河南、黑龙江、吉林等地收购了5家屠宰与冷、冻鲜肉生产和销售企业,2010年,雨润又在山东、河南收购了3家同类型的企业。一位行业研究员说,按照雨润食品的生猪屠宰能力,已经没有必要再去大量收购兼并其他屠宰企业,之所以至今热情不改,雨润看重的其实是兼并收购带来的政府补贴等衍生效应。

  补贴项目久撂荒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4月份对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雨润集团)旗下的阜阳福润养殖有限公司 “太和县五万头种猪项目基地”展开调查。太和县官员提供的《太和县五万头种猪养殖项目协议书》显示,2007年7月,雨润集团就与该县政府签署了协议:雨润集团租赁土地500亩,租赁期为20年,雨润集团投资1.5亿元。这500亩土地,头5年租金500元/亩,政府承担90%,雨润承担10%。

  然而施工现场只有十多排厂房建好,其他厂房则只起了地基,或者尚在盖顶。此外,十几排在建的厂房中,只有一台大型建筑机械操作,其余有30多名工人施工。撂荒的土地约200亩,村民曾多次要求种小麦、玉米等粮食,但遭到拒绝。

  而在安徽萧县永堌镇前进村,站在厂房外两米多高的大坝上,厂房内景物尽入眼底:只见干净的猪栏,而没见到一头生猪;还有空置的少许土地,鸟儿在空置的荒地里飞来飞去,发出清脆的叫声。厂房一名保安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早在去年,厂房就已建设好。过去几个月,一直未见任何生猪进来,目前厂房内没有饲养过一头生猪,倒是引来了不少推销饲料的人员。“据说,下月(5月)就将引进来自国外的优良种猪,但是谁也不知道具体日期。”

  而这些被人遗忘的土地,却能让雨润集团能从县政府获得1000万元的补贴。萧县一位地方官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供了四份核心协议书,协议书上的内容显示:萧县沃得利养殖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为祝义材,养殖场建好后,能从县政府获得1000万元的补贴。此外,猪场投产后两年内,县政府还会继续为养殖场申请省、国家补贴。

  被狙击的背后

  霸菱亚太区股票投资经理方伟昌表示,雨润遭沽空料与近期负面新闻较多有关。他指出近期在国外屡屡遭到大量沽空的“问题企业”往往出现在农业以及矿业这两个领域,他表示其个人亦不看好这两类公司,认为一旦出现问题难以澄清。

  不仅如此,中资私营企业缺乏透明度、公司治理比较松散,加上近期投资者对该问题极为敏感,浑水公司报告传言极易引发对于中资私营企业的质疑。上一页1下一页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